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校长任羽中主动投案接受审查,校方强调强化年轻干部监督

发布时间:2025-09-17 21:22  浏览量:1

2025年9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曾被誉为“四川高考文科状元”“北大才子”的80后学者型官员的突然“落马”,在校园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任羽中:从高考状元到名校副校长

公开资料显示,任羽中1980年出生于四川资阳,1998年以四川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他在北大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选择留校工作。

任羽中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北大重要部门任职,曾担任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人事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等职。2020年9月,他出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后跻身校党委常委。2024年3月,任羽中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负责督查、信访、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图书、档案、校史、出版等工作。

⚖️ 北大近年全面强化干部监督与师德建设

任羽中被查事件发生后,北京大学如何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监督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北大近年来已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与强化年轻干部监督。

2025年4月,北大召开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何光彩在会上强调,要强化政治引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要强化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校长龚旗煌则要求各单位“以案为鉴、以案示警”,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将党纪、国法、校规要求融入干部教师任职教育和日常培训,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高校年轻干部监督成重点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涛曾在2025年6月的毕业生廉洁教育党课上强调,毕业生要“扣好走向社会、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

高校年轻干部监督工作已被提上重要议程。有研究指出,高校纪委需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政治教育和纪法教育,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并加强对年轻干部选拔任用环节的监督。

任羽中事件再次表明,高校并非净土,年轻干部的教育监督仍需加强。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其反腐动向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特别是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监督,将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未来,北大如何从此事件中吸取教训,真正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