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伉俪新凤霞夫妇:一人绘丹青,一人题佳句,完美搭档成佳话

发布时间:2025-08-03 15:38  浏览量:1

新凤霞,这位1928年出生于苏州的女子,一辈子都没能瞧着自己亲爹亲妈长啥样。打从记事儿起,她就不是在自个儿家里,而是被拐卖到了天津。那会儿,她才那么小,连爹妈的脸儿都记不清了。六岁那年,为了活命,新凤霞开始学唱戏,学堂的大门儿对她来说是关得死死的。

可别小瞧了这孩子,虽然书本儿上的一个字儿都不认识,可那记性是好得不得了,大段的台词愣是能整段整段地背下来,跟念自个儿心里话似的。唱戏的日子不容易,她一步步从小戏班子唱到了大戏园子,从天津唱到了北平。到了1950年,新凤霞凭借《花为媒》和《刘巧儿》这两出大戏,那可是火得不行,大家都叫她“评剧皇后”,这名头儿,响亮得很!

可惜啊,命运总爱捉弄人。新凤霞后来因为一些事儿,左半边身子动不了了,只能无奈地告别了舞台。可她是那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吗?当然不是!新凤霞用她那还能动弹的右手,还有那不算多的文化底子,愣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写下了将近三百万字的文章,还画了好几百张画儿。这一笔一划,都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她不仅活出了新的人生价值,也让大伙儿对她更加敬重。

说新凤霞是个评剧大家,那大伙儿都没啥异议。可除了唱戏,她还是个作家,这事儿知道的人也不少。尤其是美术圈儿的,还得加上一句,新凤霞还是个画家呢!可不是嘛,她和自个儿的丈夫一块儿出过画集,还办过书画展,那画儿,是真不错!

提到新凤霞的画儿,那必须得说说齐白石老先生。齐白石那是近代的大才子,书法、绘画、篆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国画上,那是开创了新天地的。新凤霞学画画儿,那就是在齐白石老先生的启发下开始的,也是在老人的耐心教导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新凤霞的国画,花卉是她的拿手好戏。画里的花儿,看着就清新,透着朴实,还带着一股子天真劲儿。她用笔那是相当畅快,用墨也是大胆得很,一看就是受了齐白石的影响。在白石老人的教导下,技法上那是不愁了。更重要的是,跟白石老人交往的过程中,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福气。

白石老人曾跟新凤霞说:“搞艺术啊,也是表现自个儿,得有骨气、有勇气、还得讲正气。”这话儿,让新凤霞心里头那是透亮透亮的。到了晚年,她经常念叨:“齐老的为人,那是真真正正地影响了我,让我时刻记得在品德上得保护好自个儿的羽毛。”这话儿,在她面对劫难时展现出来的情操和人格力量上,那是一点儿不假。

新凤霞的画儿,多半儿都是和丈夫吴祖光一块儿合作的。新凤霞负责画,吴祖光负责题款。吴祖光那可是京华有名的文人,喜欢传统,还爱结交文人墨客。他办过一个“敬老”的宴会,请的都是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大腕儿,像齐白石、欧阳予倩、梅兰芳、夏衍这些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的。

新凤霞学画画儿的时候,吴祖光对她要求可严了。每回新凤霞画画儿,吴祖光都得瞅瞅构体、立意、繁简,要么鼓励两句,要么就指出问题来。有这样的先生在旁边儿盯着,新凤霞那进步,能不快嘛!

可新凤霞虽然画画儿进步大,但识字不多,书法上就差了点儿。给画儿落款的事儿,自然就落到了吴祖光头上。这也算是吴祖光对新凤霞画画儿的一种检验——只有他觉得行了,才会在画儿上落款题字。

你瞧现在流传下来的新凤霞的画儿,绝大多数的落款都是吴祖光写的。他可不是简单地写上自个儿的名字就算完了,还得题上一首诗,或者写上一段话,记录下当时的情况,解说解说画面的意思。

吴祖光这个人,生性豁达乐观,宽厚善良,心胸开阔得很。再加上他文化积淀深厚,写出来的字儿那是潇洒飘逸,透着浓浓的书卷气。这样的字儿,配上新凤霞的画儿,那真是绝了!

吴祖光和新凤霞这对儿夫妻,那是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站着一个坚强善良的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身后,站着一个伟岸的男人。他们一块儿,谱写了一曲人生的绝唱!

不仅这字别样精彩,而且还有字的处理,同样有着不一样的视觉表现,一起笔,就是一种浓墨重写的状态,而随着书写的深入,最后一个笔画,不仅写得比较轻盈,而且还有一种飘逸的姿态,十分有特点。

不知道,你看到这作品后,会有怎样的感想,反正笔者是被震撼到了,从中,也让笔者深受启发,书法之道,在于变化,变化才是书法永恒的主题。

在书写上,也是有着非常随意随性的,也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书写,无意之间,变成了高峰,寥寥数字,每一个字,都是巅峰般的存在,不是吗?

尤其是字,写得不仅仅是醒目,而且你会发现,这两个字,写得也非常有特点,整体上,这两个字,都比较高大,并且,你会发现,这两个字,还呈现出一种向右下倾斜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不是吗?也颠覆了我们的认识。

从这字迹上,我们也能够看出,书写都是极简的,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极简,就是一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