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人才新政5.0,将全方位升级
发布时间:2025-09-22 10:03 浏览量:1
近日,湖州市吴兴区人力社保局《关于吴兴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7号建议的答复》公布。
官方答复中提及:
下一步将优化人才新政5.0配套细则。吴兴区将根据《吴兴区人才新政5.0》,进一步优化完善实施细则,细则将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升级,涵盖购房补贴、就业创业、租房保障等多个维度,其中,市本级购房补贴政策继续涵盖购买二手房补贴,为各类人才提供更精准、更大力度的支持。
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
▼
关于吴兴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7号建议的答复
(节选)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高技能人才在吴兴区购房及落户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意见,我局高度重视,现结合近两年技能人才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吴兴区积极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政务服务,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关注吴兴、爱上吴兴、留在吴兴。
一、主要工作举措
1. 购房补贴政策情况。自2018年起,我区出台了高技能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对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区域不断优化调整,这些政策涵盖了技能人才购买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补贴。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区已有594名高技能人才成功申领购房补贴,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达1.04264亿元。
2. 就业租房安家补贴情况。自2020年起,我区针对高技能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推出就业租房安家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补贴标准:1.就业补贴: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2500元/年,可申请3年;副高及以上专技人才第一年2500元,第二年、第三年各5000元。2.安家补贴:高级工5000元/年;技师和副高及以上专技人才15000元/年;高级技师25000元/年,可申请2年;3.租房补贴:高级工500元/月,技师和副高及以上专技人才1000元/月;高级技师1500元/月,可申请36个月。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区共发放高技能人才就业租房安家等各类补贴共计364.53万元。
3. 金融服务优惠待遇。于2025年3月29日,联合吴兴农商行、工行吴兴支行共同推行“技能共富贷”,在享受对象上扩大了享受范围,增加了优秀技能人才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利率优惠上,结合技能人才的技能等级和社会荣誉,明确了按技能等级给予降息,最高可减息200BP。落实近7万户次的各类技能人才近10亿元存量贷款,预计减息650多万元;同时,由备案银行向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企业实名授信,覆盖率达到40%(至2026年全覆盖)。下半年,再增加备案宁波银行湖州分行为金融服务单位,争取到实时最低利率优惠。
4. 子女入学政策情况。我区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子女入学,早在2018年就出台政策,对上年度实际缴纳税金超过1亿元、5000万元、3000万元、300万元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每家企业5个、3个、2个、1个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名额;对当年新增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每家企业2个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名额。自2020年以来,我区每年落实高技能子女入学7-10名。同时,2023年4月,出台了《吴兴区关于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学的实施办法》,截止目前,为998名技能技术人才的随迁子女赋分就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 优化人才新政5.0配套细则。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吴兴区将根据《吴兴区人才新政5.0》,进一步优化完善实施细则,细则将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升级,涵盖购房补贴、就业创业、租房保障等多个维度,其中,市本级购房补贴政策继续涵盖购买二手房补贴,为各类人才提供更精准、更大力度的支持。
2. 优化技能共富贷金融优惠服务。为持续强化高技能人才金融服务支持,吴兴区将进一步优化“技能共富贷”专项金融服务,通过“技能+金融”模式,助力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增收致富。吴兴区作为湖州市主城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为破解技能人才在创业融资难、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区人社局联合更多金融服务机构持续完善优化“技能共富贷”服务流程,以金融赋能技能人才成长,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增收致富。
3. 推广新居民子女入学积分政策。持续优化新居民子女入学积分政策,通过量化积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社会融合。在分配现代制造业企业技能人才子女入学名额的基础上,推行新居民随迁子女“居住证+积分排序”的梯度服务模式,在积分上积极争取提高技能等级,技能荣誉的分值,向高技能人才和获得区级及以上“工匠”、“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技能人才予以倾斜,促进技能人才爱上吴兴、留在吴兴。
4. 建立技能型企业平台及生态体系。围绕“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目标,积极打造技能型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养与使用,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同+数字赋能”的技能生态体系,实现: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可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订单班”“工匠学院”), 技能大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区域技能人才供需情况), 政策一站式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