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现代流行词汇放在古代?—15个祖先们爆笑段子为您讲述
发布时间:2025-08-07 19:53 浏览量:2
1.中国最早最牛的钉子户叫逢于何,不过一介屁民,却敢跟齐国宰相晏子叫板,说他家坟地就在齐景公建的路寝台基下,要求自己死后跟母亲合葬于此。如果得不到答应,就左手挽灵车,右手捶胸,站到饿死。晏子和齐景公怕了,只好答应让这钉子户钉下去。
2.唐贞元二年,长安城中下大暴雨,水深过膝,吏部侍郎崔纵去上班,过不去,在水中漂了几十步远。崔纵还是好的,这天长安城中淹死的有好几十人。当时人发的感叹是:“请到长安来看海。”
3.“限购令”在历史上早就出现过,不是新名词。元世祖针对公务员的“限购令”是不准蒙古官员在江南买房。明朝时则不许当官的在工作地买房,违者要打五十大板和革职加房子充公。清朝也不准公务员在工作地买房,处理办法跟明朝差不多。
4.北宋时经济发达,导致首都开封的房子极贵,跟现在的楼市有得一比。欧阳修在中央工作好多年,月薪200贯,按现在来说怎么也得年收入两三百万吧。始终买不上房子,只能在一条胡同里租房子住。苏东坡弟弟苏辙参加工作几十年,月薪也是接近200贯,但到70岁那年也没有在开封买上房子。后来实在熬不住,又不想回老家,只好跑到开封南边一个叫许昌的城市买了个一居室。
5.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兴起以前,百姓们相当浪漫。秋收之后,青年男女一起坐在大树底下扯淡,其中如有谁看上了谁,就会向那人抛水果,意思是,我喜欢上你了,答应就把水果还我,不答应你就吃,噎死你。
6.戒指最早是来月经的标志,皇帝妃子多,怕过夜时撞见妃子来月经,因此只要妃子那个来了,就戴上戒指,皇帝就不去了。戒指没发明前,后妃们来月经,是用红笔在两颊涂两道来表示的,后来这方法演变成了涂腮红。
7.古代多数时候,对私奔的男女处罚是很严重的,被发现后,人要在氏族中除名,土地要充公。被抓住后,男的要被绑在门板上,用族棍打伤或者打死。女的要被送回家,或是放到井里淹死。梁山伯和祝英台、杜十娘和李甲这样的美满姻缘,都是虚构的。
8.北宋末期,和尚娶妻养妾成为风气,因为和尚们有钱,女人们也乐意嫁给他们,以广东等地最为流行。当时广州一富家嫁女,大宴宾客,所招的女婿就是一和尚,一名北方人在座,当即大跌眼镜。
9.乾隆朝时有一哥俩,户口是江苏常州滴,听说户口是北京的考生录取率高,让父亲花了100两银子在顺义城买了个破房子,成功过渡为北京人,并在考试中成功进级,据说,他们要不改户口,可能就考不上了。看来,“高考移民”,古今皆有啊。
10.烟草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传入中国了,自打进来后,中国烟民就节节增长,浙江人王肱枕在《蚓庵琐语》中就记载:“崇祯末,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矣。”崇祯曾想全民禁烟,但努尔哈赤在崇祯屁股后面一折腾,崇祯就没时间禁了,爱抽抽吧。
10.明朝的佳节庙会上,一般都要随带举行选美会,不走猫步,不拼才艺,只比脚,美女们围坐在空场上或车中,盖着脸,把脚露出来,旁人就对这些脚品头论足,评出状元、榜眼、探花,得奖的美女由此远近闻名,这又叫“晒(赛)足会”。
11.秦始皇之前,普通人也可以叫“朕”,那时候的“朕”就是个人称代词,用得跟现在的“我”一样普遍。“万岁”一词先前也并不是专指皇帝,只要高兴了,对着谁都可以喊“万岁”。隋朝时有个将军,很牛,名字就叫“史万岁”。
12.古代规定,女子在公堂上打屁股必须脱了裤子才打。明朝就有些人故意诬陷仇人家妇女有奸情,然后贿赂官府,把别人家女子抓到公堂上打屁股,自己再带着亲友去看现场直播,很变态!
13.我们今天的户籍制,是明太祖朱元璋制订的。他让人登记天下户口,设置户帖、户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居住地。户籍上交户部,户帖(相当于今天的户口本)下发人民。户籍共分三等:一是民户,一是军户,一是匠户。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14,唐时长安城里的年轻人喜欢纹身。有个叫张干的,左臂上纹“生不怕京兆尹”,右臂上纹“死不畏阎罗王”,后来京兆尹薛元赏了他几板子。还有个叫宋元素的,身上纹了七十一处,右臂上纹的是一葫芦,葫芦上有个像戏子样的人头,别人搞不懂这人头什么意思,宋说这是葫芦精。
15.司马相如的赋才华横溢,被时人称为旷古绝今的才子。长安城里有个姓庆的读书人,也是赋中高手,但他写的赋却无人问津。于是,他假托是司马相如的名字,放到市面,结果引来万人争抢。跟现在头条大量的无耻的只会抄袭不会创作的混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