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四大坏”之首的李炳莹死了

发布时间:2025-11-16 15:53  浏览量:1

这两天,沧州文化圈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哀愁。与几位老前辈围坐闲聊时,无意间提起李炳莹去世的消息,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沉了下来。有人叹气,有人摇头,还有人红了眼眶。这个名字,对年轻人来说或许陌生,但在老一辈心里,他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沧州“四大坏”之首,也是曾经让铁狮子“活”过来的文化大管家。

李炳莹

李炳莹是谁?用老沧州人的话说,他是“文能提笔批名著,武能管狮护文物”的奇人。1945年生在泊头,后来,一路做到文化局副局长,还兼着文物局长。沧州铁狮子,这尊千年国宝,当年就是他盯着修缮、护着的。有人开玩笑说:“老李啊,你就是铁狮子的‘大管家’,它要是能说话,准得喊你一声爹!”

可李炳莹的名气,远不止于官职。在沧州文化圈,他更像个“活宝”。上世纪末,机关里流传着“四大坏”的说法——其实是四大才子,李炳莹排头。这“坏”字,是夸他机灵幽默,嘴皮子溜得能开相声专场。饭局上,他自嘲“没我不成席”,荤素段子张嘴就来,逗得人前仰后合。有人说,他的“笑功”不输郭德纲,连自嘲都带着股子机灵劲儿:“我这人没啥优点,就是能逗大家乐,乐完了别忘给我端碗饭就行。”

但别以为他只会耍嘴皮子。李炳莹的笔杆子,硬得很。他的散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字辛辣直戳人心。前些年,有关部门要出套“文化名人批当地名著”丛书,沧州选谁批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几轮筛选下来,担子落在了李炳莹肩上。这活儿可不轻松——《阅微》和《红楼梦》《聊斋志异》齐名,市面上版本要么节选,要么简略,甚至有盗版。李炳莹急了,先找沧州图书馆馆长宋兆凯帮忙,没找到理想版本,只好先在简本上批。

两个多月后,宋馆长从北京挖来一套完整版,他拿到手那天正赶上元宵节,顾不上吃团圆饭,埋头就往权威本上誊抄。接下来的日子,他像上了发条的钟,彩笔芯用掉一大把,从鼠年尾熬到虎年头,中间还跨了头牛,整整一年多,终于在2022年3月3日完工。

有人问他:“老李,你都这把年纪了,图啥?”他咧嘴一笑:“传承文脉,士人有责。咱不跟风,不媚俗,说真话,动真情,哪怕挨骂也值!”他的批注,确实“真”——兴之所至,信马由缰,不藏着掖着,高兴了夸,看不过眼了骂,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有人说他“胆大”,他倒好,回一句:“事到临头须放胆,有胆才能有卓见。人生能有几回搏?拼过就不遗憾!”

当然,人无完人。李炳莹的批注也有不足,可他从不避讳:“世界上最大的完美就是不完美。我尽点力,无愧于心就行。”这话实在,像他的人——不装,不端,接地气。

如今,“四大坏蛋”里,李炳莹先走了。剩下的三位——刘桂茂、姬建民、陈西峰,也都上了年纪。沧州文坛的老人们,像秋后的树叶,一片片往下落。有人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可我觉得,李炳莹们留下的东西,还在。他的幽默,他的文章,他对文化的那股子较真劲儿,早刻进了沧州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