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连队出公差

发布时间:2025-09-18 20:51  浏览量:1

(一)去团部出公差搬水泥

刚到连队不到四个月,恰逢连队轮休。(当时可不是按星期天休息,是各个连队轮流休息,有可能是星期一,也有可能是星期二······)

本来准备与战友一起外出到兴宁县(现在是兴宁市了)新华书店,去看看有什么对自己品味的书。但人算不如天算。团部通知来了,要我们连去两个公差,任务:去搬运水泥。

由于是连队休息日,好不容易在紧张的训练中休息一天,很多私人事情有处理,给家人朋友同学写信啦,洗衣服啦,与战友聊大天啦,外出买东西啦等等。所以班长也很为难,觉得派谁去都不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我与另一个战友自告奋勇报名了。团部离我们连队有四十分钟路程。我们来到团部后被安排搬运水泥。这可是个力气活同时也是个脏活,一包一包的水泥在搬运时弄得尘土飞扬。

从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终于完成任务了。肚子饿的叽里咕噜叫唤,团部也不管饭,一身军装弄得脏兮兮的,只有脱下穿衬衣归队。

赶回连队已经是十二点十分了,连队已经开过饭。炊事班在给我们两人煮了满满一钢精锅饭。想想那个时候也真能吃——现在想想也挺恐怖的,我们两人竟将一锅饭吃了个干干净净。

年轻真好,睡个午觉起来下午又可以在连队篮球场上打篮球了。

(二)出公差往合水水库拉石头

合水水库是兴宁县于1957年建成的集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的大型水库。在合水水库有一座烈士纪念牌。碑文是时任兴宁县副县长张花谷撰写的。张副县长是晚清秀才,才子也。他在碑文中写道:“山环水绕,风光绚丽;鸟瞰宁江,怀抱盆地。每逢佳节倍思亲,幸福日子不忘前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立碑合水以慰英灵......”当时觉得碑文文采斐然,就在笔记本上抄了下来。

这也是到连队六个月所处的公差。任务:往水库上运石头。这可是个好差事,工作量不大,好像是在坐汽车玩。这应该是记忆当中最轻松最愉快的公差了。

(三)进大山收柴火

时间过得极快,一转眼就到入伍第一年年底了。又接到一个出公差的任务:到大山中去收柴火。这是我在连队的最后一次公差了。

入伍第二年被任命为班长后,就与出公差无缘了。

连长找谈话,说这次公差任务重时间紧,要与兄弟连队的战友搞好关系..这也是对你的一次考验。

汽车将我拉到团部,与其他连队战友会合。领队的是一个排长。一共有七人。简单地自我介绍后,汽车将我们拉进了深山。

我们的任务很简单:在公社借了五台磅秤,一字排开,通知老乡来交柴火。老乡们挺高兴的,因为他们的柴火过秤后马上可以领到现金。所以第一天场面就很壮观——排队交柴火的老乡们排成了一字长蛇阵。

公社给了一间空房子给我们住,但烧饭问题要我们自己解决。他们负责提供大米与蔬菜与肉鱼等。这样就要子我们中间留个人下来烧饭。

也不知道是自己长的像伙夫呢还说其他原因,排长点了我的将,让我全权负责烧饭事宜。

当时的烧饭水平不敢恭维,只是达到可以将饭菜烧熟的水准。不过生活水平比在连队高多了。起码餐餐还有个荤菜。

第一顿饭大家就提出意见:没有汤。我说不会烧。结果烧饭就变成轮流坐庄了。发现战友们的水平也比我强不到哪儿去。

晚上要否站岗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我们提出:这次都没带武器,站岗是否可以免了?排长说白天大家都在收柴火,可以不站岗,但晚上有十多万斤柴火在,岗还是要站的。这可能是当兵生涯中唯一一次不带武器站岗。

来自其他连队的山东籍战友,特别憨厚的一个兵

经过半个月的收购,任务圆满完成。团里来汽车将柴火全拉了去。我们就无所事事了。排长说放两天假,让大家自由活动。大家进行了一场聚餐,都喝的差不多了。

我醉的厉害,还是山东籍的战友将我把抱上了床。第二天,我在山上砍了许多小山竹,在这位山东籍的战友指导下扎成了五把大扫把。准备带回连队去。

临别时,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这位山东籍的战友还送了我一张照片留念。只是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联系到他。

回到连队得到了连长的表扬。立刻投身于到火热的训练当中。

以上是自己在连队出公差的真实经历。战友们,你们在部队也一定出过公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