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在血腥中诞生,鲁迅说北大“挪一张桌子都要流血“,今北大连出3大事 ,咋办啊?
发布时间:2025-09-18 16:47 浏览量:1
北京大学在血腥中诞生,出而不凡,响过惊雷,办过大事,但也爆过大雷,出过大事,今又连出3个大事 ,咋回事?咋办啊?
一、在血腥中诞生,成大事
1、在血腥诞生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它出而不凡,诞生就很血腥:作为戊戌变法的部分内容,“戊戌变法”失败, 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光绪皇帝被罢黜囚禁,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被杀,戊戌变法的其他成果都被废除,只留下了京师大学堂。
2、 挪一张桌子都要流血
北大是中国近代社会阵痛的产物,是一种转型的象征: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这种转型是很痛苦的,用鲁迅的话讲:挪一张桌子都要流血。
3、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4、高举“小平您好 ”的条幅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大学7000多名师生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北大游行队伍行至天安门前打出“ 小平您好 ”的条幅,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声。
5、大师云集、科研领先
北京大学的大师众多,例如。李大钊、 赵九章、 吴文俊、 黄昆 、周光召、屠呦呦等等。
专利数不胜数、科研领先,成果丰硕,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北大接连出3个大事,咋办?
(一)北大有出事的历史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北大被称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那时北大造反先锋聂元梓,成立校文革,执掌大权。聂元梓被称为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领袖之一。
在以后也出了一些不该出大事,在此也不一一列举。
(二)近一个月,连续出了3件大事:
1、北大录取通知书存在的语句问题
今年8月6日,有网友发帖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
1)“句式杂糅”、“不可接兼语结构”问题。
2)存在“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问题。
不但今年有问题,以前年度也有此问题。
这样一所高大上的大学,发生录取通知书的语句问题 , 看似小事,实际是大事,背后有深层次问题:负责人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也许存在外包腐败问题。
出事后,没有人担责,也没有正式的改进意见。
2、北大毕业生大汉奸石平被制裁
石平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日本后就成了汉奸,今年7月份在右翼分子支持下,当选为日本议员,更是变本加厉的抹黑祖国、参与分裂活动,9月8号我国外交部宣布对大汉奸石平采取反制措施,石平太郎成了继余茂春之后又一个被制裁的“大汉奸”。
3、又爆惊雷:副校长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
9月17日,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任羽中,男,汉族,1980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研究员,1998年四川省高考文科状元,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2002年保送北京大学研究生。
任羽中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于2023年11月跻身校党委常委,2024年3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协助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党政日常工作,分管若干重要工作。
讽刺的是他连续四年获北大明德奖学金,市优秀毕业生,也不知他是怎么投机取得的。
这么一个年轻才子高干,本来前途无量,却倒下了,至于违纪违法细节,随着调查的深入,结果会水落石出,估计问题小不了。
任羽中
(二)连续出事,咋办?
北京大学,知名度高,出事影响力大,别说是出大事,就是出小事,也会出现蝴蝶效应,也能引起波澜。
虽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但北京大学应是好林子,它的学生、师资、条件都是国家一流的,出了坏鸟,人们就会叹息、惊恐。
林子大了,偶然出个坏鸟,人们也许理解,但是连续出现坏鸟 ,就不是偶然的了,背后有什么问题,也不好回答。
咋办呢?
就以丁石孙校长的话作为结尾吧:
早在1998年北大100周年校庆上,时任校长丁石孙就痛心疾首地表示:"北大居然培养出了一个大汉奸,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不是一位好校长”。
丁石孙先生的这番话,至今仍能令人深思。
一民看社会 2025.09.18
- 上一篇:不解释,反问才是最强反击
- 下一篇:高段位玩家!这五个星座智商手段双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