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她和“男闺蜜”金岳霖到底是什么情况?林洙:我不便说
发布时间:2025-09-10 13:39 浏览量:1
林徽因这个名字一旦提起,总有人会像下意识地调出一大串头衔列表似的,才女、白月光、建筑圈的标杆、文学圈的宠儿……仿佛这些标签塞满了她所有缝隙。可不管她走到哪里,总有人津津乐道她的八卦,盯住她的私生活不放。她抽烟喝酒便有人议论,她有几个知己朋友也能被悄悄说成风流账簿,眼光里带着无法掩饰的好奇甚至是羡慕。到底大家为什么比起她动荡年代里攻坚克难的那些事,更愿意扒拉她的感情史?这个问题留着,咱们慢点说。
1920年,林徽因还是个未成年的少女。她随父亲漂洋过海去了伦敦,带着一脑门子新鲜劲儿。因为家里资源好,她见过的人、读过的诗都不是一般小姑娘能有的。就是在那年,她遇见了徐志摩,那个后来写诗作赋、让无数人幻想浪漫爱情的男人。这一对,一个看起来洒脱自信,一个天真活泼,热烈又向往自由。十几岁的林徽因发现,诗人的浪漫只是传说里的一角,现实里却常常令人发笑。
他们陪伴彼此活动、读书、闲谈。表面看来简直太合拍了,一对文艺青年,谈什么都能起劲,那股子诗意满溢到身边人都忍不住议论,俨然一场民国版的青春偶像剧。这段情感说来简单,实际却绕进许多人的目光里。有人爱抓住她和徐志摩的种种互动不放,仿佛满世界只有才子的爱才有资格见报,却很少提她在英伦大街上追着父亲翻译福楼拜的夜晚,她在大英博物馆临摹女神雕像的眼光。
徐志摩那阵风一样地在她身边出现过,短暂、鲜明。年纪差了七岁,思想上却聊得够投缘。可惜他已婚。这里有点意思,年轻的林徽因其实比起那些为爱情冲毁世俗藩篱的豪言,反而更警觉父母的婚姻困局。她妈妈的故事,她很早就看在眼里,娶错人之后的互相折磨在她心头蒙上了一层雾。徐志摩为了她离婚的消息传来,她愣了一下,反问自己是不是也该做好为爱牺牲的准备?她晃了一下脑袋,发现自己怯步了。很多年后,再有人跟她打听这段往事,她甚至会一笑,随口扯点别的,好像此事压根不值得再回味。
徐志摩因此落得枉然一场,却又另结新欢。他对理想爱情的追逐像极了扑火的飞蛾,明知不可得也要试一试。林徽因停在了路口,没再跟着走下去。这一段,外人说什么都是后话。林徽因清楚,离开未必全然是遗憾,生活还有更多复杂的选择。那时的离合在旁人看来是风花雪月,其实不过是她性格里的避雷。
梁思成是完全另一个类型。与其说他是“被父母安排走进她生命里”,不如说这一次,她几乎没有丝毫激动或者浪漫的成分,更多是顺水推舟。两家世交,彼时谁都没想太多。梁思成初见林徽因,心底暗涌,人家却只是礼貌点头。又过了几年,那次意外撞车,让梁思成受伤落下终生残疾。林徽因被家里人叫来探望,忽然间,她开始从琐碎里注意起这个男人。饭桌上的关照、午后的并肩行走、书信里的纸短情长。外人也许觉得,她只是时间长了才接受梁思成。但谁知道感情是不是到了什么点就突然炸开了?
有人怀疑她只是随波逐流,被父辈定下命运。倘若真是这样,为何后来两人联手研究古建筑时,她会不眠不休顶风冒雪陪着梁思成画图?有些真实的情感只能被岁月慢慢打磨出来,哪像诗歌里想写就写。
再说那位让旁人浮想联翩的金岳霖,他兴趣广泛,学问丰富,和林徽因很谈得来。民国教授们,朋友圈其实不大,忙着救国办学,经验谈一点也不比现代轻松。梁思成不是傻子,他对金岳霖完全不设防,两人一块聊建筑、纠缠学术,林徽因夹在中间居然成了纽带。偶尔夫妻两人争吵后,她会找金岳霖唠叨几句,这成了别人揣测她出轨的证据。可要真有点什么,大概率会有蛛丝马迹留下来,偏偏连个像样的传说都讲不全。
更不止一次,有人不断拿这些流言去点燃金岳霖或者林徽因亲友的情绪,他们的态度始终暧昧,既不完全否认,也不肯直接承认。到成了半公开、半神秘的缘份话题,谁也说不清是真是假。是不是金岳霖太舍得隐忍?林徽因又是否有所动摇?没有人敢打包票,甚至林徽因自己的心底,大约也多少有些解不开的结。生活里总要多几个知心人,有时候只是为了拎起一杯茶,坐下来诉诉苦,哪里真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爱?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她和金岳霖之间最深刻的关系只剩下知己二字。
林徽因结婚后,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头扎进保护古建筑的漫长征程。当时国内没什么像样的资料,外面的风雨不断,她一边生病,一边查档案、下工地测绘,一些建筑做出来时她一口气咳得喘不过气来,梁思成守在床边愁云惨淡。两夫妻共事时经常争论,有时吵到谁也不让谁。外人见了只觉得气氛尴尬,其实他们吵完还得一起改图纸。到底情分深还是利益重,没人挑得明白。
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微妙的波折。林徽因的后人、旁人,都反复议论她的感情清白,甚至有人用“心机”评价她。她生前有多少秘密,到底和哪一个男人真正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没人能确切回答。若真有隐情,几十年风风雨雨也许也洗干净了。
另一边,林徽因的工作完全可以单独拎出来说。国徽、纪念碑、古建保护,这些成就被搁到她个人生活的背后时,总有人觉得可惜。可要论贡献,她留下的图纸和方案,如今还立在城市里。她用手里的笔,细细描摹那些即将消失的墙角瓦当,可没有很多人觉得那是传奇。偏生大众总认为,她的情史远比她的建筑图稿有趣多了。难道女人的一生非要被感情定义?遗憾的是,世界往往如此。
最让人扼腕的,不是她的绯闻,也不是三角恋,而是她生命最后几年。那时环境动荡,事业刚有了点起色,她反而每日被疾病折磨到几乎不能下床。丈夫外出工作,很晚才能回来,她常常抱着热水袋望着天花板发呆。某个夜晚,她想再见梁思成,护士说天黑了不让见,谁能料到这竟成夫妻之间最后一段距离?到底说过什么,留下多少遗憾,到底是什么关心被永久搁置了?没人说得上来。
这个太无奈,也太真实。林徽因的一生,说到底还是扑不灭的烟火气。她经历过浪漫,体会过挣扎,热烈也安静。无数人冲着她的感情趣事追问打探,其实她自己最挂念的,不过是满纸旧城墙的描红,和夜深人静时那一点家常。感情来去,都不必人人看得那么透彻,有些事藏在时间里的情绪,不是外人能全部体会。
看见过林徽因的人生,可能每个人都想过假如换做自己,能不能撑得下来?没人敢断言对错,亦未必有人真能全部参透她的抉择。那么她最后那些未竟之言,遗落的是爱情还是生活本身的无限可能,或者什么也不是。林徽因留下的,有人说是谜,也有人觉得不过是普普通通的遗憾和欢喜。
- 上一篇:均分不到4.5!吴京、王宝强,都带不动它,这次也够呛?
- 下一篇:周华诚:树上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