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背下“王昌龄”这7首千古名作,读懂你也能出口成章!
发布时间:2025-07-21 22:24 浏览量:1
他出身贫寒,但却努力上进、才华横溢,是一个能与李白齐名的大才子,并靠自己拥有“诗家天子”的美誉。可惜,他终其一生也没有伯乐及贵人扶持,致使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晚年更是无辜地被残忍杀害。
这个人就是——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公元698年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是一个完全没有家人托举的主,但他硬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七绝圣手”的美誉,可见他确实是有点本事的。
可是,想建功立业、想实现人生抱负,单会写诗可不行,于是他发奋图强想去考取功名。可惜考了几次都名落孙山,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放弃时,想不到心理素质极好的他却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然而,寒门出身的他一直够不到科考的榜单宝座。不得已,25岁的他只好投笔从戎,把希望寄托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实现拜相封侯的梦想,可惜这条路也走不通。
公元719年,边塞艰苦孤寂的生活不但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还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志向远大、豪气冲天,而且充满了爱国情怀的千古名作。
1、《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wan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过,沙场上虽不得志,但艰苦的边塞生活以及壮阔苍凉的大漠风光,却成了他很好的创作素材。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不但写得有声有色,而且还以一己之力开创了边塞诗的先河。
而脍炙人口的《从军行七首》就是在这个时候(公元725年)所写下的。
2、《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眼看沙场建功立业的路也走不通,于是他又再度拿起了笔发奋图强,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元727年,29岁的王昌龄终于进士及第,并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
但由于他不懂官场的险恶,也不懂圆滑变通,所以为人正直的他时常得罪人。公元738年,张九龄被罢相,他因好打不平而得罪了李林甫,并先后被贬为江宁丞及龙标尉,因此他又有“王江宁”“王龙标”之称。
在被贬为江宁丞时,他的朋友辛渐要北上洛阳,于是他在芙蓉楼设宴为朋友送行,并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诗,来表达他不变的初心。
3、《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被贬龙标时,则写下了这首
4、《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因为先后被贬,这让他备受打击,并有了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打算辞官归隐田园的想法。回想起自己20多岁从军,然后考中进士,再考进博学宏词科,相当于考完硕士又拿下博士,前途本应无可限量的。
然而,朝廷只是给了个小县尉的职位,官小也就罢了,关键是不但多年不升职加薪,而且还把他贬到贫困偏远的湖南龙标,这搁谁身上不心灰意冷啊?
想起自己这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和坎坷,他突然觉得当初或许就不应该追求功名,于是便以妇女的口吻写下了这首诗。
5、《闺怨》
闺中少fu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白为了劝慰王昌龄,于是写了这首诗给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公元755年,被贬龙标达多年的王昌龄,突然收到安禄山反了的消息震惊不已,这一年他57岁。于是,他急切地想回家,因为他怕一旦战乱,一家人会流离失所,所以两鬓斑白的他日夜赶路。
一路上,五味杂陈的他写下了这首诗。
6、《留别武陵袁丞》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为了避开叛军,王昌龄还特意绕了路,以致从龙标到老家西安足足走到次年10月,他才终于走到了濠州,结果睢阳告急。而濠州刺史闾丘晓怕惹火上身,而且疑心又重,因此当王昌龄一到达濠州,他便被盯上了。
耿直的他不懂人心险恶,更不懂要如何在乱世中保护自己,所以当他写下这首诗时,很快就被闾丘晓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迫不及待想要除之而后快。
7、《失题》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一人计不用,wan里空萧条。
诗的大意是说安禄山狼子野心企图改朝换代,但不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而造成如今的局面,都是因为唐玄宗当年不听张九龄的话把安禄山给杀了,相反还给他加官进爵,还听信李林甫的谗言,才酿成了今天的大祸。
对于王昌龄义愤填膺的言论,以及对张九龄的赞誉,让闾丘晓气愤的手起刀落便把王昌龄给送走了。可怜59岁的王昌龄还差一小段路就能到家了,可怜他的家人还在急切地等着他回去,可惜一切都晚了。
王昌龄被害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王维、辛渐、孟浩然、高适、王之涣和岑参等一帮好友义愤填膺的为他鸣不平,可见都是重情重义之人。
特别是孟浩然,之前因为王昌龄来了襄阳,而设宴款待把酒言欢,席间的菜式很丰盛,鸡鸭鹅鱼肉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导致尽地主之谊的孟浩然,因吃了海鲜而旧病复发,一命呜呼了。
为此,王昌龄心痛不已,因为他不但失去了一个挚友,而且还失去了一个忠实的粉丝,但还没等他从悲痛中缓过来,自己的生命也猝不及防地走到了尽头。
噩耗传来,这让他的一众好友和粉丝悲痛不已,尤其是他的死忠粉——大唐宰相张镐,更是恨不得马上去手刃了闾丘晓,奈何他一时找不到理由杀他。
次年,张镐率军平叛,由于战事严峻,因此下令亳州刺史闾丘晓速速率军来援助宋州,但贪生怕死的闾丘晓接到命令后,却无动于衷,后导致宋州被攻陷!
气得早就想杀了他为王昌龄报仇的张镐,便将他在沙场上犯下的大错,以及新旧账一起算,要将他处死。听到这样的消息,难以置信的闾丘晓又是哭,又是跪地求饶,但张镐都不为所动。
眼看自己命悬一线,临死前,闾丘晓不甘心的装可怜对张镐说:“求大人饶命啊!我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要养,求您放我一条生路吧。”
张镐一听,立马恶狠狠地瞪着他呵斥道:“难道你杀王昌龄的时候,他家里就没有亲人要养吗?”说完张镐手起刀落便解决了他。
而这一天离他杀害王昌龄的时候,仅仅只是过了一年,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也许这就是报应吧!所以人还是不要伤天害理的事,要善良,要与人为善。
【声明】: 参考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