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在甘露寺,果郡王为何要让她怀孕,不怕皇上突然接甄嬛回宫吗
发布时间:2025-07-29 12:43 浏览量:1
皇上在胧月出生之后一句“宛宛类卿”,让甄嬛惊觉爱情竟然有时只不过是模仿的影子。她站在琉璃瓦下,抱着刚降生的女儿,心像一池凝固的死水,那句意味深长的叹息,竟比冷宫的夜风还要凉。宫里的灯火与宫门外的风雪,没有一个能温暖她的手,或者说,早就在她跪下央求皇上饶恕家人时被全数带走了。皇上什么也没给,连一句挽留都没有,只用“除却巫山非云也”赶人,让她独自去甘露寺修行。这一刀,比冬夜还更冷冽。
在甘露寺,甄嬛被迫带发修行,受着皇后的磋磨。柴禾、井水、道路泥泞,冷到骨头里去。以往的柔荑之手,也满是冻疮。假使身边有人说句软话带点儿怜惜,或许她还能强撑下去。可惜这里的人对她都竖着刺,或冷眼,或假意关怀,最好的日子就像一块发酸的糕点,不肯下咽。甄嬛自己似乎都在怀疑“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
偏偏就在这种时候,果郡王来了,日复一日。有人说风度翩翩的人不会多情,但果郡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他优雅却又固执,才华横溢但痴情得有点蠢。外人都觉得他是皇上手下最出挑的亲王,才子佳人,好不到哪里去了,实际上他的痴苦也就甄嬛明白。为了一个人甘愿低头,为了甄嬛四处奔波。冬季里,他特意寻蝴蝶哄她一笑,湖心小舟送她回宫,晴云、荷花池,无一不是倾心用意。有人说这是“救赎”,也有人冷笑他傻气,左右都是外人的嘴,过不去的还是自己。这光景堵到心里,她怎么会无动于衷?
华妃罚跪那次,他挡在甄嬛前头,连宫规都敢不理。可怜那时候的甄嬛,身败名裂,还没资格理会谁的寸心。母女分离,甄嬛对胧月思不成眠,外人只觉得她命苦,谁知道她更苦的是心,而不是身。皇上赠她荣华,却只对纯元倾心,留给她的不过是个名字罢了。她曾经寄望皇上一句软话,哪怕多要一句也好,偏偏什么都没等到。
果郡王最特别的地方,大概在于他根本不在意甄嬛的过去。甄嬛是皇兄的女人,生过孩子,他从未在意。他明知道皇权滔天,自己随时可能掉脑袋,依然事无巨细地照顾甄嬛。给胧月画像,生病的时候守夜,为了退烧自愿卧冰,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像王爷,更像呆头鹅。他说“顺路”去看望甄嬛的父母,谁信这个?北京到黑龙江,谁敢说顺路?只是他自己觉得,不管多远,这都是小事。这个角度看来,果郡王一点不聪明,但谁又不喜欢这样的笨。
宁古塔消息传来的时候,谁都觉得那是末路。果郡王却淡淡一句“顺路”,网上成了名梗。这不是勇气,是执念。他为甄家多方照拂,而一墙之隔的皇帝正在为求爱玉娆忙着,甄嬛所求专宠,最终偏偏没得着。
实际上,果郡王对甄嬛这么好,甄嬛怎么可能不为之动容?可她没敢承认。甄嬛对果郡王的态度,一直犹豫,能推多久是多久。有人说她矫情,但宫里的生死事,谁能随便开口?甘露寺幽深的僧房里,果郡王送去一点热茶,甄嬛一声不响。凌云峰,深夜里那只狸猫进屋,甄嬛吓得发抖,果郡王就在门外,不声不响。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夜夜守着等她睡下再走。这时候,大多数女子可能早就破防了。甄嬛还在冷静着,怕被发现,怕家人连累,怕所有的怕。
