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坛上第一个著名的广西诗人曹邺

发布时间:2025-09-22 07:43  浏览量:1

曹邺(约816~约875),字业之,一作邺之,桂林阳朔(今属广西)人,是唐代诗坛上第一个著名的广西诗人,开创了八桂诗风,自幼勤奋读书,因家境贫寒,只能边劳动边读书。青少年时期,前往桂州刺史李昌巙建于独秀峰下的府学求学。开成至会昌年间(公元836 - 841年),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流寓长安达10年之久,期间作诗《四怨三愁五情》表达苦闷。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经中书舍人韦悫向礼部侍郎裴休力荐,曹邺考取进士。旋即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推事、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咸通(公元860 - 874年)初,调京为太常博士,不久擢升祠部郎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刺史,又升吏部郎中,为官有直声。

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曹邺辞归,寓居桂林。大约在875年(乾符二年)病故,享年约60岁。

文学成就

● 创作风格:和于濆、刘驾等在创作中都致力于古诗和乐府,反对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诗风质朴洗炼,多采用民间口语,有些接近谣谚,笔锋锐利,富有战斗性。

写下了不少千古名诗,如《官仓鼠》《怨诗》《捕鱼谣》等。《官仓鼠》中“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对官吏盘剥百姓的讽刺入木三分。

曹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且才颖最佳。《全唐诗》收其诗作二卷,共计106首。此外,他还著有《艺文志》三卷、《经书题解》一卷、《古风诗》四卷及《曹祠部集》。 事迹可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曹邺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质朴,以下为你介绍他的一些代表诗作:

讽刺时政类

● 《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比作大老鼠。他们在官仓中肆意吞噬粮食,即使有人打开粮仓也毫不畏惧。而前方守卫边疆的士兵却没有粮食,百姓也在忍饥挨饿。诗人以质问的语气,强烈谴责了这些贪官污吏的恶行,对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 《捕鱼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此诗采用排比的形式,通过“天子好征战”“天子好年少”“天子好美女”三种不同的情况,深刻地揭示了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喜好对百姓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由于天子的这些偏好,导致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才被埋没,家庭离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闺怨情愁类

● 《怨诗》

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马向阶前死,人从梦里惊。布衣终不换,今日反伤生。

全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女子的哀怨之情。女子辛勤劳作却一无所获,就像在爱情中付出却得不到回应。马死、人惊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她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其一》

美人如新花,许嫁还独守。岂无青铜镜,终日自疑丑。

诗中刻画了一位待嫁女子的心理。将美人比作新花,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青春美貌。然而,她虽已许嫁却仍独守空闺,只能对着青铜镜自疑容貌是否不够美丽,细腻地表现出女子因等待爱情而产生的焦虑和不自信。

写景抒怀类

●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此诗描绘了一幅宴饮的场景,荻花芦叶铺满溪流,水楼上笙歌悠扬。然而,诗人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却独自忧愁。通过女萝、桐树等意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表达了想要全家隐居五湖的愿望。

●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