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男子冒充高晓松,主动认领“四大恶人”:我是歌里哪个动物?

发布时间:2025-09-26 16:49  浏览量:1

文:山城旧客

文|贪吃的小能能

编辑|江柊留声机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刀郎一曲《罗刹海市》直接将娱乐圈四大“恶人”送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解读狂潮。

时隔多年刀郎凭借一己之力,这样操作让网友直呼:太爽了!

明嘲暗讽的这几个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一首歌曲?

就在众多网友饶有兴致地对号入座时,网络上出现了一则视频,里面的男主神似高晓松,他在视频中直接问道:“歌曲我听了,请问我是哪个动物啊?”

网友们见此情况纷纷喊话:不是本人绝对是冒充的!

毕竟高晓松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在网络上很久了。这下忙坏了网友,不仅要将人物对号入座,还要辨别真假。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视频里面的男子,拿着扇子极度自信做着评判,这不要脸的架势,可不就跟高晓松一模一样吗?

要知道很早之前,高晓松就表示过:“刀郎的歌曲我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也不会听”。

在其他人都在做沉默的同时,他却第一个站出来回应。

见此情形,网友们纷纷喊话其他几人,部分人的评论区一夜之间突破几百万,比视频点赞量还要高。

许多网友一边@那英,一边跑到评论区里留下神评:

“听完《罗刹海市》来的,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这一圈把我给累的,有拼车一起的吗?”

“最新快报,那英第一天八十多万的评论,今天直奔300多万,照这势头有望破500万啊?”

“看评论上涨的心情,就跟看上证指数上涨是一样一样的”

这位“网红”高晓松看到这样的情景,直接表示:“我不听汪峰和那英的歌,我只喜欢听刀郎”,这不禁让人想起,高晓松之前公然贬低刀郎的样子。

对此许多网友怀疑他在蹭热度,嘲笑道:高晓松怎么都算是个文人墨客,为什么现在要沦落到需要蹭别人热度的地步呢?

曾经的文化界领军人物

早期的高晓松,因为父母都是高知分子,还被人们调侃为“高老师”。

那个时候的他,手拿折扇,坐在椅子上滔滔不绝,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之后他用自己的实力,创办了多个谈话节目《晓松奇谈》、《晓松说》还有《晓松奇观》。

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当时成为多少青年的理想。

他通过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思想,为观众带来了许多有趣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

他的音乐、文字和电视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逐渐成了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通过他的影响,让很多人意识到外貌并没有那么重要,灵魂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那这样一个红极一时的多面才子,走到了现在万人唾弃的局面,这与他从小的成长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高晓松1969年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高景德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外祖父是中科院院士,外祖母陆士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就连外舅公都是享誉国外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自己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是国家一级建筑师。

就连高晓松家的邻居都是林徽因、梁思成这样的文坛大家。

所以这也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此高的起点也造就了他狂妄的性格。

长大后高晓松以超过分数线60分的好成绩,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可是因为自己一心只想做好音乐,没有多久就叛逆地从清华退学,开始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对此父母十分生气,在他22岁的时候,将他赶出了家门,并且切断了一切经济来源。

流落街头的高晓松怀里只有一把吉他,随后他拉上自己的好朋友老狼,向别人筹借了些资金,组建了“青铜器乐队”。

那时候一边怀念着自己青春,一边为自己理想奋斗,渐渐地他们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仅凭一首《同桌的你》斩获了多项音乐大奖,也成为了央视春晚最受关注喜爱的节目,这张专辑也成为十年来销量最高的民谣原创专辑。

高晓松在曾经采访中表示每每想起那个时候,还会感叹着生活的不易。

之后的几年,他将自己的人生规划越来越远,除了音乐还怀揣着电影梦,只是因为专业不足,接连拍摄几部作品,家底搭进去了不少,电影还反响平平。

经过此时高晓松明白自己可能不适合电影这一行,于是开始了自己在创作上的发展。

在早期他的音乐作品以流行摇滚为主,凭借着对摇滚乐的敏锐嗅觉,他很快就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他创造的音乐作品充满个性,歌词深情而富有哲理。一时间他的专辑《高晓松》、《借我一生》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评价和销量。

之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知名歌手都慕名而来找他创作歌曲,《匆匆那年》、《小幸运》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成了他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眼看着自己的地位水涨船高,他便开始在采访节目中口无遮拦,行事也越发地乖张。

