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袁崇焕墓被挖开,考古专家赶到:我们被骗了300年
发布时间:2025-05-16 08:01 浏览量:5
有人说,历史过去就是一个轮回,就像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他们发展的历程都极其的相似,从开国时期的奋发图强,到盛世来临的繁荣昌盛,再到盛极而衰,走向灭亡。
每逢国家灭亡的时候,朝廷里一定会有对标准昏君奸臣以及含冤而死的忠臣良将,就像是被秦二世和赵高合谋逼死的蒙恬蒙毅,宋高宗和秦桧一起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掉的岳飞……
在明朝末期,也有这么个倒霉的大将袁崇焕,他对大明朝忠心耿耿,在边疆鞠躬尽瘁的抗击入侵的清朝,最后却落了个被凌迟处死的下场,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1996年,他的墓地被炸开,考古学家们赶到之后才发现我们被骗了300年。
抗清明将
袁崇焕是投笔从戎的代表人物,他本来也算是个才子,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考中了进士,朝廷授予了他知县的官职,但是他为人刚正,不会处理关系,在明末的黑暗官场上很不受欢迎,始终郁郁不得志。
对于这样的生活,袁崇焕极其不满,他想的是通过自己的才华济世安民,改变明朝积贫积弱的状况,和同僚们勾心斗角,简直就是在消耗他们的生命,他便主动请求改行武职,上战场为国杀敌。
明朝时期的武将被文人压制得相当厉害,袁崇焕一个进士出身的才子肯从军,简直就让朝中上下都大跌眼镜。
御史侯恂相当欣赏他的勇气,便举荐他到兵部任职,袁崇焕到了兵部之后就成了脱了缰的野马,居然独自到关外勘测地形绘制地图,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这个壮举让他一战成名。
辽东大将孙承宗对其十分欣赏,便上书将他要来了辽东,在孙承东的培养之下,袁崇焕闻鸡起舞,勤练武艺,很快就成了个武艺高强的将军,再加上他是文人出身,精通兵法,所以在战场上他几乎是所向披靡,无所不胜。
就这样,袁崇焕成了辽东战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连对面的努尔哈赤都对他赞不绝口,孙承宗卸任之后,他便众望所归的登上了主将的宝座,并率领着手底的士兵发动反击,把对面的清军追的满地乱跑,逐步扭转了辽东的败局。
不过这样的功绩并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荣誉,当时的朝廷都被大奸宦魏忠贤把持,袁崇焕不肯和他同流合污,自然得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但是在崇祯皇帝上位之后,他的处境就好得多了,崇祯皇帝欣赏他不与恶贼虚与委蛇的忠贞和勇气,表示要大大地重用他。
袁崇焕感动的眼泪汪汪,入朝为官以来,他见到的一直都是天启皇帝那样的昏君和魏忠贤那样的奸臣,至于崇祯皇帝这样颇有明君之相的主子,从来都是在梦里才能见到的。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君,袁崇焕当着崇祯皇帝的面发誓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清兵赶回老家去。
崇祯皇帝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朕就知道你是个忠臣,那这样吧,咱们定个灭清的期限。”袁崇焕被他的亲切感动得脑袋一热,脱口而出道:“五年灭清。”以明朝当时的国力来看,这不是相当艰难,而是绝对不可能的。
要是换了个脑子正常点的皇帝可能就让他收回这句大话了,可是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懂战事,而且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含冤被杀
袁崇焕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重用之后,在军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崇祯皇帝为了实现他五年灭清的理想,竭尽全力地满足辽东军的各种需求,连抠门这种本色都顾不上了。
有了这样良好的条件,袁崇焕作战更是勇猛,清军被他打得落荒而逃,连首领努尔哈赤都被他的红衣大炮给直接送上西天了,崇祯皇帝一看越发高兴,照这个势头下去,灭了清朝是迟早的事儿啊!
然而,就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袁崇焕的大本营突然起了火。袁崇焕性情骄傲刚直又自负才高,立下了杀了努尔哈赤的战功之后便越发的自我。
他强迫手底下的将领按照他的指示作战,但是这些将领们在辽东经营多年,各自身后都是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哪里是袁崇焕一人就可以掌握的了的?
这些将领反抗得相当厉害,尤其是大将毛文龙,他仗着自己是老将军了,对袁崇焕十分不敬,袁崇焕为了立威就杀鸡儆猴,将毛文龙就地斩杀。
这可捅了马蜂窝,朝中看不惯他的大臣们纷纷参奏,对面的皇太极也趁机让人散布谣言,诬陷袁崇焕投敌。崇祯皇帝这个人生性多疑,登上皇位之后换首辅换得比内衣都勤快。
他之前之所以相信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曾经发誓会尽快打下清朝,可如今时间期限都要过了,袁崇焕还是没能履行约定,他心里已经很犯嘀咕了,如今又听到了这些传言,他内心的怀疑顿时如野草一般疯长起来。
崇祯皇帝越想越觉得后怕,如果袁崇焕真的有不成之心的话,他如今有兵有粮,很可能就掀了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这还了得?崇祯皇帝大手一挥,下令以通敌卖国的罪名将袁崇焕抓捕回京,然后判了他凌迟处死。
百年谎言
袁崇焕本来是个英雄,但是在崇祯皇帝的宣扬之下,他成了个通敌卖国的内奸,京城的百姓们深信皇帝的言论,对他唾弃之极,恨不得食肉寝皮。
在他被凌迟处死的时候,这些百姓们纷纷花钱买了他的肉,直接吞了下去,以示对通敌卖国贼的仇恨,到最后,袁崇焕只剩下一个脑袋,还被弃置到路边,供世人踩踏。
百姓们被迷惑了,但是官场的人可不会,尤其是官府里消息最灵通的守门侍卫,一个信佘的侍卫可怜袁崇焕含冤被杀,又敬佩他的忠义,便将他的头颅偷偷拿了回去,并建了个坟墓安葬,总算是让这个忠臣良将有了个藏身之地。
朝代更迭,清朝的乾隆皇帝听说了这件事后,深感袁崇焕忠贞难得,下场凄凉,便下令大修安置袁崇焕头颅的坟墓,并派佘家人世代祭祀,清朝皇帝恩待明朝良将,一时间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之后,感念袁崇焕的忠贞的政府依旧让佘家人守护他的坟墓,但是在特殊时期,一群胆大包天的人用炸药炸开了这座坟墓考古学家们听说之后立刻赶了过去,想要对其进行保护性挖掘。
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坟墓里的棺材居然空无一物,根本就没有袁崇焕的头颅,他们居然被骗了300多年。
对于这种情况,考古学家们有两个猜测,一个就是佘侍卫偷头立碑的故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另一个就是这座坟其实是个疑冢,佘侍卫害怕有人追寻袁崇焕头颅的下落,所以弄了个空坟,袁崇焕真正的墓地另有他处。
不管这个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袁崇焕的头颅又有没有得到妥善的安葬,佘家人百年守墓的忠诚都值得我们动容,忠臣为国尽忠,后人终身守候,这才是真正的佳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