一生仅存一首诗,一首成传世经典,将“遗憾”写出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5-11-17 22:56  浏览量:1

一首诗,一段历史,一个小故事。

期待您的关注!以免错过每日更新。

文/枫见月

诗盛于唐。

但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六百多位诗人中,留“传世之作”者,寥寥。

真正谈得上脍炙人口的唐诗,亦不过百十余首。

倒是一些“诗红人不红”的作品,传唱度很高。

正如司马光在《温公诗话》中所写: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

中晚唐有诗者严恽,字子重,吴兴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亦不可考。

若不是因与杜牧有过从,可能连这一首诗,也流传不下来。

杜牧晚年知湖州时,曾与严恽有酬唱,题为《和严恽秀才落花》: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从诗题中可知,严恽当时未有进士功名,故以秀才相称。

而严恽的诗,题为《落花》,《全唐诗》有收录。

诗曰: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大意可解为:

柔媚的春光,不知将要去往哪里,叹了又叹,只有在花前举杯,空惆怅;

总是问这些花儿,到底是为谁开来为谁败,可花儿却默不作声。

古来,叹花、惜花者众,伤春悲秋之笔俯拾即是。但这一首略有不同,诗人将花朵拟人化,看似人为春将去、花将凋而感伤。

实则,花儿何尝不叹人未自惜。

“深切尤情之感。夫春自去来,花自开谢,问虽不语,实来尝不示人以荣瘁之故,人自不知惜耳。能自惜,便不为春所抛掷,花所含笑矣”

难得可贵的是,通常叹花之人,总是要言及往事,忆不缘之人,此乃闲愁。

而诗人花前这一杯酒,所感所悟,不失为对人生荣衰之吟,境界更上一层。

正如唐人王枢在《和严恽落花诗》所云:

花落花开人世梦,衰荣闲事且持杯。

春风底事轻摇落,何似从来不要开。

宋人对严恽这首“落花诗”多有化用,比如欧阳修在《蝶恋花》中所写: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这首词,就是言男女情事的(一传为冯延巳之作)。

故苏东坡笔下曾有: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王安石在《梅花》诗亦写: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后来杨万里也曾用此句,包括元人、金人、明人诗家,更是将“为谁零落为谁开”句奉为经典。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咸通十一年(870年)得知严恽已经去世后,尝作《伤进士严子重诗》:十哭都门榜上尘,盖棺终是五湖人。

诗有序跋,大意是说:

我小时候在乡里读书,曾抄杜牧诗集,看到他写给严恽的诗。后来,我辗转到了吴地,有客来访,自称是严恽。我高兴得不得了,以礼相待。

当时,他请我品读的,就是这首《落花》诗,我反复吟诵,仍爱不释手。

遗憾的是,得知严恽考了十余次进士,仍未能登科,替他的才华感到惋惜。但转念一想,能写出这样的诗,已经是大成就了。

大概两个月后,我听说严恽去世的消息,悲伤不已,遂作诗追怀。知道陆龟蒙是他好友,也请他为严恽写了悼诗。

陆龟蒙诗曰:每值江南日落春,十年诗酒爱逢君。

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和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严恽略有提及,不过也仅仅是谈“落花诗”,以及和杜樊川、皮陆之交,数语而已。

今天我们重温经典,将和严恽有关的资料补遗,以致敬。

好诗,当让更多人知道。

好诗,作者也当被更多人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