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阶--报到风云:清华硕士,小镇乾坤(1)

发布时间:2025-09-26 01:47  浏览量:1

七月的日头,毒得能把柏油路面晒出一层氤氲的油光。陆华拖着那个半旧的行李箱站在青云镇政府大门口时,额头上已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电动伸缩门,落在里面那栋灰扑扑的五层办公楼上。楼体上,“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在烈日下显得有些褪色,却依旧醒目。

这里是他的起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文凭,在此时此刻,似乎还不如门口保安大爷手里那瓶呲呲冒着凉气的冰镇矿泉水来得实在。

“找谁?”保安大爷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上下打量着这个穿着熨烫过的白衬衫、卡其色西裤,浑身还透着学生气的年轻人。那眼神里,有审视,也有一种见惯了来来往往的漠然。

“您好,大爷,我是来报到的选调生,陆华。”陆华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他知道,在这种地方,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对任何人都得保持尊重。

“选调生?”大爷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一些,“哦哦,你就是那个……北京来的高材生?张主任吩咐过了,你直接去三楼党政办找她就行。”

“谢谢大爷。”陆华道了谢,拉着箱子走进院子。行李箱的轮子在坑洼不平的水泥地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在这午后的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晰。他能感觉到背后大爷的目光,或许还有办公楼里一些窗户后面若有若无的打量。

镇政府大楼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消毒水和空调冷气混合的味道。楼梯转角处,光荣榜上的照片已经有些发黄。他一步步走上三楼,找到挂着“党政办公室”牌子的房间,深吸了一口气,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略显清冷的女声传来。陆华推门进去,办公室不大,挤放着四张办公桌,靠门的一张桌子后面,一位三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梳着利落马尾的女干部正抬头看他。她就是张主任,张秋月。

“张主任您好,我是陆华,今天来报到。”陆华将介绍信递了过去。

张秋月接过信,快速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程式化的笑容:“小陆啊,欢迎欢迎!早就听说我们要来一位清华的高材生,可算是把你盼来了。”她的话很热情,但眼神里的审视却丝毫未减。“坐,先坐。喝点水。”她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自己则拿起桌上的电话,“喂,王委员吗?您这会儿方便吗?新来的选调生陆华同志到了,我带他过去见见您?”

挂了电话,张秋月一边整理着桌上的文件,一边看似随意地对陆华说:“组织委员王委员管干部,先带你去他那儿报个到。走吧,在二楼。”

组织委员王委员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种弥勒佛似的笑容,但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他热情地和陆华握了手,说了许多鼓励的话,什么“年轻有为”、“基层大有可为”、“镇里非常重视”等等,但翻来覆去,都是些正确的套话。

接着,张秋月又带着陆华去见了分管党群的李副书记。李副书记倒是言简意赅,勉励了几句“沉下心来”、“多学多看”之后,便端起了茶杯。

最后,才是重头戏——党委书记周国平的办公室。

书记办公室在走廊的最里头,房门虚掩着。张秋月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进。”

周书记约莫四十多岁,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白衬衫,没打领带,眉宇间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正伏案看着一份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目光如炬地落在陆华身上。

“周书记,这就是新来的选调生,陆华。”张秋月介绍道。

“周书记好!”陆华微微鞠躬问好。

周国平放下文件,脸上露出一丝不算热情但也绝无冷遇的笑容:“陆华同志,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清华的高材生,选择回我们基层,很好。基层是座富矿,能挖出真东西,也能锻炼真本事。”他话锋一转,“不过,学校里学的是一套,基层是另一套。要尽快转变角色,放下架子,融入进去。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张主任,也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是,书记,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尽快熟悉情况,努力工作。”陆华的回答不卑不亢。

周国平点了点头,又简单问了几句陆华的专业和家庭情况,便对张秋月说:“秋月主任,陆华同志的住宿和工作安排,你负责落实好。工作上……先让他熟悉熟悉情况,这样,暂时就先在你们党政办,协助处理一些文字和信息工作。”