酒后的你,感叹以我为戒

在2011年一天夜晚高晓松参加了朋友的聚会,回去的路上因为酒驾,造成四辆车追尾,尽管当时没有人员伤亡,但他还是以“危险驾驶罪”被告上法庭。

在法庭上高晓松认错态度十分诚恳,当着媒体的面他表示“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但网友们却并不买账,针对高晓松这样的行为,他们甚至还改编了“酒后的你”进行调侃。

谁想出狱后的高晓松,凭借自己之前的人气,打造了纯聊天访谈节目《晓说》,借着人气,刚开播没有多久就创下了新的收视率。

在节目当中,高晓松仗着自己学识渊博,总是发表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

不仅如此他在聊天中,时常嘲讽中国文化,不断抬高美国。其中就有说我国祖先创造的文字十分不合理,只有英语才是简单快捷。

甚至在自己《晓松奇谈》节目中,声称中国有这四大发明也是在其他国家帮助之下才形成的,还公开称历史上明朝大将郑成功是大倭寇。

也就是这番言论,彻底惹怒了所有的观众。

“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美国给中国的援助就是帮助中国抗日”

“美国可没有抢过中国一寸土地,也没有屠杀过中国公民”

此番言语居然就是从“公知”高晓松嘴里说出来的,这番言论也彻底打破了国人对他最后的忍耐。

他自认为他在以上帝视角,洞穿了这个新的时代。

于是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高晓松的一番言论,再次点燃了网友的怒火:“我不怕穷,我怕的是这个时代没有人说真话,没有人说真话的时代就是最腌臜的时代,最不要脸的时代。”

主持人在一旁听不下去,直接质问:“你有着美国绿卡,美国驾照,甚至可以说你就是美国公民,对吧?”

高晓松满脸讪笑,摆摆手说:“不解释”。

主持人接着问道:”那你完全可以不用生活在我们面临这样的时代,你比我们都好了。”

高晓松也觉察出主持人的情绪不对,立马圆场:“我为什么不在这,这是我的故乡,虽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一段时间而又回来过,但是近期还是经常回来,因为美国现在萧条得一塌糊涂。”

可是不一会又开始十分嚣张地吹捧美军,声称:美国军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是最高的。

在美国当兵是最受尊重,也是最高尚的行为,只要美国军人穿着制服上街,就会有人过来感谢你的付出,甚至给你递上花朵,话里话外都透漏着对美国军人的羡慕。

这两面三刀的样子,让不少网友感到恶心至极。

并且许多网友们认真去考证了他的说法,发现只要是关乎于中国的话题,他嘴里就没有什么好话,何况事实根本不是像他说的那样,都是高晓松在胡编乱造。

甚至就连马云也表示,高晓松说的话真真假假根本经不住推敲。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希望高晓松别再颠倒是非,恶意抹黑祖国。

他的那些随意无根据的言论,把他从网友们心中的文学大师逐渐变成了“表演大师”。

不仅如此,高晓松利用自己专业歌手创作人的身份,联合其他歌手排挤刀郎。

在他的评价中,虽然肯定了刀郎的价值,但是并不认为刀郎能给娱乐圈带来什么帮助。

要知道刀郎当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那年所有歌手专辑的销量加起来都不一定能超过刀郎。

这也让音乐圈的一众歌手心生嫉妒,此时高晓松眼看时机成熟,率先站出来进行一番评判:“假设换成朴树、窦唯等,我会掏钱支持他们做音乐,但是刀郎的专辑我想都不会想,直接转身丢到垃圾桶中。”

对于这些名气很大的歌手来说,他们的评判才是娱乐圈中唯一标准,只要是他们认为这是好的音乐,那么就有价值。至于草根出身的刀郎,他基本会拒之门外。

看来刀郎在歌曲唱到拿扇子的公公,真的是一点也没错。

就这种见风使舵,见利忘义的行为,可不是跟皇上身边的公公如出一辙吗?

不管这次跳出来吐槽的网红到底是不是高晓松,因为刀郎的这首歌曲,高晓松也再一次被人提及,希望他可以在以后的道路上谨言慎行,别再为了流量而崇洋媚外。

吃着中国的饭还想砸中国的锅,高晓松在美国生活的潜移默化下,自己的爱国思想已经变得扭曲,最终只能被历史的洪流所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