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夫妻综艺刷脸现象毫无底线?反复消费婚姻,引观众不适

发布时间:2025-09-17 15:52  浏览量:1

当张智霖在《披荆斩棘》的舞台上第三次举起戒指,对着袁咏仪说“再结一次婚”时,观众再也没了第一次的感动——弹幕里满是“这婚礼体验卡是无限续杯吗”“又来炒冷饭圈钱了”。曾几何时,明星夫妻秀恩爱是“神仙爱情”的代名词,可如今,从戚薇李承铉舞台上“用嘴传棒棒糖”的尴尬,到郎朗吉娜反复营销“只胖肚子”的身材,这些“恩爱名场面”怎么看都像精心设计的圈钱套路,连观众都忍不住想问:你们的感情,真的需要靠镜头反复证明吗?

张智霖袁咏仪:从“买包CP”到“婚礼批发商”,恩爱成了综艺剧本

谁还记得早年袁咏仪在访谈里的委屈?怀孕时想让张智霖少出去玩,却被怼“你不舒服就要拉着别人一起?”;产后抑郁的日子里,丈夫摔门而去的背影曾是她心里的刺。那时候的他们,是带着烟火气的真实夫妻,连“袁咏仪爱买包,张智霖宠着”的梗,都透着生活化的甜。

可随着香港影视圈落寞,两人把重心转往内地综艺后,画风彻底变了。《披荆斩棘》里,第一次婚礼环节让观众哭着喊“神仙爱情”;第二次复刻同款流程时,大家开始疑惑“怎么又来?”;等到类似桥段第三次出现,弹幕直接炸了“能不能换个花样?圈钱也走点心”。早年吐槽丈夫“爱玩不顾家”的话全没了,镜头前只剩“他去哪我去哪”的黏糊——没人否认他们可能早已和解,但这种“为了综艺改人设”的刻意,终究让“真实”二字变了味。

戚薇李承铉:从“反差萌夫妻”到“擦边球搭档”,甜蜜成了博眼球工具

戚薇的飒、李承铉的温柔,曾是内娱夫妻档的“清流”。可这份“清流”,慢慢在过度营销里变了质。跨年晚会上的合作舞台,本是唱歌跳舞的常规操作,却硬生生被演成“贴身热舞+嘴传棒棒糖”的大戏——镜头特意给了“糖在两人嘴边流转”的特写,现场尖叫不断,屏幕前的观众却尴尬得想快进:“这是演唱会还是情侣私密秀?”

更让人心凉的是两人的事业走向:戚薇作为演员,好几年没拿出能叫得上名字的角色;李承铉顶着“音乐才子”的标签,却只剩“戚薇老公”的身份,连个人舞台都寥寥无几。他们把“恩爱夫妻”当成了核心KPI,所有曝光都围着“撒糖”转,可这种刻意设计的“工业糖精”,吃多了只会让人反胃——观众要的是真实互动,不是为了上热搜的“夫妻擦边球”。

陆毅鲍蕾:20年婚姻活成“偶像剧标本”,完美得像假人

“跟我20年,她连厨房门都没进过”,陆毅在综艺里的这句话,本该是宠妻名场面,却让观众品出了不对劲。鲍蕾接话“是你说不让我碰的呀”,看似撒糖,实则把“不会做饭”的锅甩得干干净净。二十多年的婚姻,没有一次争执,没有半点烟火气,连家务都是陆毅全包,鲍蕾只负责“美美理财”——这哪是现实夫妻,分明是精心编排的“婚姻广告片”。

现实里的夫妻,哪有永远相敬如宾的?会为谁洗碗吵架,会因忘记纪念日拌嘴,可陆毅鲍蕾展现的,永远是“他宠她、她依赖他”的完美模板。看一次觉得羡慕,看十次就只剩疲劳:“太假了,像两个按剧本走的演员,没有一点生活气”。观众要的是能共情的婚姻细节,不是这种“雕塑式”的完美人设。

郎朗吉娜:从“东北话萌妻”到“身材复读机”,恩爱只剩空洞套路

吉娜刚出圈时,“混血颜值+东北口音”的反差萌圈了一大波粉,郎朗的宠溺眼神也让网友直呼“甜”。可这份甜,很快就被单一的营销磨没了——“A4腰”“蚂蚁腰”的热搜隔三差五就来一次,连怀孕时都要发通稿强调“只胖肚子不胖身子”,让不少女性观众直呼“制造身材焦虑”。

更尴尬的是吉娜的“ solo 时刻”:在《再见爱人2》里,其他嘉宾深入剖析夫妻矛盾时,她翻来覆去只有“要互相理解”“爱情很美好”的空洞鸡汤,完全抓不住问题核心。观众才发现,除了“好身材”和“夸老公”,吉娜似乎没什么能聊的;而郎朗,也渐渐从“钢琴大师”变成了“秀妻达人”,音乐作品没见多少,综艺里的恩爱镜头倒不少。

其实观众从来不是反感明星夫妻秀恩爱,而是反感“把婚姻当圈钱工具”的刻意。张智霖袁咏仪若真恩爱,不必靠重复婚礼博热度;戚薇李承铉若有实力,不必用擦边球赚话题;陆毅鲍蕾若够真实,不必装成“完美标本”;郎朗吉娜若有内容,不必只靠身材营销。

真正的幸福,从不是镜头前演出来的——孙俪默默帮工作人员撑伞,邓超用作品说话,他们很少刻意秀恩爱,却没人质疑他们的感情。反观这些“综艺夫妻”,把婚姻当流量密码,把私生活当卖点,短期内能赚得盆满钵满,长期来看,消耗的是观众的好感,更是自己的口碑。

毕竟,明星终究要靠本事吃饭:演员有好角色,音乐人有好作品,这才是立足的根本。靠“恩爱秀”圈来的钱,终究会随着观众的厌倦而消失——当“秀恩爱”变成“尬演”,再甜的剧本,也会被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