“好的,周书记。”张秋月连忙应下。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张秋月脸上的笑容自然了一些,带着陆华回到党政办,指着一个靠墙角、堆满了旧报纸和文件的空桌子说:“小陆,你先用这张桌子。钥匙给你,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再说。我们镇条件有限,宿舍在镇政府后面的老家属院里,是个单间,条件比较简陋,你别介意。”

“谢谢张主任,有个地方住就行。”陆华接过钥匙,入手一片冰凉。

他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动手清理起来。灰尘在从窗户透进来的光柱中飞舞。同办公室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一直在埋头敲键盘的年轻男人,另一个是正在织毛衣的中年大姐。张秋月简单介绍了一下,年轻男人叫小陈,是项目办的;大姐姓刘,是负责收发文件的。

小陈抬头对陆华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又继续忙自己的了。刘大姐则热情得多,放下毛衣针,笑着说:“哎哟,来了个这么精神的小伙子!还是清华的,了不得!以后有啥不懂的,问刘姐就行!”

“谢谢刘姐,以后少不了要麻烦您。”陆华笑着回应。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秋月主任,听说我们镇来了个宝贝疙瘩?”

随着话音,一个身材高大、穿着Polo衫、肚子微微凸起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目光直接落在了陆华身上。陆华认得他,是镇里的常务副镇长赵国栋,刚才在公示栏的照片上见过。

“赵镇长。”张秋月站起身。

“这位就是陆华吧?”赵国栋走上前,用力地拍了拍陆华的肩膀,力道不小,“好,小伙子一看就精神!清华的高材生,到我们这小镇上来,屈才啦!”他哈哈笑着,声音很大,引得走廊里都有人探头看。

“赵镇长好,您过奖了,我是来学习的。”陆华感到肩膀上传来的力度,面上依旧保持微笑。

“嗯,态度不错。”赵国栋收回手,对张秋月说,“秋月主任,可得给我们的大才子安排好,要人尽其才嘛!对了,那个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不是一直没人写吗?正好,让陆华试试手,也让我们看看名校生的水平!”

张秋月脸上掠过一丝为难,但很快掩饰过去:“好的,赵镇长,我正想跟陆华说这个事呢。”

赵国栋又勉励了陆华几句,这才背着手,踱着步子走了。

等他走远,张秋月才压低声音对陆华说:“小陆,那个报告……不着急,你先安顿下来,熟悉熟悉环境再说。”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复杂意味。

陆华心里明镜似的。这报到第一天,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书记的威严与保留,赵镇长的热情与试探,张主任的谨慎与疏离,还有同事们的观望……这镇政府小小的乾坤里,人情世故,职位高低,权力微澜,都已初现端倪。

他默默地擦干净桌子,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几本专业书摆好。窗外,是青云镇并不繁华的街景,远处是起伏的绿色山峦。

这里,就是他仕途的起点,也是他必须读懂的第一本无字之书。他的“青云阶”,将从这栋灰扑扑的小楼,从这张堆满旧报纸的桌子开始。第一步,已经踏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他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他必须步步为营。

收拾完毕,他拿起那张还带着毛边的宿舍钥匙,对张秋月说:“张主任,那我先去看看宿舍,安顿一下。”

“好,你去吧。明天早上八点,准时上班。”张秋月点点头。

陆华拉着行李箱,再次走过安静的楼道,走下楼梯。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当他走出镇政府大院时,门口保安大爷忽然叫住他:“小伙子!”

陆华停下脚步,回头。

大爷递过来一瓶没开封的矿泉水,脸上带着点朴实的笑意:“天热,拿着喝。我们这青云镇啊,地方小,但事儿……可不简单呐。”

陆华愣了一下,接过水,真诚地道谢:“谢谢大爷,我记住了。”

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划过喉咙,驱散了些许暑气,也让他更加清醒。

大爷那句话,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一种善意的暗示。这“青云阶”的第一级,似乎就比他想象中,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