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文人不为人知的一面—17件逸闻趣事为您讲述
发布时间:2025-09-05 23:09 浏览量:2
1.韩愈是河内河阳人,却自称祖籍昌黎,这是因为昌黎的韩氏在唐代是望族,所以韩愈就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亦称之为韩昌黎。其实昌黎的韩氏和韩愈的家族之间屁关系木有。
韩愈19岁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次,次次不中,到第四次才考中,别以为这下光明了。要成为公务员,吏部那里还要考一次,韩愈又考三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后门,给宰相写信,连续三封石沉大海,又登门拜访,三次上门次次被轰回来,走后门不行,回来接着考,32岁时,考上了。
韩愈去华山旅游,上山时上得非常惬意,下山时才发现自己有恐高症,看着这么陡的山路不敢下了,号啕大哭,把随身带的书信一个劲儿地往山下扔,意思是向家人告别。书信被华阴县令的人捡到,经县令搭救后,韩才下得山来。
2.王维参加科考,想走后门无门,听说公主喜欢音乐,于是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打扮成乐师,抱着琵琶去见公主,被公主相中,一举而登第了。实在是软饭硬吃了。
王维画作
3.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女儿出嫁时,嫁妆是一只装满书籍文稿的红木箱。蒲松龄的女儿出嫁,嫁妆则是《聊斋志异》的手稿。
4.杜牧在扬州当节度使幕僚时,最喜欢的是去妓院嫖妓,而且常常夜不归宿,去的时候有专人保卫,每天早晨侍卫都要向节度使汇报杜牧是否平安。
5.唐武宗时文人狄慎思发明的一道菜,名曰“木炙炉”,做法是把小驴栓好,四周置上柴火现烤,驴干渴难忍时灌以石灰水,涤洗肠胃,再灌以酒让驴醉,此时驴还未死,但驴外层已经熟了,可以吃了。看来,文人的残忍也不逊于武人也。
6.唐朝才子兼宰相的元稹,德行跟陈世美有得一拼,为了自己的仕途,抛弃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依附于京兆尹韦夏卿,并与韦之女韦丛结婚。韦丛死后,元稹到成都,与比他大十一岁的才女薛涛打得火热,回到长安后,再把薛涛抛弃,沾上了江南才女刘采春。
元稹想当官,当时宦官得势,元稹因此极力结交宦官,效果相当好。有不满元稹手段的几位宰相在和元稹一起吃饭时,指着飞来蹭饭的苍蝇说:“哪里来的东西,一下子跑到这儿来了。”元稹知道在说自己,脸涨得通红,只顾埋头吃饭了。
7.沈括品行很差。当初苏轼和沈括在杭州见面时,因仰慕苏轼的诗文,沈括便要求苏轼拿几首他的诗给自己拜读拜读,当时两人是谈得很愉快的,苏轼也沉浸在友谊的气氛中,哪想到别人攻击苏轼时,沈括坐不住了,他把苏轼送给他的诗文找出来,把他认为是诽谤新法的诗句,一一用朱笔加注,极尽捕风捉影之能事。尤其是其中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沈括硬生生地说这是在隐射皇帝。因为这,苏轼差点被沈括整死。
8.朱熹朱圣人,自己提“存天理,灭人欲”,他自己却干着拷打官妓兼女词人严蕊,不择手段打击政敌的勾当,最后连皇帝也看不下去了,直接捎话让他别在官场上混了。
9.陆游一心北伐,先是鼓动张浚用兵,接着又游说韩侂胄北伐,结果韩侂胄失势被杀,陆游又赶紧在诗集中找出他写给韩侂胄的《南园阅古泉记》和《南园记》来删掉,陆游也怕惹祸上身。
10.春秋晋国第二十六任君主晋灵公是个花花太岁,除了正事外,什么事都会做。大臣赵盾劝他,他却派人杀赵盾,结果惹恼了赵盾的侄子赵穿。赵穿干掉了晋灵公,还和叔叔一起立了新君。史官董狐对这件大事格外重视,在小木板上认真地写道:“赵盾弑其君”。赵盾极力辩解说那是我侄子干的。董狐说,你侄子杀了君王,你作为大臣应该处决叛臣,可你没有干,所以,就是你杀的。
11.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跟大臣崔杼的老婆通奸,崔杼冲冠一怒干掉齐庄公,掌管了齐国军政大权。他对史官太史伯说:“你准备如何写这件事?”太史伯回答:“夏五月,崔杼弑君。”崔杼问:“能改吗?”回答:“不能。”杀!第二位史官照记。崔杼问:“能改吗?”回答:“不能。”杀!第三位史官照记,崔杼问:“能改吗?”回答:“不能。”崔杼彻底没有了脾气,只能让他记。
12.唐睿宗把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传位诏命是贾曾起草的。安史之乱后,玄宗李隆基逃奔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为唐肃宗。李隆基让贾至起草册命承认李亨的皇帝之位,这贾至是贾曾的儿子,父子两位秘书都成为传位诏命人员,李隆基也觉有趣,称:“先前先天诰命,是你父亲撰写的;现在这份册命,又由你负责起草,两朝传位盛典,都出自你家父子之手,真是少有的荣耀啊!”如此好事都让贾曾父子碰上了,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13.王羲之的父亲叫王正,因此他把正月叫做初月或一月,就是为了避“正”字的讳,但他给他儿子取名时,又取成徽之、献之、操之,给孙子取名叫直之,没搞明白他怎么就不避讳了呢。
14.杜甫曾经被节度使严武聘为秘书,叫做“节度参谋”,但又在京城挂了个虚衔,叫“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常称他为“杜工部”,其实杜甫压根就没去工部上过一天班,只当过秘书。
15.曾国藩的幕僚数量相当庞大,超过400人,薛福成在《叙曾文正公幕府官僚》中详细地把曾国藩的幕僚分为四类:一是给曾国藩处理军机、出谋划策的人,比如李鸿章、李元度等;二是偶然被曾国藩收于幕下有大用,或者被曾国藩派出独当一面的,比如左宗棠、彭玉麟、王定安等;三是一些学问很好,而被曾国藩收归手下,但是并不交与实事的,比如俞樾、赵烈文、李善兰等;四是刑名、钱谷、盐法河工及中外通商等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专家。
16.唐朝末期的举子包谊文采不错,但得罪了主考官刘太真。刘太真曾发誓不让包谊考中,第一场考试过后,刘太真想缓缓,第二场考试再将包黜退,让他多高兴会。第二场考试后,刘太真又放他到第三场,想让他再高兴会。第三场考试后刘太真没录取包,拿着名单去找丞相,当时正值朱泚之乱不久,名单中有个姓朱的,宰相很不高兴,让刘太真换人,惊惶之下,刘太真已经想不起其他举子的名字,只记得包谊,结果包谊高中。
17.柳永参加科考,落第两次,管不住自己舌头,说了点对中央不利的话,宋仁宗决定永不录用柳。没官做的柳永只好天天泡妓院,幸好他歌词谱得不错,妓女们抢着跟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