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到,长沙初中格局巨变!
发布时间:2025-09-06 17:39 浏览量:2
长沙的初中教育,从来不是一潭静水。它像一场江湖戏,政策、资源、竞争、生源……每一场变化都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焦虑与期待。
从2006年四大名校初中部全面停止办学,到2025年四大初中部重出江湖、“丘少班”横空出世,近二十年间,长沙初中教育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前,长郡、雅礼、一中、附中都有初中部,优质生源集中,中考成绩遥遥领先。但从2006年开始,这四所学校全面停止初中部办学,四大由初高六年制办学转为三年制的高中。
2011年起,明德、周南、田家炳等学校也开始实行初高中分离,至此,曾经的七大教育集团只有高中部,没有初中部。
2020年,师大附中率先恢复初中部,招收湖南师大子弟、岳麓区大科城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少量派位生源,四大初中部正式恢复。
这是一个新的轮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这一变化,将引发长沙初中学校新的格局。
回望2006年,四大停止初中办学后,“四大名初”诞生了:湖南广益实验中学、青竹湖湘一实验中学、麓山国际实验中学和南雅中学。当初停办的四大初中部师资转向了这四所学校,它们也不负众望,以绝对的四大率和公办普高率遥遥领先。
如今,长沙市一中芙蓉中学获批挂牌“长沙市一中初中部”,一中新校区、雅礼新校区、附中新校区、长郡新校区都启动了初中部办学。
除了附中本部初中部外,其他几所初中部都还没有出成绩,三年后,长沙初中的格局会引来哪些变化?大家共同期待吧。
提起长沙老牌民办初中,不得不说一下湖南广益实验中学,1997年由湖南师大附中创办的一所国有民办完全中学。由于政策原因,2007年,师大附中对广益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搬离了师大附中本部。
老牌民办还有同升湖实验学校、湘一外国语、雨花区金海、明达、怡雅等民办初中办学均有十几年历史。
但真正的黄金期,是从2016年开始。2016年,受政策影响,长沙“四大名初”开始全面整顿和改制。2012年南雅打响了民转公的第一枪,从“公立民办学校”转为公立学校;麓山国际紧随着南雅的步伐,在2015年后由民办转为公办。
长沙升学政策调整,实行“公办不择校,择校去民办”,在这一背景下,湘郡培粹和中雅培粹两所学校成立。
有人说中雅培粹是雅礼的“亲儿子”,湘郡培粹是长郡的“亲儿子”,从集团所属来看,中雅之于雅礼、湘郡培粹之于长郡,两所学校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本部的大力支持,从本部派出大量的优质师资、竞赛教练,加上生源上可择优,2019年第一届中考,就跻身前三。
至此,长沙初中的格局发生了新的转变。
在这期间,湘郡长德实验学校、湘郡郡维实验学校、博才培圣学校、长郡拓维等民办初中纷纷成立。长沙民办初中阵营越来越大。
那时候,小升初择优到民办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选择。特别是砂子塘小学、枫树山小学很多学生都通过择优去了民办初中。
后面,长沙升学政策可谓是一年一变化,从“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迅速调整为“公办不择校,民办不择优”、取消民办初中对口直升;2019年民办学校纳入派位范畴,拿出部分名额进行微机派位;2020年,长沙实施了“公民同招,100%派位”的新政策,这一变革使得民办学校的生源也开始依赖于微机派位的分配方式。
2022年,中雅培粹学校、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湘郡培粹实验学校、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北师大附属学校长沙空港校区等5所公有主体举办的“公参民”学校转设公办学校。
民办初中失去了择优掐尖的生源,长沙初中的格局又形成了新一轮的变革。
在长沙“最严招生令”的背景下,外国语特色学校悄悄“冒”了出来。
2020年,长沙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再新批外国语特色学校,原有的外国语学校要严控特色办学规模,减少外语特色招生计划。已批准设立的外国语学校,每个区仅限一校且只限在本区范围内进行特色招生(长沙外国语学校例外)。
拥有外国语特色招生资格的学校,全长沙市仅6所,分别如下:
这一时期,长郡外国语、麓山外国语、湘一青竹湖等外国语特色学校敏锐地抓住了政策红利,开启了突围之路。
最为突出的是长征中学,受集团化办学影响,2018年挂牌改名为长郡天心中学,2019年搭上外语特色学校政策的末班车,获批为外国语特色学校,改名为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
当年中考6A四大名校随便选,长郡外国语6A生寥寥无几,4A2B生都不多,师大附中8个指标生,完成数为0。2022年拥有外国语特色生源的首届中考,郡外成绩一鸣惊人,直冲公办初中前三。
如今,无论是长郡外国语、麓山外国语、还是一中双语,这6所外国语特色学校在公办初中里都算靠前的,外国语特色招生的那100~300个生源,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5年开始,长沙小升初不再设置外语特色招生计划。没有特色招生生源的第一届中考,将在2027年,届时,长沙初中的格局,又将发生变化。
什么是配套学校?简言之,就是开发商出资配建(代建)学校,可以是一个开发商独资建,也可以几个开发商合资共建,或者开发商与教育部门合资共建等。
只要买了开发商所建楼盘房子的业主,子女入学时可实行配套入学,无需参加派位。
比如,2009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为钰龙佳园、八方小区及旭辉藏郡开发商共同配建。
长郡双语可以说是长沙首个小区配套的初中。从这时候开始,长沙初中的格局渐渐发生了新一轮变化。与之同期的,是北雅中学。由湘江世纪城开发商配建,小区业主子女可配套入学。
到2012年开始,梅溪湖开始全面开发,长沙配套学校“井喷式”爆发,师大附中梅溪湖、长郡梅溪湖、周南梅溪湖、西雅中学、一中岳麓、师大附中博才梅溪湖校区纷纷建立。
如今,梅溪湖一期这6所学校,在长沙公办初中里,实力算不错的,特别是“三梅”放在今天实力依旧很强。
在集团化办学政策利好下,很多都是受到本部大力扶持,师资、校领导层都是从集团本部直接委派,对外招聘的老师更是优中选优。在生源、师资、集团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配套学校办学实力迅速提升。
直到今天,包括在建/规划在内一共近60所配套初中,覆盖近80个楼盘。当然,也并不是配套学校就比其他学校好,真正实力突出的也只是一部分。
有人说:配套学校的学位房,一年不如一年。
主要受政策的影响,比如采用委托管理模式开展集团化办学最长不超过9年;对口帮扶、发展联盟合作时长最长6年。一般在挂牌最多9年后,就要独立发展。
因此,现在挂牌名校的配套学校,含金量低,有的甚至与名校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四大名校“分校的分校”。
如今,长沙集团化办学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几家独大”到“多点多极”、从“大集团”到“小组团”发展。
去年,湘江新区师大附中博才教育集团、一中金山桥教育集团等15大教育集团纷纷揭牌成立,覆盖139所中小学,未来个个都是名校。
能够在“遍地都是名校”中脱颖而出的,主要看生源和师资。而拔尖创新人才,正是背后的储备力量。
四大名校长郡、雅礼、湖南师大附中和长沙市一中均已获得丘成桐少年班授权。
四所名校均已开办初中部,未来5年,长沙初中新的格局,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江湖未定,谁主沉浮?
从“四大名校”剥离到“丘少班”崛起,从民办教育的黄金到“名校分校”的崛起,教育的江湖从未平静。
未来,谁将执教育牛耳?唯有时间,方能给出答案。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点赞~
编辑:小秋 排版:小秋 审核:肖毅 周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