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师严学章先生 文/崔小敏

发布时间:2025-10-02 21:06  浏览量:1

致敬大师严学章先生

文/崔小敏

前日观展,见大师墨宝“向土地下跪,拜农民为师”的瞬间,我的眼眶就湿润了。那不仅仅是一行力透纸背的墨迹,更是对我们这个民族血脉根源最深情的叩问。

我们的祖辈,都是在大地上躬身劳作的农民。我们的生命,都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可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些?

忽然就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父亲在田埂间拔猪草的日子。那些鲜嫩的荠菜、马齿苋,在我们眼里都是宝贝。田边散落的枯树枝,也要一根根拾起,整整齐齐地码进藤编的蛋笼里。待到夕阳西下,挎着满满一笼子的收获往家走时,心里是那样踏实——人吃的菜,猪拱的草,鸡啄的料,煮饭的柴,大地都为我们备齐了。

这些记忆,在岁月的长河里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清晰。原来最朴素的满足,才是最深的幸福。

说来也怪,这些年来,我尤其迷恋赤脚踩在土地上的感觉。夏天的傍晚,被太阳烘烤了一天的地面还留着余温,赤脚踩上去,一股暖流便从脚底缓缓升起,顺着血脉流遍全身。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舒坦,仿佛整颗心都被大地轻轻托住了。

记得那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我在秦淮河畔忽然兴起,脱下鞋子,赤脚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雨丝轻抚面颊,脚下的石板光滑温润。起初路人投来诧异的目光,后来竟也有人学着我的样子,脱去鞋袜。我们相视而笑,在烟雨朦胧中成了别样的风景。

再后来,我又赤脚走过苏州的山塘街。八百年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踩在上面,仿佛能触到往昔的温度。那些曾经走过这里的江南才子,他们的清傲与浪漫,似乎还留存在这石板深处。

如今我年过半百,在家里依然喜欢赤着脚。在木地板上,在瓷砖上,感受四季的温度变化。这已成为我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通过双脚,感知大地的呼吸。

我们越来越追求精致的生活,却离生命的本真越来越远。我们吃着精心烹制的食物,却尝不出雨水阳光的味道;我们穿着棉麻的衣服,却忘记了这是大地最慷慨的馈赠。

忽然明白,为什么王阳明的“致良知”三个字,这些年来一直在我心头闪烁。良知不是外来的教条,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就像种子记得要发芽,树木记得要开花,我们也该记得——自己从哪里来,根在何处。

愿我们都能在喧嚣浮华之中,听见内心深处那片土地的召唤。那是我们最初的来处,也是我们最终的归途。

崔小敏,西安市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