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褚禄山结局:大忠大恶褚禄山,死守城门结局未卜!

发布时间:2025-09-10 11:33  浏览量:1

都说“一个人有几个义子不稀奇,厉害的是每个义子都有点名堂。” 北凉王徐骁这点,就让不少自家父母羡慕得不行。说出去,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名将、就是能臣,咱家六个义子,外头给起了个响亮的外号——一虎二熊三犬。老百姓听着热闹,其实哪一个拎出来,单论本事,都能撑起一摊天。不信你随便提起陈芝豹,谁不是忍不住竖大拇指?“小人屠”“白衣兵仙”,这俩名头背后,可不是大风吹来的。可真要论北凉最让人咂舌的,还得说那位白熊袁左宗和鹰犬褚禄山——一个是气吞万里如虎的猛将,一个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光听名号,江湖上都能掀起一阵小风波。

但光有能耐,不代表人人佩服。说起来,六个义子的性格与德性,那可真是天差地别。别看褚禄山能文能武,横着走,可在人品这一块,老凉州茶摊下的老人摇头多过点头。大家都念叨,说这人倒也有两把刷子,但心肠硬,全是为自己谋算。相比之下,最不起眼的齐当国,倒让旁人都服气。他其实说起来没啥大出息,却是个出了名的厚道人。坊间流传过一桩事,北凉早年遭灾,城里断粮,齐当国带着几个手下悄悄把自家存的米分给邻居,自己饿得两眼发黑。多少年后的老百姓还心怀感激。一墙之隔的褚禄山,却总觉得“讲仁义是吃亏的道理”,平日杀伐果断,耍起狠来让人后脊梁发凉。

有人问,褚禄山到底有多恶?怎么说呢,老百姓常说“夜里走路遇见褚爷,宁愿丢钱包。”这不是笑谈。他曾在边关时,为了试探降将忠心,竟命令将降卒妻女一个个请进军营,冷眼旁观,看众人忍不忍。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事。还有一回,在祁连山口,他听说城里有户老裁缝家的闺女生得美,便让人夜里捉去。要是姑娘敬酒不吃、脾气不顺,下场可想而知。相比陇西那边的饱汉子,褚禄山这种“饮血食肉”的传说,真传得有鼻子有眼。他在北凉拂水房和“鹰韬司”待权时,最喜欢的是设套抓谍子。哪天若有不长眼的客商碰着他查身家,莫说受点皮肉之苦,被剁掉一只耳朵都算是轻的。听说有邻地来北凉“说闲话”,批评徐家父子,他都兴高采烈地抓起来,千方百计地让人“吃点教训”,走出来几乎换了一副皮囊。靠这一套,“恶名远播”,小孩吓哭、大人绕道,成了凉州的“活阎王”。

可怪就怪在,这样一个满身杀气、肥头大耳的人,居然精于琴棋书画,文墨无一不通。书斋里挂满了亲手画的山水,甚至有一回,陈芝豹带必胜军过寿宁,见他正席地对弈,旁边串着一首新做的小令,随口便押韵。城里的才子们咋一见这胖子,还不信,特意让人飞快吟诗作对,你一句我一句,褚禄山一声呵斥,居然连回十道,竟然没见他皱一下眉头。有人调侃,“这不是杀猪的汉子张飞会写字吗?”真还别说,他们倒真成了一对。

最让人服气的,还是褚禄山用兵。那年北莽大军压境,自北凉府大雪龙骑军归来前,有个传说:褚禄山带一支千骑夜突祁山,破了对方马队。祁山一战虽不及陈芝豹兵伐幽州之险奇,但凉州坊间却觉得这一仗才真正混进了血。老兵后来都说,那时候的褚禄山不只是“杀人如麻”,还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再后来,对着北莽主力,他一身甲胄骑马突阵,生擒陆伯阳,差点让北莽那一家断了根。冷兵器的年代,快意恩仇惯了,谁还管这手段干净不干净?死里逃生的老刀把子只当是天降魔星,顶得住!

真要说起来,褚禄山啥都有,就是没“英雄气”。有一阵子我就纳闷,这货怎么都让人觉得像是个奸雄?偏偏连枭雄都沾不上。你说他谋划冷静吧,他又急脾气;说他没良心吧,死心塌地对徐家,要钱给钱,要命给命。外头流言说他恶,其实最拿得出手的,是“忠心”。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换马换衣不难,难得有个主子。”当年徐骁出征,被刺客围困,褚禄山头顶一口铁锅,硬生生替他扛下九刀。徐家上下谁见他不服气?那阵子,他甚至得了特权,传说十次谋逆都免死。可遇到徐凤年时,他却像只讨赏的哈巴狗,恨不得把自己剖出来,巴巴地只求个夸奖。谁要是敢诋毁少主一句,褚禄山能亲自堵上门,让你知道什么叫做“说话要付出代价”。至于家里那些女人孩子,更不值钱。他素来一碗水端不平,什么都舍得,徐家一句话,敢卖命。

最开始,不少人看褚禄山,光觉得他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心里多留了点防范。名字里带个“禄山”,多少让人想起前朝那位造反的安禄山,谁也不敢把好心得太早给他。但徐凤年这一辈子里,褚禄山却始终跟在身边,外头风雨大作,他自己却安安静静守着主子,没曾想过要趁火打劫。到最后,凉莽大战收官,褚禄山依然是那个“恶人”,可也真是最可用的那块“忠肝义胆”。

战场上最难的,不是拼命,而是孤军坚守。凉州失陷的时候,褚禄山只身扛大旗,镇守怀阳关,据说那阵北莽的董卓亲自压阵,死咬着不放。前后不得援兵,成千上万的北凉军战死城下,尸体堆成一道墙。就算这样,褚禄山咧着大嘴,哪怕伤痕累累,还能骂骂咧咧地坚持下去,甚至最后自己一个人坐在城头,手拄凉刀。天色昏黄,血水流到靴底,周围全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他喘气的声音。有消息说,怀阳关到最后关头,吴家剑冢的剑士突然来援,两千老兵还剩下一多半。有人说褚禄山肯定死了,可也有懂行的摇头:士兵活着,剑冢的也活着,不见主帅送命,怕是这老狐狸又从死神嘴里逃了出来。

人到暮年,有些人身后只留一个背影,有些却留下一个让别人议论不完的名字。褚禄山算哪路?我偶尔想,他到底更像一个冷血的利器,还是一只认主的老狗?可人哪有那么容易分个黑白。他的恶,是一层皮。他的忠,是一颗心。你说他下场该如何,谁能料到?没准现在,城墙上还坐着个歪头胖子,抽着旱烟筒,冷不丁骂一句:“天底下还有几个主子像徐家这么让人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