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墨清音:白蕉《闲人忙事册》的文人精神图谱

发布时间:2025-08-31 03:40  浏览量:5

案头展开白蕉《闲人忙事册》,但见素笺之上,兰草摇曳生姿,墨痕与诗跋相映成趣,恍若穿越百年光阴,与这位"诗书画印"俱佳的江南才子执手对话。此册以十二帧(或更多)兰石小品连缀而成,看似寻常花鸟,却在笔墨皴擦间藏着文人千般心事,于诗跋行草里洇开时代万千气象,堪称近代文人画的"袖珍精神史"。

白蕉 闲人忙事册

册页(二十四开)
 设色纸本尺寸:20×23.5 cm, 

约0.4平尺(每幅)

一、笔锋藏丘壑:以书入画的墨韵禅机
白蕉落笔如执蕙兰,兰叶起笔处可见"二王"行草的洒脱——中锋行笔时,墨线若游丝牵带,于轻盈中见刚劲,恰似"永字八法"里的"努"画,藏筋骨于柔媚;侧锋扫过处,叶片边缘毛涩苍劲,恍若秋风掠过山谷,留下斑驳的时光印记。他画兰从不用粉本,全凭心源流转,三笔两叶便见气象:新叶以湿墨中锋写出,如君子初展怀抱,清气逼人;老叶用枯笔皴擦,似高士饱经风霜,筋骨毕现。最妙处在于兰叶的穿插聚散,暗合"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的哲学,看似随意挥洒,却暗藏"一笔画"的功夫——每片叶子皆有起承转合,每处留白皆成天地呼吸。
坡石的勾勒更见匠心,简笔勾勒的嶙峋山石以淡赭轻染,与兰草的水墨氤氲形成刚柔对照。石面皴法摒弃传统"斧劈""披麻"的程式化套路,仅以数笔淡墨扫出肌理,似在不经意间泄露造化的秘密。这般"简笔写意"的功夫,源自白蕉对《兰亭序》"似欹反正"笔意的深刻领悟,将书法中的"屋漏痕""锥画沙"化入画中,使每一道墨线都成为生命的轨迹。当我们凝视画中兰草,恍若看见书家在宣纸上起舞,笔锋过处,既有"墨分五色"的微妙层次,亦有"澄怀观道"的精神超脱。

二、诗跋藏真意:题画文字的心灵絮语
白蕉的题跋绝非画面的点缀,而是与兰草共生的精神密码。这些文字或长或短,或楷或草,时而如老友谈心,时而似哲人呓语,将文人画的"诗书画一体"推向极致。某帧题"闲人未必真闲,忙事终归有味",以辩证之语道破生活真谛——画中兰花生于荒坡,看似无人问津,却正是文人"忙里偷闲"的精神自留地。另一帧书"写兰之法,在乎筋骨血肉",看似论艺,实则写照自身: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文化品格,正如兰草深植贫瘠之地仍保持清芬。
题跋中常有妙趣横生的生活切片:"客来索画,匆匆挥就""昨夜雨疏风骤,今朝独坐书楼",将日常琐事化作诗意注脚。更有深沉的生命感悟:"兰之妙,在乎叶之偃仰,花之开合,皆本自然之趣",既是对绘画法则的总结,亦是对"顺应本真"的人生宣言。这些文字随画面节奏起伏,有时工整如小楷,与兰草的疏朗形成"收放"之美;有时狂草如骤雨,墨色浓淡间暗合兰叶的偃仰向背,使诗、书、画在视觉与精神层面达成同频共振。
读其跋文,常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当传统文人遭遇时代巨变,白蕉选择在植兰、画兰、题兰中构筑精神堡垒。那些关于"闲"与"忙"的絮语,何尝不是近代文人在世俗与超脱间的心灵独白?题跋里的每一道墨痕,都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指纹,在方寸之间定格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年轮。

三、草木有清芬:兰草意象的文人精神图腾
白蕉笔下的兰花,早已超越植物学范畴,成为文人精神的立体象征。观其画,兰花生于乱石之间,或在风雨中低昂,茎干却始终挺直如君子脊梁——这是对孔子"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当代演绎。某帧画中,兰草旁置一卷残书、半块顽石,构成"书斋清供"的经典图式,却无半点富贵气,唯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简素之美,暗合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精神原乡。
兰草的"清"与"瘦",恰是文人品格的视觉转译。白蕉画兰从不用浓艳色彩,全凭水墨的浓淡干湿营造境界:花瓣以淡墨轻染,似有若无的幽香穿透纸背;花蕊点染朱砂少许,如寒星落于夜空,于简素中见精神。这种"贵简不贵繁"的审美,源自对宋代文人画"平淡天真"传统的继承,却在近代语境中赋予新的内涵——当外在世界充满喧嚣,文人选择在方寸画笺上营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灵净土。
更动人的是画中暗藏的"对话意识":兰草与题跋的互文,传统与个体的共振。白蕉既遵循《芥子园画谱》的基本法度,又打破程式化束缚,使每帧画作皆成"这一个"。他曾在题跋中写道:"艺术是寂寞的事业",而这部画册正是他用寂寞锻造的精神琥珀——在兰草的清芬里,在诗跋的墨香中,我们看见一个文人对传统的深情回望,对自我的执着坚守,对时代的温柔抵抗。
合上画册,案头仿佛余留淡淡墨香。白蕉《闲人忙事册》的魅力,在于它既是一幅幅独立的文人画小品,更是一部流动的精神史诗。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从不止于技巧的炫耀,而在笔墨间流淌的真性情;真正的文人精神,从不在庙堂之高的宏大叙事,而在日常琐碎中的诗意栖居。当我们凝视这些穿越时空的兰草与题跋,看见的不仅是一位画家的艺术生涯,更是中国文人"以笔墨为舟,渡精神之河"的永恒追求。这或许就是经典的力量——它让古老的文人精神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苏醒,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依然记得为自己辟一方植兰种竹的天地,在"闲人"与"忙事"的变奏中,守护内心的那株清芬。

