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深圳暗讽“影子斜”!张碧晨含泪弃唱《年轮》,十年情断?

发布时间:2025-07-26 18:40  浏览量:1

深圳的夏夜热浪翻滚,汪苏泷的演唱会现场人声鼎沸。聚光灯下,他忽然停下,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问台下:“北京有烤鸭,兰州有牛肉面,那深圳有什么呢?”没等歌迷反应,他自问自答:“我觉得深圳有影子,因为俗话说得好——身正(深圳)不怕影子斜。”话音未落,全场爆发出心照不宣的尖叫与掌声。这精巧的谐音梗,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捅破了连日来笼罩在《年轮》这首歌上方的火药桶。

就在同一天,“张碧晨告别年轮”、“汪苏泷决定收回年轮版权”的词条如野火燎原般霸占了热搜。一场关于一首歌“原唱”归属的罗生门,正将两位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推向风口浪尖。导火索竟是一位名叫“旺仔小乔”的网红博主在直播中的断言:“《年轮》原唱仅为张碧晨。”此言一出,平地惊雷。

时间倒回十年前,《花千骨》的爆火让剧中那首缠绵悱恻的插曲《年轮》深入人心。张碧晨的演绎,赋予了这首歌独特的凄美灵魂,成为无数人歌单里的单曲循环。鲜少有人第一时间深究,词曲创作栏里那个熟悉的名字——汪苏泷。这位从网络歌手华丽转身的唱作才子,正是这首歌的“生父”。他后来在音乐平台推出的男声版本,如同埋下了一颗沉默的种子。

十年后的今天,这颗种子猛烈破土。面对汹涌的“原唱质疑”,汪苏泷工作室于25日凌晨率先亮剑:“在《年轮》发行十年之时,我们决定收回《年轮》授权,暂不授权该作品做任何演唱。”字字如铁,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决绝。这纸声明,无异于宣告这首传唱金曲将暂时“绝迹江湖”。

硝烟未散,张碧晨工作室的回应接踵而至。声明开篇便掷地有声:“张碧晨女士作为该作品唯一原唱”,并附上厚厚的合约文件与时间线佐证。然而,声明中段话锋陡转:“出于尊重与自我选择,张碧晨女士今后将不再演唱该歌曲。”一句“感恩过往,好好告别”,看似云淡风轻,却难掩字里行间那份无奈与决然。评论区里粉丝的错愕与不舍,汇成一片泪海。

这哪里仅仅是一首歌的争夺?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华语音乐产业深处盘根错节的版权生态。创作者汪苏泷,手握词曲版权,他是歌曲的“根”;演唱者张碧晨,用声音赋予歌曲血肉与灵魂,她是歌曲的“形”。十年间,听众早已将张碧晨的声音与《年轮》画上了等号。当“原唱”之名被粗暴切割,刺痛的是创作者对作品的“主权”,还是演绎者灌注其中的“生命”?抑或是听众心中那份不容篡改的“情感记忆”?

汪苏泷在深圳舞台上的“身正不怕影子斜”,是创作者对自身清白的隐喻,也是对舆论乱象的巧妙回击。而张碧晨一方“不再演唱”的告别,更像是一声沉重的叹息。选择放手,是尊重创作源头?是厌倦无谓纷争?还是对复杂版权规则的一种无言妥协?答案或许兼而有之。

一首承载了十年时光与无数人记忆的《年轮》,最终竟以“双输”的僵局暂时退场。张碧晨挥别了这首曾为她带来荣耀的代表作,汪苏泷收回了授权却也暂时封印了自己的心血结晶。粉丝们痛心地发现,那些曾陪伴自己度过无数日夜的旋律,竟可能成为绝响。这场风波,没有赢家,只有被深深刺痛的行业生态和无数歌迷无处安放的青春情怀。当版权归属的冰冷法律逻辑,撞上听众心中那份温热的情感认同,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与一声叹息:我们珍爱的音乐,究竟该如何被更好地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