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气象舞台上的“不老传奇”!兼职30年,如今风采依旧?
发布时间:2025-09-23 12:33 浏览量:2
宋英杰:气象舞台上的“不老传奇”!兼职30年,如今风采依旧?
每当那熟悉的《渔舟唱晚》旋律悠悠响起,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便心领神会——是《天气预报》时间到啦!
气象才子的独特登场
屏幕前,英俊潇洒、学识渊博的宋英杰,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侃侃而谈地为我们讲述着未来的天气变化。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央视的工作岗位那可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一辈子衣食无忧。可谁能想到,在央视默默耕耘近30年的宋英杰,竟然是以兼职“临时工”的身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气象梦想的萌芽与成长
宋英杰对气象的热爱,那可是从小就深深扎根在心底。5岁的时候,他就跟着爷爷摇头晃脑地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仿佛在开启一扇通往气象世界的大门。那时候的天气预报,充满了专业术语,常常让小宋英杰一头雾水,他心里就琢磨着:要是天气预报能说得通俗易懂一些,那连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伯伯也能轻松听懂啦!
带着这份对气象的浓厚兴趣,宋英杰在学业上那是一路奋勇向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文化课上丝毫不敢懈怠,高考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气象学院,踏上了追逐气象梦想的征程。大学期间,他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气象知识,除了吃饭睡觉,满脑子都是气象的奥秘。
毕业后,宋英杰如愿以偿地进入国家气象局工作,每天与各种气象数据打交道,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梦想中的完美工作。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惊喜。
无心之举开启新征程
《天气预报》栏目自1979年诞生以来,就肩负着让气象知识通俗易懂且不枯燥的使命。但当时双方都缺乏经验,只能先借鉴国外的模式。西方的天气预报由气象专家主持,而央视当时主持人资源有限,对气象知识也不够了解,于是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
最初,韩建钢和李援成为了首批气象播报员,每天两分钟的直播,他们只是照着稿子念一念。可坚持了一个多月后,他们就被专业主持人取代了。邢质斌和罗京都曾在这个岗位上留下过自己的声音,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则每天风雨无阻地将气象资料送到电视台。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1989年,《天气预报》从新闻联播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栏目。为了更好地普及气象服务,气象台决定培养一名专业的电视天气预报主持人。而宋英杰,凭借着在气象局文娱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帅气的外表和出众的口才,成为了领导眼中的不二人选。
当领导向宋英杰提出这个邀请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学气象是为了投身科研事业,可不是为了当主持人。但局里实在找不到像他这样条件合适的人才,领导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心,承诺节目录制时间在晚上六七点,不会影响他在局里的本职工作,让他以兼职的身份试试。宋英杰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既不影响自己的气象研究,又能给领导一个面子,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兼职路上的艰辛与坚守
1993年,宋英杰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启了他的兼职主持生涯。可这份兼职工作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那时候科技还不发达,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大屏幕展示气象情况,宋英杰的背后只有一块单调的蓝布。他只能站在这块蓝布前,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勾勒出祖国的万里河山,有时候还会用浅蓝色的笔在上面勾勾画画,寻找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节目录完后,再通过抠像技术处理成我们看到的精彩画面。
每天下午5点,宋英杰会收到气象稿,他必须迅速熟悉稿子内容,不仅要提炼出最关键的播报信息,在100秒内完成口播,还要把专业的内容转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他拿到的稿子却足足有六七页,背后的准备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
更让人头疼的是,当时还没有提词器,所有的内容都要宋英杰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如果播报超时或者出现错误,还要面临扣钱的处罚。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差,但宋英杰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在这个岗位上一坚持就是30年。
1999年,宋英杰在《天气预报》中预测第二天很难下雪,可第二天他打开窗帘,外面却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失误公开道歉。然而,从业30年来,他只被扣过250块钱,按照一次罚款50块钱计算,也就5次失误,这样的工作能力实在是令人惊叹。
双管齐下,成就非凡人生
在央视兼职的这些年里,宋英杰把两份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2000年、2002年、2004年,他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气象节目比赛主持艺术一等奖。他敬业的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儒雅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气象先生”。
2011年,新浪微博上线了气象服务的互动模式,宋英杰的微博粉丝迅速突破百万,他又多了一个“萌主”的称号。2013年,他更是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成为第一位因做气象节目而获此殊荣的人。
除了在《天气预报》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外,宋英杰还花费了大量精力研究二十四节气。2017年,他精心编撰的《二十四节气史》正式出版。为了这本书,他整整准备了十年,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器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这背后,无数次的策划会都有宋英杰的身影。开幕式火爆出圈后,官媒对他进行了“二十四节气”专访,宋英杰对这些节气原则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感慨地说:“只有真正深入研究后,才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是多么博大精深。”
不老传奇,续写气象篇章
2024年12月,已经退居幕后的宋英杰再次出现在《天气预报》的舞台上。年近60岁的他,一开口还是当年那个熟悉的味道,瞬间勾起了无数观众的回忆。他曾说过,只要节目需要,他就会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尽管他一直是兼职身份,没有正式员工的福利,但他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结语
屏幕前的你,对宋英杰在央视兼职30年的传奇经历有什么看法呢?宋英杰退休后再次回归,是否让你对《天气预报》有了新的期待?快来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