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县启新程 立德树人谱华章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自贡新篇章贡献富顺教育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08 11:10  浏览量:2

古往今来,多少将帅贤才、贤达名儒在这里诞生;时至今日,中国大地无数她的儿女,撑起祖国各行各业的脊梁。

富顺,这片被誉为“才子之乡”的土地,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传统而闻名。在这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是党和政府建功新时代的动力和源泉。

富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一组组最新数据中得到体现——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共161所(个),在校学生11.58万人。2025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4.50%,特控上线率32.26%,本科上线人数及上线率、特控上线人数及上线率、优生人数等核心指标实现连续六年增长;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覆盖率达100%,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子女入学统筹安置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送教上门率达100%;近5年,“双选”优秀教师317名,培育特级教师11名、省级以上骨干和名师37名、市县领航教师224名;组建7个学区和30个教育集团……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富顺县委、县政府坚定把教育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工程,锚定“教育强县”建设目标,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向好发展,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聚焦立德树人 全力铸牢教育之魂

“同学们,谁知道‘铭记八十载’纪念的是什么?”9月1日,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悠扬响起,富顺县城南小学校迎来了主题为“忆峥嵘80载 启新程向未来”的“开学第一课”。操场上,鲜活的故事和滚烫的掌声充满了操场,带领同学们回望烽火岁月,传承英雄精神。

不久前,富顺一中举行“学思践悟新思想,守正崇实勇担当”思政微党课比赛。12名参赛党员教师带头讲身边事,让老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富顺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育人生态的缩影。

教育开放日活动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县教育体育系统全覆盖设置基层党组织148个,高质量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富顺二中“岭上先锋”、代寺小学“三为灵动”等党建品牌熠熠生辉。

创新打造思政“金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课堂,让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进入生活,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富顺二中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构建全面育人体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特色活动、课程建设、项目推进等方式,全面构建五育融合体系。实施美育浸润、科学促进、劳动养成等计划,创建省级美育项目特色学校7所,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富顺二中先后获评首批和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富顺一中国防教育、城关中学艺体教育等特色凸显。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实现全覆盖。

聚焦提质增效 努力彰显教育之为

如今,走进富顺县的任何一所中小学,上课并没有如以前一样的“满堂灌”,老师穿行在由学生们组成的各个学习小组中间,或认真听取学生的自主讨论,或对同学们的讨论做精要点拨,或是引导学生激情展示与争论。

在这里,老师不再是课堂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则从以前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探究者。

课堂教学改革后,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上的变化是富顺县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富顺县推行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以“教学评一致性”为基本要求、以“三学N步”为基本策略、以“提供参与支架——学生动起来,开展专业设计——学习深下去,运用学习工具——思维活起来,注重作业设计——负担减下去,实施综合学习——素养育出来”等为主要研究点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每一位富顺学子实现了从蛹到蝶的美丽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下,全县高考成绩连创新高——连续五年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居全市第一,均高于全省近5个百分点,连续五年有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职业教育对口高考位列全省425所中职学校第四名,优质生源留县率达98%,较2016年提高30.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富顺县全面践行“全·优”体育发展模式,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体系。实施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家庭作业等改革措施,全面落实校内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落实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幼小初高体育竞赛体系,完善班、校、学区、县四级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制度;建成市级青训基地8个,其中,自贡衡川实验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衡川学子杨志豪入选新一届中国跳水队。全县中考体育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居全市第一。

聚焦优质均衡 有力夯实教育之基

优质教学资源是办好教育的基础。

2023年9月,经过改扩建,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化的现代公办学校——富顺一中全新亮相。

大课间展现青春风采

距此不远,富顺县职业技术学校北校区建成投用后,新增学位2300余个,增设现代智能化等实训专业30余个,实现富顺县中职教育办学条件的大幅改善。

近年来,富顺县持续加大投入,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提质、义务教育改薄能力提升、普通高中能力提升、特殊教育暖心工程,着力提升均衡协调发展水平,让全县学子有学上、上好学。

富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7%,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多元错位发展,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资源配置更加优质均衡。

——推动教育公平。新增城区学位5000余个,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子女入学统筹安置率100%,整合投入资金8.3亿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83所;建立“城区骨干走教、县域名师送教”机制,骨干教师轮岗率达39.9%;审慎推进农村边远学校撤并,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

——强化兜底保障。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年均发放学生资助金3600万元,惠及贫困家庭学生5.5万余人次;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送教上门率达100%,免费午餐项目惠及师生近5000名。

聚焦队伍建设 大力培固教育之源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富顺县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师德与师能齐抓共进,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突出师德师风,将师德师风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挂钩,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同时,选树行业标杆,每年评选表扬“四有”好老师、师德标兵等500余名。近5年,推荐评选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自贡市名校长、盐都名师、最美教师、“四有”好老师、盐都百千万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105名。

突出师能提升,通过实施“领航”“启航”等专项培训,培育省级“卓越校长”2名、省市“名校长”13名、县级“担当作为好校长”86名,储备校级年轻后备干部110名。突出招引培育,近5年,到省内外知名高校选聘优秀大学生317名,引进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牌教练”等25名,培育特级教师11名、省级以上骨干和名师37名、市县领航教师224名;成立县级名师工作室35个、高考研究团队9个,教研团队骨干超过600人。

一系列务实举措,培育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全国先进工作者、正高二级教师、富顺二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华,扎根教坛26年,打破学科壁垒,创新构建“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成为万千学子眼中点亮求知之路的引路人。

全国优秀教师、富顺县代寺镇初级中学校副校长陈静,30年来坚持用书信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为山里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聚焦改革赋能 着力激活教育之效

“培训会初定在本月下旬举行,我们将多组织年轻教师来听课。”9月2日一大早,富顺县赵化小学校校长谭贤良就新学期教师培训等事宜,与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校长幸英对接。

学生课后活动蓬勃开展

2020年8月,赵化小学、永年小学和华英实验学校组建成立教育集团,从此,这三所分别相距数十公里的城乡公办学校成了“一家人”。 结对5年来,赵化小学、永年小学通过共享华英实验学校优秀教育资源,迈上了发展快车道,教师精气神得到提振、校园环境发生巨大改观、教学特色逐渐凸显、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富顺县集团化办学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核心校领办若干所相对薄弱学校,组成紧密型教育集团,共用集团总校品牌,形成合作共赢的集团发展新模式。

本文图片由富顺县教育和体育局提供

——加快实施“优质学校+”工程。按“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乡带村、以强促强”原则,出台《中小学校(幼儿园)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意见》,采取“核心校+弱校”“核心校+农村校”等模式,组建7个学区和30个教育集团,共建共享课程、师资、管理理念等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有序开展“县管校聘”试点,30所试点学校竞聘上岗教师1823名,转岗24名。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思维工具和综合学习等关键要素,推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三学N步”策略,经验做法获评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施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全省首批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形成学校、教师、学生“433”评价体系,建成县域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系统,在全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奋楫扬帆行致远,笃行不怠启新程。富顺县教育系统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化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的认识,写好“教育改革、高质发展”富顺篇章,奋力答好“服务社会、助推发展”历史答卷,努力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全县发展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