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姨妈到墨兰,无论出身高低,把自己活成笑话的女人都有共性
发布时间:2025-09-30 08:02 浏览量:2
康姨妈和墨兰这两个名字,好像一提就能让人联想到一地鸡毛,无非是笑谈。是谁规定了女人的命运就该按出身和家世走直线?可事实偏偏就不这样。康姨妈家学渊源,三朝元老的血脉,墨兰只是底层庶女——出身本该天壤之别,日子却都越活越窄。细想其实很讽刺!有时候起点高,不一定能一路平顺。起点低,未必活成笑柄。为什么会这样?
康姨妈是王老太师的长女,身世尊贵,母亲也是诰命夫人。盛家墨兰虽是庶女,但母亲林小娘得宠,父亲盛纮对墨兰格外看重。明兰虽同父,因母亲早逝,反倒被忽视。林小娘一把辛酸、会演会装,盛纮心软,自然更疼墨兰。谁说庶女就注定卑微?在盛家墨兰还真没低到哪去。
康姨妈和墨兰小时候都被捧在手心,外貌不俗,性格听话。康姨妈的幼年没人写过,推断王家肯定教养森严,她妹妹王若弗小时候野性洒脱,实在是养在叔叔婶婶身边没人管,康姨妈却合王老太师的口味。受宠是必然。墨兰机灵,擅长察言观色,在家里温柔顺从。别说她没招,别人还真做不到。
长大以后,心气自然更高。康姨妈不管家世如何,攀比心和嫉妒心都不低。墨兰同样如此,打心眼瞧不起外头来的穷才子,就是硬要嫁进世家豪门。这套路,看起来聪明精准,实际真没多深!
说起来康姨妈的婚事,看起来有得选。王老太师让女儿自己挑,盛纮和康姨父站在面前,康姨妈根本不犹豫,拣了头等马。墨兰也是自己选的梁晗,不用说,文炎敬那种穷书生她理都不理。她们把婚姻看成选拔赛,只要硬件好,以为自己日子肯定红火。说没错也没错,可真要这么简单?
她们其实很幸运,至少没被父母硬塞,都是自己挑的。很多女人盲婚哑嫁,还偏偏她们有选择权。可似乎反而过得一潭死水。这是命运的悖论吗?康姨妈和墨兰把日子越过越狭,一步步成了笑柄。
丈夫们也不是特别糟糕,康姨父家世好、能力有、风流不失本分;梁晗也是权门子弟,顾廷烨评价说“人品还好,也不傻”,可惜没被雕琢成美玉。梁晗这一辈子,有点像没长大的娃,东飘西荡,没人拉一把就烂下去。是不是他无能呢?其实不是。梁家内耗太重,他被家务绊住了。家宅不宁,日子不顺,哪来闲心成事?
男人活成什么样,环境影响太大。梁晗没主见,更需要引路人。遇到大娘子能掌局,才会走正路。偏偏墨兰只会争宠,康姨妈也是整天跟妾斗。结果家宅始终不得宁静,两口子逐流成了笑话。真怨男人么?有点道理,但更该问问女人自己。
说起来“好色”,知否这剧里不是稀罕事。盛纮宠林小娘,连配嫁丫头都不放过。长枫没成家就有一堆女人,顾廷烨年少也折腾过。这些人的感情史丰富,可没一个家散人亡。原因在哪?其实大娘子定得住家,才是关键。
王若弗就是典型。她嫁盛纮,算屈尊低嫁,地位高,待遇却未必好。盛纮长期宠林小娘,王若弗也没哭天抢地。她管家带娃,把外事内务理得服服帖帖。明兰说,王若弗的孩子们没一个不出色,全是教出来的。王若弗不纠缠盛纮的感情,却把家守得稳固。管不住的事就干脆不管,真不傻!
有一年如兰、明兰和墨兰偷听被抓,墨兰一推俩妹出事,明兰和如兰跪祠堂。王若弗见不得女儿受罚,学林小娘装柔弱,结果卖相不佳,盛纮根本不搭理。王若弗擦干眼泪反倒认了:狐媚子真不是谁都能装。她干脆放弃,专注做好自己那一块。这种“你行你上,我怂但我有别招”,其实很厉害。讲道理,装弱不是人人都扮得像,王若弗认清自己,一点不瞎折腾。
曾经王若弗试过送妾,卫恕意、香姨娘都上场,都没分宠成功。她见分不成,本事不够,就停手。这样的退让,让家里反而更平稳。盛纮也不敢太过分,毕竟王家的底子不一般。夫妻俩不纠缠,家里才不涌乱波。
柳氏也是一例子。丈夫长枫颜控,看不上柳氏,柳氏不哭不闹,找准机会在盛纮面前揭发长枫。盛纮怒而重罚,其实也要给柳家面子。柳氏乘势收了长枫,后来鼓励他攻读仕途,柳家的资源用得明明白白。这样一来,日子就有向上的路。
讲真,这些女人其实面对的问题都差不多。丈夫风流,家宅不宁,可王若弗懂放手,柳氏懂借力。康姨妈和墨兰死磕丈夫的感情,和妾较劲,结果不仅没赢,自己也垮了。**抓大放小,是会过日子的关键!**
有时候再聪明,掐尖要强,都不如能转弯。康姨妈和墨兰太看重自己的位置,结果错把鸡毛当令箭,自己精力耗尽,子女也没教出来,全是一地乱麻。
还是那句话,女人的命运不是一张固定剧本。出身高未必过得好,聪明也未必有智慧。那些知道收放、有退有进、懂得借力的女人,才能把日子过成一盘棋。知否里的故事,其实就是这样,什么天生赢家,什么庶女翻身,全不过是表象。最终过得好的,都是懂得什么该抓、什么该放的人。
有些人一生都在钻牛角尖,一些人却知道什么时候该静一静。这样看来,谁笑到最后,也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