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段情史,一年一个女友,过世前散尽万贯家财,“食神”蔡澜
发布时间:2025-09-10 09:04 浏览量:2
2025 年 6 月 25 日,香港养和医院里,蔡澜在亲友的陪同下,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享年 83 岁。两天后,他的社交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网友们纷纷表达哀悼,他的离世,也宣告了 “香港四大才子” 时代的彻底落幕。
蔡澜,1941 年 8 月 18 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后来定居香港。他的身份众多,是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电影领域,蔡澜的成就可谓跨越多个维度。1957-1963 年,他任职邵氏驻日经理,成为了中日电影合作的桥梁。他促成日本导演西本正、中平康赴港拍片,还引进了轻便型 Arriflex 摄影机,替代了传统笨重的设备,让拍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借鉴日本制片流程,优化了香港电影的工业化生产。1963 年,他进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开启了近二十年的监制生涯。他主导监制的商业片很多都成为了现象级作品,像成龙的《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等电影,都深受观众喜爱。1988 年香港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后,蔡澜成立 “大路电影公司”,专注三级片创作,他监制的《聊斋艳谭》在 1990 年以 1128 万港元刷新了三级片票房纪录。此外,他还监制了《一眉道人》《孔雀王子》《僵尸先生》等奇幻与 cult 电影,融合东方志怪美学与特效技术,拓展了类型片的边界。
1989 年,蔡澜与黄沾、倪匡主持的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更是创造了收视纪录。在节目中,他们无脚本对话,挖掘出了明星的真实面貌,关之琳承认插足婚姻,张曼玉坦言参加港姐是为虚荣,这些明星的真实故事都被他们 “聊” 了出来。节目毫无禁忌,成为了香港娱乐圈黄金年代最后的真诚记忆。
除了电影方面的成就,蔡澜在美食领域的影响力也极为深远。他被人们称为 “食神”,是《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他对美食的讲究,那可是深入骨髓。他写过《蔡澜谈吃》,还列了 “死前必吃清单”,法国白芦笋、稻草烤羊肉、葡萄牙咸鳕鱼等美食,他都一一寻遍全球去验证。他会为了一碗越南河粉,不惜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就为了品尝那一口正宗的味道。他还曾还原金庸小说里的 “二十四桥明月夜”,不过最后却吐槽 “难吃”。
蔡澜的饮食观也非常独特,他说 “好吃的都不健康”“猪油是世界第八大营养物”“大吃大喝是对生命的尊重”。他早上起床,总是会自己煎蛋、煮面,搭配上一杯红茶,再配上一本旧小说,享受着这悠闲的时光。他和妻子方琼文之间,也常以 “食” 调情。方琼文是他在香港美食节目中认识的女主持,他爱她的厨艺,她爱他的脑子。结婚多年,他明着在外谈恋爱,老婆却淡然一笑。蔡澜说:“婚姻不必互相占有,能不管对方,才是最高级的爱”。
蔡澜的情史,那也是颇为丰富,他只有过一次婚姻,却拥有 61 段恋情。他曾说:“一年一个女朋友,差不多六十一个”。他的初恋在 14 岁,当时年少轻狂,女友还曾怀孕,但最终不了了之。后来,他与无数女明星传出绯闻,他从不避讳自己爱美女、看脸、讲究情趣。在《十三邀》上,他对许知远直言不讳:“丑的照杀”。哪怕到了八十多岁,他依旧调侃:“醉死也风流”。
晚年的蔡澜,生活方式也很是特别。2023 年,他的妻子方琼文因意外摔倒去世,这对他打击巨大。他选择变卖房产,搬离旧居,入住香港维港旁的全海景酒店式公寓,以 “酒店养老” 取代传统居家或养老院模式。他雇佣了 8 人护理团队,月耗资 50 万至 100 万港币,以维持高品质生活。他认为 “这么美的景色,还不享受的话,好像很冤枉”,将物质享受视为对生命的尊重。2024 年,他因股骨颈骨折坐轮椅,但仍坚持由助理推轮椅探店,延续着 “大吃大喝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的信条。
近些年,蔡澜将毕生收藏的古董、字画等悉数赠友,仅保留少数私人物品,并早早立遗嘱安排身后捐赠。面对生死,他多次表示 “毫无恐惧”。2025 年初,他推出新书《活过》,书名源自他对死亡的调侃 ——“危机过后被问‘你死过?’,我答‘我活过’”。
蔡澜的一生,充满了争议。有人讽他 “空有才气,没担当”,有人骂他 “满嘴油腔滑调,晚节不保”。但他却从不放在心上,他说:“一个人连自己都哄不好,怎么活?”。他不躲骂,也不求夸,对于年轻人问他 “怎么看剩女”,他回答:“不嫁也好,几个女生开心玩呀”。有人说他玩世不恭,他回:“世界已经够烂了,我还没长大”。他对 “躺平文化” 表示支持,说那才是 “本该如此”。
金庸对他评价:“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倪匡则说:“蔡澜的真,不计较利害,只求心中欢喜”。蔡澜就像那把随时能开瓶的开瓶器,无论你藏得多深,他都能撬开你。他用一生演绎了何为 “吃喝风流,自在潇洒”,他的故事,远比 “才子” 二字复杂。他的离世,让人们不禁感叹,那个敢活、敢写、敢吃、敢笑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 上一篇:11岁姐弟恋终成空!鼓王恭硕良沦落内地千人场
- 下一篇:30载,书写教育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