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经典古诗三首赏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发布时间:2025-10-08 05:26 浏览量:1
清代诗人施闰章
清代初年,诗坛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施闰章以其"温柔敦厚"的诗风独树一帜,与宋琬并称"南施北宋",同为"燕台七子"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抒发民生疾苦与友人赠答之情。语言质朴凝练,情感真挚沉郁。既承继了唐诗的气氛与风骨,又融入了时代的沧桑与思考。
其诗"清真雅正",不尚雕琢而意蕴深远。正如王士祯所言:"宣城施愚山闰章,诗如良玉温犀,精光内敛。"品读他的诗作,既能感受山水之清幽、友情之醇厚,亦能窥见一位士大夫、在动荡年代中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以下选取《舟中立秋》《送王阮亭司理扬州》《过湖北山家》三首代表作,结合时代背景与艺术特色加以赏析。
一、《舟中立秋》
原文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打船头。
为客悲双鬓,逢人迟举瓯。
此生仍泛泛,谁念可怜鸥。
讲解
此诗为施闰章晚年漂泊途中所作。借"立秋"这一节气,抒发了时光易逝、羁旅漂泊的愁苦与孤独。
首联"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开门见山。将"老"与"秋"并置,点出对时光流逝的畏惧。人至暮年,本已感伤生命迟暮。而秋天万物凋零的萧瑟,更添一层凄凉。"逐水流"以具象的流水喻抽象的光阴,生动写出岁月无情、一去不返的无奈。
颔联"阴云沉岸草,急雨打船头"转入写景。以"阴云""急雨"渲染出压抑、凄冷的氛围。"沉"字写出阴云低垂、笼罩岸草的沉重感。"打"字则强化了急雨的猛烈与无情。景中含情,暗合诗人内心的烦闷与不安。
颈联"为客悲双鬓,逢人迟举瓯"直抒胸臆。将"客愁"与"衰老"结合——长期漂泊在外,双鬓已斑白。面对他人时,连举杯饮酒的兴致都已阑珊。"迟举瓯"的细节,细腻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疏离感。
尾联"此生仍泛泛,谁念可怜鸥"以"泛泛"的行舟喻漂泊无依的人生。又以"可怜鸥"自比,既写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更暗含无人理解、无人牵挂的孤独。
全诗以"秋"为线索,融景入情,层层递进。将垂老之叹、羁旅之愁、孤独之感交织在一起,沉郁顿挫,感人至深。
二、《送王阮亭司理扬州》
原文
清樽细雨过邗沟,听唱阳关醉未休。
才子即今推第一,使君何日到扬州?
绿杨城郭添新涨,明月箫声满旧楼。
为报故园亲友道,阮亭诗酒暂淹留。
讲解
此诗是施闰章送别好友王士祯(字阮亭)赴扬州任推官时所作。既表达了真挚的友情,也对友人的才华与未来充满期许。
首联"清樽细雨过邗沟,听唱《阳关》醉未休"描绘送别场景。细雨蒙蒙中,二人在邗沟边饮酒话别。《阳关三叠》的离歌反复吟唱,诗人沉醉其中,不舍分离。"清樽""细雨"营造出清新而略带伤感的氛围。"醉未休"则凸显友情深厚,离别难舍。
颔联"才子即今推第一,使君何日到扬州"直接赞美王士祯的才华。当时王士祯已声名鹊起,施闰章以"推第一"给予极高评价。既显友情之笃,亦见对友人的欣赏。后一句则转入对友人赴任的期待,语气轻快,冲淡了离别的伤感。
颈联"绿杨城郭添新涨,明月箫声满旧楼"想象扬州的美景与繁华。"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经典意象。"添新涨"写出春日水涨、生机盎然的景象。"明月箫声"则勾勒出扬州夜晚的清幽与浪漫。既展现了扬州的魅力,也暗含对友人在扬州开启新生活的祝福。
尾联"为报故园亲友道,阮亭诗酒暂淹留"以嘱托的口吻。希望友人在扬州享受诗酒生活,暂忘乡愁。既体现了对友人的体贴,也再次凸显了二人"诗酒唱和"的知己情谊。
全诗由景入情,由实入虚,情感真挚,格调明快。既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也展现了清初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三、《过湖北山家》
原文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讲解
此诗描绘了湖北山区一户人家的田园风光与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山野生活的向往与归隐之志。
首联"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写山路曲折,临近石岸。老树枝桠伸出墙外,勾勒出山村偏僻、古朴的环境。"回""出"二字生动自然,赋予画面动感。
颔联"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展现山村的春日美景。野外的溪水汇合了各条山涧,桃花盛开,遍布全村。"合"字写出水势的汇聚,"成"字则凸显桃花的繁茂。色彩明丽,充满生机,宛如一幅世外桃源图。
颈联"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转入写农家生活。描绘出一幅温馨、和睦的画面:主人呼唤着鸡群穿过篱笆,与儿孙们一起饮酒作乐。语言质朴,细节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山村人家的淳朴与幸福。
尾联"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念——看到如此宁静美好的山野生活,年事已高的诗人心生向往。渴望在此定居,与前峰为邻。
全诗以游踪为线索,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层层递进。既写出了山村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淳,也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结语
施闰章的这三首诗,虽题材各异——或写羁旅之愁,或抒赠别之情,或咏山野之趣——却共同体现了他"清真雅正"的诗风。
其诗语言质朴而意蕴丰富,写景生动而情景交融。抒情真挚而不矫揉造作,既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审美特质,又融入了个人的人生体验与时代印记。
在《舟中立秋》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时光与生命的深沉感慨。在《送王阮亭司理扬州》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与文人的旷达。在《过湖北山家》中,我们则窥见了他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归隐情怀。
这些诗作不仅是施闰章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也反映了清初社会文人的精神状态与审美追求。品读施闰章的诗,如同与一位温厚儒雅的长者对话。在领略诗歌艺术之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人文关怀与生命思考。
其诗之价值,在于以平实之语写真切之情,以寻常之景寓深邃之理。正如沈德潜所言:"愚山诗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这种"文质彬彬"的诗风,至今仍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审美启示与情感共鸣。
▷图片来源,豆包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