说来也怪,有时候人不是没有感情,是不敢坦白。有一次雨夜,果郡王拿着笛子在屋外,墨绿色的衣衫溅了泥,她心软一塌糊涂,终于扑进怀里。他们各自说了一段话,甄嬛说“你在我心里便是如此”,果郡王说“嬛儿你就是我的天地人间”。这一刻,她心里那些山高水远突然全部化开,无关皇宫,无关名份,就是两个人算数了。
可转念一想,她还是有点后悔,这局怎么收尾?甄家败落,父母被发配,已经无力再考虑“家族”二字,她心里的人当然是果郡王,可是风声紧,太多人盯着,能不能爱到最后?宫里头的密探、嬷嬷、奴才太杂,谁都不可信。果郡王假死药都准备好了,连跑的路都思忖好,就是想带甄嬛彻底脱身,去远方。温实初也插了一手,自己人全放在暗哨。有人说联手不如自己跑,事实证明凡事留有余地准没错。
甘露寺里不止山寒水远,还有人心难测。甄嬛伺机复出,果郡王的急躁给了她更大压力。她不敢答应,果郡王这厢苦等。再后来果郡王沉船失踪,叠加外间剿杀,总觉得这一切本来都可以逃掉,也无非多一道“小路”。
但真相哪有这么简单?表面上看是挚爱,实际每个人都在权衡。有时候甄嬛挺不喜欢果郡王太缠人,觉得他做事不留余地,可一到夜里还是想他。等他人不在身边了,才发现这人早就在心缝里扎进去了。
而且,果郡王和甄嬛偷偷约会、甚至怀了孩子这种事在皇宫是必死的局,本以为会被无数人发现,现实却像天开眼。华妃疑心大,她倒是一直没发觉端倪。旁人都装聋作哑,崔槿汐、浣碧、温实初卷入其中,都堵得死死的。舒太妃本跟甄嬛有点猫腻,但最后也成了串联。至于外头的摩格和莫言,一个想着自保,一个混口饭吃,彼此心知肚明,都松了口气。多个线索暗中盘根,可就是没人能串起来。
有趣的是,果郡王其实比甄嬛还要谨慎,哪怕偷情这么刺激,每回都专拣荒地、夜晚、禅房躲,不见天日。又道什么“没什么大不了”,说得随意,其实比谁都怕了。每次见面都像踏在刀尖上,唯独甄嬛,她久经宫斗反倒觉得一回生二回熟,胆子反而大了。可也有人觉得他们还是被自己的天真吓住了,这么搞下去迟早露馅。其实,细想下现实又有多少事能圆满?
再看那些回宫的桥段,甄嬛和果郡王兜兜转转,总有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网友时常感慨:皇上说“宛宛类卿”,果郡王却用全力只做甄嬛的郎君。无数情感倾泻在虚空里,现实终究难以两全。果郡王铁了心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甄嬛嘴上说不爱,谁都知道是骗自己还是真的骗他?矛盾,就在这一进一退之间。
前阵子东北下雪,网上都在玩梗,说甄嬛在雪夜等果郡王。屏幕前的人都在笑,其实都懂她那点无助。寒夜漫漫,宫中情仇压在每一寸雪地,她走不过来也回不了头。现实比戏剧冷,却有人始终愿意做那点不合时宜的热。
甄嬛最后到底是谁的?有人说是皇上的棋子,有人说是果郡王的红颜知己。其实这话谁说都不算,说着说着,大家倒更愿意看她回归“钮钴禄甄嬛”。皇上的一片深情像落雪无痕,果郡王的承诺却像青山不老。可人生哪有什么两全?这一段情里头,不去挑明也罢,挑明了,也只是徒增烦恼。光是有人真心待她,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所以,甄嬛的故事本不是一个单纯的选择题,站在甘露寺、凌云峰,或是风雪交加的深夜,任谁都不能要求她毫无保留。每个人都想要最纯粹的心意,可每一段感情里头,究竟哪段是真的,又有谁说得准?标志性的“宛宛类卿”,和那句“你就是我的天地人间”,落回现实都是过眼云烟。
结局就这样了,故事也没那么干净利落,日子继续走,各自安好,谁又能保证不曾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