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这一首诗流传了1200年,只因结尾2句太现实
发布时间:2025-07-31 16:00 浏览量:1
中华诗词,无数璀璨诗篇。可你是否知晓,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仅留一首诗,却能流传 1200 余年,只因诗的末尾两句,道尽世间现实。他,便是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崔郊。
贫寒出身 命运多舛
崔郊出生于极为贫困的家庭。母亲早逝,他对母亲的记忆,仅存于一本母亲生前最爱的诗集。父亲曾是才子,家中也曾富裕,可因爱情受挫,父亲性情大变,整日酗酒。崔郊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生活艰难。
原来,崔郊的父亲有个青梅竹马,两人早早私定终身。但女子父亲考中进士,举家迁往洛阳。女子被家人强行带走,崔郊父亲此后一蹶不振。
后来,崔郊的父亲前往洛阳寻找女子,却得知她已被迫嫁给上级之子为妾,且生下孩子后疯癫离世。这对崔郊父亲打击巨大,回到襄州后,他整日借酒消愁,最终留下年幼的崔郊,撒手人寰。
邂逅爱情 甜蜜时光
好在崔郊自幼勤奋好学,不负母亲期望,年纪轻轻便考中秀才,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考中秀才后,崔郊前往一直照顾他的姑姑家。
彼时,姑父带回几个女子,她们原是洛阳大官家中侍女,因大官获罪被卖。其中一位女子格外吸引崔郊,两人仿佛前世有缘,很快熟络起来。
崔郊此前一心苦读,从未对女子动心,这次却难以自控。那女子亦是如此,她在大官府上长大,不知父母是谁,从未有过这般心动感觉。
两人很快互诉衷肠,确认了恋爱关系。崔郊满心欢喜,打算时机成熟便向姑姑表明心意,与女子长相厮守。
爱人被卖 痛苦煎熬
命运却再次捉弄了这对恋人。崔郊家 “资金链” 出问题,姑父为解燃眉之急,将那女子卖给了襄州司空大人于頔。
崔郊得知后,如遭雷击。他心心念念的爱人,瞬间没了踪影。但他没有放弃,时常前往司空府,期望能再见爱人一面。
终于,在寒食节这天,崔郊在司空府外等到了女子。两人相拥,泪水夺眶而出,千言万语尽在这深情拥抱中。
可相聚短暂,女子还要回府工作。崔郊目送她走进大门,心中百感交集,回到家中,提起笔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赠去婢》。
诗作传世 结尾惊人
《赠去婢》开篇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前半句描绘出女子的美丽动人,引得众多公子王孙竞相追逐;后半句以绿珠的典故,暗示女子被迫离开崔郊后的悲伤。绿珠是西晋石崇的宠妾,为报石崇情谊,在遭权贵逼迫时坠楼身亡,这里女子落泪,尽显她在侯门的痛苦。
而后两句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更是震撼人心。将侯门比作深邃大海,一入其中,便与外界隔绝。“萧郎” 是女子对崔郊的爱称,从此两人成了陌生人。这两句诗道尽爱情受阻的无奈与绝望,深刻反映了社会阶层差异带来的残酷现实,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机缘巧合 终成眷属
崔郊为缓解心中苦闷,与朋友喝酒倾诉,将这段感情和诗作说了出来。其中有个嫉妒他才华的小人,竟将此事告诉了司空于頔,还让于頔读了这首诗。
令人意外的是,于頔是个爱才之人。他读完诗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将崔郊叫到府上。于頔被诗中深情打动,将女子还给了崔郊,还拿出一百万钱,让他回家准备婚礼,见证两人完婚。
这段佳话就此流传开来,崔郊和女子最终得以长相厮守,而那首《赠去婢》也因末尾两句的现实与深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流传至今。
崔郊一生仅这一首诗传世,却凭借这一首诗在诗坛留下独特印记。《赠去婢》中的末尾两句,历经 1200 多年,依旧被人们传颂,只因它对爱情与现实的刻画太过深刻,让每一个读到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深情。
- 上一篇:少管闲事藏智慧:老祖宗早说透,高情商者都懂这层理
- 下一篇:隐士诗友岑勋和丹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