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活水、育新苗、筑港湾,平潭用“三重奏”谱写智汇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25 17:33 浏览量:5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锚定“一岛两窗三区”宏伟蓝图,从引进外来智力“活水”、培育本土人才“新苗”、打造暖心服务“港湾”入手,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奋力书写新时代智汇平潭新篇章。
强劲引力场:北大智慧,润泽岚岛
今年夏天,伴着徐徐海风,北大学子的身影为平潭这座国际旅游岛带来了鲜活的青春气息。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思政实践团来岚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他们走进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深入了解实验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他们化身青春引路人,与300余名平潭学子共聚一堂,分享求学经历与成长感悟,传递学习智慧;他们与在岚台胞真诚对话,促进两岸青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融合。
“平潭不仅是一座海岛城市,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这里,同学们读懂国家战略,也更坚定未来扎根基层、回报社会的信念。”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专职辅导员鲍文杰说。
最近,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知行计划”见习团团长闫甲祺也在平潭体验了一段充实的实习之旅。在实验区交建局,一则关于宅基地信息公开申请的复函,他反复修改四稿才最终定稿。“党政机关对细节的严谨让我印象深刻。”更令他触动的是平潭的飞速发展,他表示:“数十年间,这里从风沙孤岛成长为闽台合作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这实习自带时代的分量。”
据悉,除了参与机关单位日常工作外,“知行计划”见习团成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听台胞、农户讲述岚岛田野故事,与民宿经营者畅谈村落发展,沉浸于平潭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近年来,实验区以深化校地合作为重要抓手,主动对接高校优秀人才资源。2019年,平潭与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签订人才合作专项协议,每年遴选优秀学生来岚开展“知行计划”见习活动。2023年,平潭先后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签订卫生健康合作、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合作等协议,在科学研究、科技攻关、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已有147名北大学子来岚实习交流,26名北大毕业生选择来到平潭工作,在乡村振兴、旅游发展、两岸融合、生态保护等领域,成为建设平潭的重要力量。
此外,实验区持续开展“智汇平潭”全方位引才行动,聚焦文旅、对台、自贸、音乐、考古等重点发展领域,通过公开招聘、挂职交流、校园招聘、精准挖猎等方式,不断加大引才力度、壮大人才队伍,全区现有高层次人才1400余名。
成长育苗圃:深耕本土,助力成长
积极培育本土人才是实验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密码”。眼下,由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苏平片区局、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平潭旅游协会(民宿分会)等共同推动的“民宿管理与运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已在平潭7家民宿中全面推进,通过政校企三方协同发力,精准提供“技能补丁”,助力学生快速、高质量就业。
来自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的张沈燕与21名同学一同加入该项目,在民宿工作,从事客房服务、新媒体直播等,实现“学用一体”。
“平潭作为热门的国际旅游岛,旅游业发展迅速,在这里实习既能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又能积累实战经验,对未来就业非常有利。”张沈燕说。去年,她在“麒麟工匠”杯两岸职业技能大赛中摘得客服服务项目桂冠。
近年来,实验区通过举办两岸(平潭)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麒麟工匠”杯两岸职业技能大赛等,积极探索“以赛代考、以赛引才”,推动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
此外,实验区还积极搭建各类产学研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服务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等,引进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落地平潭,不断丰富人才平台载体。同时,实验区还与厦门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平潭分中心落地,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
暖心栖息地: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拿到麒麟英才卡后,每年光停车费就能省下一大笔钱。”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台胞王悳,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岚工作生活。在平潭,他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享受麒麟英才卡的相关服务。
这张由实验区党工委人才办牵头推出的麒麟英才卡,自2023年5月首发至今,累计发卡1200余张,涵盖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12类30个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行、全程无忧”。
实验区还推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专家人才制度,挂牌成立人才主题学校,建设人才驿站、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人才主题活动和走访慰问,全面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实验区党工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实验区将以更高站位、更优服务、更实保障,努力把人才的“关键小事”办成“最大实事”,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让平潭成为英才汇聚、梦想花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