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旧体诗人的佳作,没有宏大叙事,只写个人悲欢,让人感慨万千

发布时间:2025-10-10 08:06  浏览量:2

生活没有一帆风顺,反而会经常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骤雨打落枝头春,案上残灯陪孤影,人生处于低谷时,举目皆是迷雾,回首却少知音,纵然渴望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经过岁月的打磨,很少有人可以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往今来,多少才子曾经志在千里,他们年轻时豪情万丈,可是人到中年之后,或者俗事缠身,或者遭受排挤,最终更是愁绪满怀。下面一起欣赏近代旧体诗人的佳作,没有宏大叙事,只写个人悲欢,让人感慨万千。

西江月·话旧

现代 • 程坚甫

买醉越王台畔,寻芳湘子桥头。翩翩肥马与轻裘,常恐欢场落后。

往事如烟易散,韶华似水难留。如今借酒遣穷愁,羞向灯前话旧。

程坚甫(1899—1987),本名君练,号半叟,广东台山人,近代著名旧体诗人,人称农民中的当世老杜。他早年担任燕塘军校图书馆管理员、法院秘书等职,1949年返乡务农,生活清苦,笔耕不辍。

程坚甫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底层生活与时代变迁,质朴真挚,兼具杜诗沉郁顿挫与陶诗田园风格。这首词宛如一幅浓缩的人生画卷,作者以今昔对比的笔法,抒写了半生的境遇落差与复杂心绪。

程坚甫从广州的一所中学毕业后,曾在广州、中山等地度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后来他被迫返乡务农,此后几十年一直以种菜、卖柴维持生活。从一位相对体面的都市职员,沦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这种人生的巨大转折,正是这首词的情感源头。

上阕回顾过往的鲜活日子,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入世的慷慨激昂。越王台位于广州越秀山,乃是岭南的历史名胜;湘子桥则在潮州,曾为古代的交通要冲。这两处地名,精准标注了诗人早年辗转任职的生活轨迹。

年轻的才子公职傍身,闲暇时光经常潇洒地买醉寻芳。“常恐欢场落后”,这一句尤为传神,不是文人的故作清高,反而坦诚地流露对世俗欢愉的参与欲望。

此时的程坚甫尚未经历命运的重锤,内心无比舒展,对生活的期待仍停留在肥马轻裘的满足上,这种心态恰是他早年平稳生活的真实写照。

起首两句不仅是场景描写,更传达出作者借古迹抒怀、借山水解愁的心境,其中既有对过往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当下愁情的排遣,还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下阕抒情,从昔日的热闹,跌入当下的寒凉。“往事如烟易散,韶华似水难留”,曾经熟悉的生活方式,还有那种被人认可的社会身份,以及强烈的人生期待,都随着他返乡务农,忽然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从士人到农夫的阶层滑落,自我价值的崩塌,与之前的欢场寻芳形成了刺眼的对比。“如今借酒遣穷愁”,传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和无奈。极端痛苦之下,作者只好用酒精麻痹贫困带来的窘迫、理想落空的惆怅。

最后一句更是真情流露,“羞向灯前话旧”。作者不是羞愧于曾经的欢愉生活,而是难堪于今昔的落差。作为一位受过教育的旧知识分子,程坚甫可以坦然面对田间劳作的辛劳,却难以在灯前提及昔日浪漫的时光。一个“羞”字,藏着不愿轻易示人的落寞与坚韧。

全文情感真挚,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委婉地描述了在社会变迁中小人物的命运沉浮。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个人的悲欢,却让读者仿佛看见了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从而进一步地引发了大家的遐想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