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七位使用双锤的武将,个个都是高手,谁才是第一锤王?

发布时间:2025-08-09 19:20  浏览量:3

说到古典小说里那帮舞着双锤的好汉,别说在咱们日常生活里见不到,就连小说作者下笔也得琢磨着怎么写得够狠、够威风,因为这武器太重、太傲,不是谁都能玩得溜的。往往哪个人物一出场就是双锤傍身,那多半是全场最能打的狠角色。

其实,《说唐》里有李元霸和裴元庆这个“锤中传说”,那可真是千斤神力,一锤下去山呼海啸似的。可到了《说岳》这本书里,大力士更是一抓一把,动不动就双锤上手。今天咱们就不按那排排坐“说人名”那路子来,想聊聊这些锤将出场时的光景,也掺点他们命里的曲折生活气。

最先给人印象的,是叫张从龙的。身份不一般,金国的驸马,算是风风光光的婆家人。只不过这光景是在第三十一回,他捧着两柄八棱紫金锤就冲上了汜水关,招子一狠。要知道,这锤光听名字就压人得慌——“八棱紫金”,属于谁见了都得让让的那种。

张从龙和牛皋槓上了,一打就是十来个回合,牛皋这骨头历来硬气,碰见这双锤,还是支撑不住,最后还是悻悻然避了让。牛皋在书里啥级别?放今天说,那就是球场上的“黄金守门员”,哪家队想红都得越过他。结果张从龙竟然能硬碰硬把牛皋压下去,他这身手也就不用多说,差不多和岳飞、杨再兴那些“冠军种子选手”一个水准。

可是英雄也怕飞镖。他和余化龙单打二十回合,不分伯仲。偏偏余化龙耍了点花样,诈败一走,回头放冷箭,金镖一枚要了命。说出来也怪可惜的,这么一号硬将结束得有点窝囊,但你揣摩下,那时候沙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运气和本事一样重要。真的,要说比拼正面,张从龙其实能和余化龙打个平手,也是妥妥一流水平。

再往下,是何元庆。这人初听名字,多少带点草莽味,果然登场时还在栖梧山落草呢。第三十五回,双手挥着镏银锤出场,别的先不说,光那阵仗就够唬人的。见着岳飞之后俩人咋的呢?试手!咱也看多了江湖相认的戏码,可这次是真玩命了——打了一天没个结果,到了晚上没消停,点着灯又干了一架,就是分不出高下。这种场面,放在电视上都拍不完,观众心里早急死了。

说起来,这种一锤接一锤的“旗鼓相当”,是真高手的默契。之后何元庆倒霉劫营被擒,岳飞却念他条汉子,反倒给放了。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实大英雄心底都明白,有些对手是惺惺相惜的,并不是非要你死我活。只可惜何元庆命数里头还是惨,后来给岳飞报仇,拼到死,最后反而被岳飞显灵劝下来。哎,英雄落魄,总有一股子说不明的遗憾。

轮到岳云上场时更让人咋舌。小娃娃出场才十二,梦见雷将军往手里塞了套双锤法,醒来就让家里人给打了两只八十二斤的银锤。这种少年气,那叫一个“有我无敌”。十三岁孤身去牛头山找爹,正赶上岳飞被完颜金弹子打得没脾气,营帐外七道免战牌一挂,像咱邻里门口贴的“狗恶勿近”,整个十里八乡都知道:今天打不动了,别惹我。

岳云小小年纪,看见免战牌直接给打碎了,偏不信邪。跑去挑战金弹子,这俩人一个铁锤、一个银锤,打到四十回合还分不出胜负。真看的叫人血脉贲张。等到八十回合了,岳云胳膊都快打麻,险些顶不住。关键时刻,牛皋在旁边一嗓子,把完颜金弹子吓楞了神,岳云才趁机把他斩于马下。说到底,这小子的能耐其实不弱金弹子多少,光靠这场仗,都快摸到“超一流”高手的边了。

说到完颜金弹子,这人一出场就压得全场噤声。那是粘罕的亲儿子,手里两柄铁锤,一举一动都像要把地板砸穿。岳飞瞧见都怕,七道免战牌挂得明明白白。董先、余化龙、何元庆,一个个跟他过招,最能撑的也就二十几个回合,多的就败下来了。你别看这些名字都响当当,一遇见金弹子就像武林外传里的陆大有碰见了展昭,有劲没地使。

有时候,高手之间的微妙细节比刀光剑影还要好看。就像何元庆能和岳飞打个半天,遇上这金弹子,照旧熬不过二十回合。所以也有人私下分析,能扛过金弹子锤风的不多,那就是会“上升到新台阶的人”——准超一流、超一流,两三个当中挑一个,金弹子就有这种分水岭的味道。

说了几个大名字,别忘了狄雷。这哥们出身不咋起眼,是金门总兵镇傅光家里的家将,凭的是力气和一身棱角。狄雷也是双锤派的,打仗的时候,动不动就把敌人撞懵了。他和岳飞有过一肚子误会,瞅着岳飞不是自己人,挥锤就招呼过去,吓得岳飞脸都绿了,心说这力道也忒沉了,照着打怕不是脑瓜要开花。

狄雷不是那种每回都主打镜头的角色,更像个“场上无名英雄”。打群架的时候,他能压住几个敌人不落下风。或者队友被困,他抡两下锤子就把场面拉回来。只不过具体战绩还是差大王一截,勉强算个二流高手。这种人其实特别多见,你平时怼他不在意,真到了关键时刻才知道人家可不是摆设。

再说说严成方,他属于后期上场的狠角色,是杨幺手下严奇的儿子。武器是老生常谈的八棱紫金锤,气势十足。点名要和岳云单挑,这一架照老套路又是八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岳云心眼活,装作败退,严成方一着急追,没想到了“流星赶月”,被岳云反手一锤震得虎口出血。老实说,他力气、招式都不赖,可还是真正的天才面前,差了那么半步。

最后提一提余雷。余雷是余化龙的儿子,长得人高马大,双臂一撑居然能拦住俩奔马。上擂台,一锤就能震裂戚光祖的虎口。和四兄弟里的土德豹死拼,那也是千斤力气对千斤力气,场下人直拍大腿叫好。最后,在一场法妖僧普风的决斗里,余雷一锤砸开了普风的脑盖,够血性,也够狠。虽说整体上还是“二流”行列,但力气的确大得惊人。

其实回过头来,这帮舞锤的汉子,个个都是天生的猛将。哪怕差点的,也是你我凡人一辈子都压不倒的主儿。不过硬要论出个“第一锤王”,答案也呼之欲出:完颜金弹子,大多数人见了他那双铁锤,不服都得服。

可你说,这种“锤王”的排位,真有个绝对?也许每个大力士,都有自己的风光和倒霉。有人以力服人,也有人反被小把戏射杀,最能打的也得有点运气。沙场之上,谁又能一锤定音?才子写下这些“锤将”的起落,大概也是想让后人明白,力大,其实并不总是赢的理由——世事,总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