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照片:名妓果然是名妓比后宫佳丽好看太多,放到今天也是美女
发布时间:2025-07-26 14:00 浏览量:1
清末时期(1840年—1912年)是中国封建帝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内外交困、剧烈变革的动荡年代。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以鸦片战争撬开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清廷统治腐朽,吏治腐败,民生凋敝,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大规模内乱此起彼伏。
清末时期的官太太在家中拍照留念,她的服饰华丽,头饰和妆容都很精致,年龄看起来不是太大,应该是刚新婚不久,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宽大的衣服下有着三寸金莲,清末时期的女性都有着三寸金莲,当时男性评判美的标准,除了脸蛋身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脚。脚越小,就说明越美。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裹小脚,像这位老太太她的脚就非常的大,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到了她的不同,她是清代时期的侏儒人。看着身高和现在的猪肉人没什么区别,在那个思想完全封闭的时代里,想必她的一生也遭受了无数次的冷眼和嘲讽。但看着他的家境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身上有干净的衣服,手上还有首饰,虽然头发凌乱了一些,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精神的。
自从八国联军入侵到我国以来,百姓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苦难,抓壮丁当苦力,无故残害平民百姓,烧杀强掠,欺压妇女,让本身就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底层百姓更加的苦不堪言,但当时的人们对说话野蛮手有武器的洋人却不敢反抗。这也造就了洋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完全不把我国人民放在眼里。
这个妇女头戴鹿头帽,看着十分诡异,而这张照片也为现在提供了诸多的历史事件,其实在那个时期只有东北的少数民族女性萨满,在仪式中佩戴鹿角神帽。还有就是在民俗表演的时候女性会参与“竹马舞,鹿灯舞”时佩戴的道具。看这个女性戴着鹿角什么坐在地上,想必应该是在跳民俗的表演,如果是萨满的话,肯定不会坐在地上的。
清末时期百姓家的孩童在玩游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童年,那个时候吃完饭孩子都会在门口玩耍,基本上半个村子的小孩都会来玩,非常的热闹,我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玩跳大绳都非常的有意思,不像现在的小孩在家里都不出门,每天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几乎不怎么与别人交流。
这个照片是在北方地区拍摄的,他们穿着厚厚又宽大的棉服,站在村口聊天,而她们手上都提了一个类似于尿壶一样的东西,这其实是炭炉里面装的炭火,自己来取暖,不得不说,还是非常聪明的。但那个时候的服饰真的是巨丑无比,上面穿着厚厚的上衣,非常宽大,想必也不保温吧,腿上却穿着非常单薄的裤子,再加上单薄的鞋,看着十分的奇怪。而宽大又厚实的棉上衣清洗起来,却十分的困难,所以很多衣服上都包了浆。
穷苦百姓家,也叫窝棚,连个房子都盖不起,只是顺着一个山丘挖了一个洞,上面铺了一些茅草和草席,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家,成了他们避风的港湾。那个时候的百姓生活也太苦了.
在一些达官显贵,家里一直还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的,,想必这也是他们财富传承的一个重要决定,这个父亲正在教儿子读书,俩人都身穿绸缎,身上的服饰也非常的讲究。一看都是大户人家,但他的儿子却长得非常的着急,8岁的身高,却长着三四十岁的脸。蒙的一看和他爹像兄弟。
地主婆家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头发已经掉得非常稀疏了,但整体的精神,看起来还是非常好的,虽然过了三寸金莲,但看着没有那么的夸张,裹了小脚的女性,只要稍微上了年纪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想要走路有安全感,就必须要拄个拐杖。那个时期的女性不仅遭受了心理上的折磨,身体上也 遭受了非人的磨难,还是现代的女性好,最起码大部分都经济独立思想独立。
这个士兵的衣服已经是改良过的版本,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上半身是传统的清末服饰,而下半身却是西洋穿搭,但上衣的款式,已经非常好看了,最起码他做起事情来不碍事,不像之前的清末服饰太宽大。
两个留洋回来的女大学生走在清末的街头引起了很多人的驻足观看他们 思想前卫穿搭也是很前卫,脚上的小皮鞋也彰显了不凡的身世,脸上随意的表情也体现了他们习以为常的状态,毕竟当时国外比我们先进的,不是一星半点,很多在国内流行的西洋东西已经是他们玩剩下的了。
清末时期的刑法人人都闻风丧胆,我们在电视剧中最常见的就是打板子,也许不懂的人会觉得打板子是最轻的刑法,其实错的真正打板子的人都是训练过的,他们能打的豆腐不烂,却里面都碎成渣,打在身上只有表皮会红一点里面的筋骨尽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受此刑法的人都会非常的害怕.
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其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
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害怕出远门,更害怕洋人,便把她的诰命服饰给了彩云,让她陪洪钧去国外。
可回国不久,洪钧便病死了,这让年仅十几岁的彩云一下没了依靠。
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钧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
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
“肤如凝脂、貌美如花、面如娇花拂水,还有一双三寸金莲。”这是人们对晚清名妓杨翠喜的评价。
杨翠喜,晚清名妓,不仅出落得花容月色,而且还天生有副好嗓子,戏曲唱得好。16岁就名声鹊起,成为天津城天仙园里的名妓。
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先生在《书杨翠喜案》一文中说:“杨翠喜寻常里巷中人,非有倾国之貌;因缘时会,亦得挂弹章,腾万口。衰世乏才,乘时擅权者,率不能高于此辈,良可慨也。”
杨翠喜的粉丝当中,既有朝廷的王公贵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
这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才子李叔同,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从小就痴迷戏剧,对戏台上的顾盼生姿,光芒四射的杨翠喜一见钟情。
他与杨翠喜亦师亦友的至交,两人都暗生情愫,若是长久这样发展下去,或许能够缔结连理。
但因地位悬殊,李家是非常有名望的富商之家,李家人决不会同意李叔把杨翠喜娶进家门。
但杨翠喜的确长的非常好看,就算是放到今天那也是妥妥的美女,就连溥仪的妃子文秀和溥仪的皇后都不及她好看。
1922年,文秀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初期,与溥仪感情尚好。
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袖藏利剪,自尽殉情,结果没能如愿。
文秀虽然长相不出众,但却非常的有胆识,也非常的聪明,当初溥仪投靠日本人文秀是非常反对的,在加上后来婉容经常针对她,她也就慢慢的疏远了溥仪,与溥仪感情疏离、龃龉不断。
1931年8月,她想法设法逃出天津,并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刀妃革命”一时间成为天字号新闻;10月,正式宣告与溥仪离婚。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离婚的女性,而对象竟然是和皇帝离婚。
1932年,文秀任教于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学,后因不堪忍受骚扰辞职,过隐居生活。“七七事变”后,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大节不亏。抗战胜利后,生活艰辛,以糊纸盒、上街叫卖为生;后于华北日报社做校对工作。
1947年夏,与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靠租平板车生活。解放后,因有立功表现,刘被解除管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
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年仅44岁。
清末时期,朝廷为了增加税收,鼓励农民们种罂粟,到最后满大街都开成了烟管,之前只有达官贵人能去得起的烟管,现在普通百姓也能进去了。百姓都沉迷于享乐很多土地都荒芜。
看照片中的他们应该是烟管的常客了,他们双眼无神瘦骨嶙峋,除了躺在烟管里,其他活也干不了,他们的身体已经被掏空。如果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样子,那谁来保驾卫国呢?
这是一个充满屈辱与挣扎,却也孕育着变革曙光,古老中国被迫蹒跚走向近代化的关键转折期。我们今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正是有了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更要铭记先辈的铮铮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