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治法,又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又署复翁、复生、济庐、海曲等,别号有云间居士、束海生、法天者、养鼻先生、不出不入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上海金山人,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

(一)想深山丛薄中,蔼然其芳,日驰精爽。钤印:白云间、线上人

(二)检别藏金输七事,尚抛心力契千年。闲情可与闲人论,得笔原从得势全。丛薄深山遥寄意,孤芳淡韵小参禅。过江焉用愁多士,复老宵宵自在眠。遣情笑入空头话,适意闲冯曲肱眠。今日酒醒图一幅,恨他郑赵是前贤。线上人白蕉。钤印:晋太原中

(三)分香幽谷,佳气自流。上人写此,喜如告捷。云间先生。钤印:白蕉小品、管领清芬五百年

(四)浓处茅多淡处真,传神笔下一番新。连山香袭云深处,幽赏谁来寂寞滨。高阳短笔未能神,向晓心情事已尘。胜积悲凉题画稿,可函涕泪寄伊人。世间何有峥嵘事,酒后还寻寂寞滨。叹息吴天满风雨,时流自赏玉堂春。钤印:白蕉私印

(五)有小人然后见君子,然君子者不绝物,和而不同,清芬自远。线上人。钤印:白云间

(六)下笔随时见素心,谢庭千载一相寻。还山欲打乌盆破,重为沉吟直至今。人间到处惜微馨,结想谁知入窗冥。江介黄尘高百丈,艺兰种竹故惺惺。钤印:兰王

(七)无可言者当语我,我若醉时汝姑莫唾。云间。钤印:复翁

(八)艺纸呼烟一欠伸,移山无计酒相亲。乾坤清气由来在,醉发湘江笔下春。钤印:丁未

(九)兰馨芝寿。云间生。钤印:复翁

(十)耕猎频年守研田,大华一秃损清眠。腐心更在霜毛外,日暖江南四月天。此意何须更细论,灵根未合茁当门。先生卧作游山计,乱点苔补竹孙岑。钤印:复老一东

(十一)有山泽闲仪,非风尘中物。线上人。钤印:线上人、江左白蕉之印

(十二)云间睡起白日斜,酒后忽开三两花。漫道法天居士在,篱边鸡爪各名家。玄畅属写兰轴,戏题。钤印:法天者

(十三)幽芬已逸,不知旦夕。出山使人间见此一品。云深处弄笔。钤印:白蕉小品

(十四)忍向兵丛话劫灰,五年海上蕴奇哀。国香故是劳魂梦,不尽夭桃写宋梅。意在何妨瘦,秋深香更多。美人不可见,慷慨想三河。钤印:复老一东

(十五)不芳于春,而芳于秋。线上人。钤印:白蕉小品

(十六)二月春风起睡仙,乾坤无恙酒杯圆。偶然挥洒何须讶,管领清芬五百年。钤印:丁未

(十七)灵芬造象。钤印:白蕉小品

(十八)密意和风递,从来竟体芳。为怜灯背影,移取到君旁。湘水有情春更满,楚云无尽意俱深。兴来日落楼头后,掷笔相看几会心。钤印:白蕉私印

(十九)白云在天,默然相接,端居有尚,不可摇夺。线上人。钤印:线上人

(二十)又见江南一段春,花开为忆戴花人。廿年闲却拏云手,留得陇头自在身。连香三径留云圃,露叶中庭未济庐。胜事即今还入梦,幽香写出可如渠。钤印:复老一东

(二十一)刻迹山林,非标独善。空谷之望,会是空群。线上人。钤印:白云间

(二十二)软鞋踏笋日荷铲,诛茅摘菜携弟同。石凳坐忘云物静,筼簹时乐鸟语通,偶然安研一伸纸,架上豪颠争春风。二笔三笔生远势,十箭八箭发幽丛。神全却怪盗天地,意得敢言酒无功。日斜在树还自劳,正恐高吟惊蛰龙。客来且喜一樽共,送迎恕我腰脚慵。要当相戒酬苦语,兵隙宜师信天翁。钤印:丁未

(二十三)春风如旧,兰言相忘。东山云气,共入君子之堂。线上人。钤印:白蕉小品

(二十四)此日何疑多饮酒,他年尚愿不谈诗。无端出入歌劳累,犹为灵芬号大痴。钤印:白蕉私印

《题白蕉》
———夏艺寿
素册摊开见素心,数枝摇曳见风襟。
笔锋藏处三分月,墨影浓时一味深。
案头久坐香凝袖,纸上闲行趣入襟。
莫道浮生皆碌碌,此中真意在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