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中的一对叔侄学员,来自重庆主城区的石鸣珂和石真如
发布时间:2025-07-18 18:30 浏览量:1
笔者之前写过几篇有关四川、重庆籍黄埔一期学员的文章,统计一期的四川、重庆籍人数是22人。查阅资料中,对多数学员的情况已有了解,但有三位学员仅在黄埔一期学生入学调查表和同学录中留有记载,离校后的经历却无从查证。这三位学员分别是二队的石鸣珂、石真如和三队的周世霖,上世纪80年代翻印的一期同学录只记载石鸣珂、石真如籍贯是四川,再查看30年代抗战时期在四川出版的黄埔13期同学录,书里登记有前几期学员简短信息,但这期没有录入石鸣珂、石真如名字。难道他俩不是一期学员?笔者查阅一期学生入学调查表,未发现两人填写的调查表,但是一期同学录里有他们的毕业照片,这足以证明二人确为黄埔一期毕业学员。
黄埔一期学员石鸣珂、石真如毕业照片
黄埔一期同学录中石鸣珂、石真如记载信息极为简略,既无年龄、通信地址,籍贯也只笼统地写为 “四川”。 正因信息模糊,研究黄埔军校的学者与爱好者对他们知之甚少,就连家乡人也对他俩不甚熟悉。笔者此前的文章中,曾将石鸣珂的籍贯误写为四川南部县,石真如的籍贯四川重庆也不够详细。幸得文章发表后,二人的一位亲属通过文章联系上,介绍了他俩的真实情况。原来他们是重庆主城人,且为亲叔侄。这样一来,让来自重庆主城的黄埔一期学员人数从原本仅有的巴南区鹿角人杨晋先,增至三人。
石鸣珂、石真如在黄埔一期同学录里信息
石鸣珂与石真如在黄埔一期同学录的籍贯一栏,若详细填写应为 “四川巴县彭家场”,即如今的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石家在巴南区南彭、界石一带是大家族,家境殷实,到二人入读黄埔时,已在整个重庆颇具名气与影响力。石家最出名的人物当属石青阳,清末民初重庆的同盟会员,民国时期的知名人物,既是重庆大才子杨庶堪的弟子,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支持者,在四川与熊克武、但懋辛齐名。其中,石鸣珂是石青阳的弟弟,石真如是石青阳的长子,二人实为亲叔侄。
石鸣珂的年龄比大哥石青阳小好几岁,他在黄埔时与贵州遵义人陈铁寝室是上下铺,俩人关系很好。他毕业后与石真如一起到贵州黔军周西成部任职几年,后来因石青阳在南京,两人又到了南京。到1935年左右,因陈铁任驻贵州的85师师长,石鸣珂又到了陈铁师中任职,一起到了贵州。下图是1937年左右任职公报,他被任命为 85 师上校参谋主任。85 师的前身是黔军,后改编为中央军新编第 10 师,1935 年 10 月改称 85 师,是一支中央军精锐,该师的中高级军官,不是黄埔一期同学,便是后面几期的学弟。
1937年左右军政公报中石鸣珂任职信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石鸣珂任85师255旅510团团长,副团长是黄埔5期遵义人刘眉生。部队紧急从后方调往华北前线,配属14军指挥,当时14军是卫立煌在指挥,下属10师师长李默庵,83师师长刘戡,85师师长陈铁,均为黄埔一期同学。8月石鸣珂率领510团先到南口、居庸关一线与日军作战,后南撤到平西,8月25日接到卫立煌命令,紧急赶往北京门头沟区髫髻山、桃玉山前线接防。26日赶到后马上进入阵地,与日军激战数日,全团官兵伤亡半数以上,后将阵地移交兄弟部队,又激战到9月15日全军才撤退。
10月初,石鸣珂又率510团随14集团军进入山西,参加著名的忻口会战,扼守忻口战场左翼洪山阵地,给予日军又一次沉重打击。战斗中85师伤亡很大,但一直坚持战斗,战斗后期石鸣珂可能调职或者负伤,刘眉生任510团代理团长。10月16日郝梦龄壮烈殉国,只剩2个团的85师调归陈长捷指挥,陈铁没有接受担任预备队或接防被日军突破区域防御,而是要求率部向突破口之敌进攻,恢复原阵地,以进攻对付日军的进攻,比拼谁能坚持到最后。10月28日,刘眉生在战斗中牺牲。
石鸣珂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正当他要为抗战胜利再立新功时,却因在前线作战劳累过度引发肺病,不得不离开前线返回后方养病。他回到家乡—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在家乡休养三年后离世。网上有资料提及他离开前线后,曾担任师管区副司令、新兵补充训练处督查等职,但这些职务他应当都未曾到任。据其亲属回忆,石鸣珂回乡后曾给他们讲述过抗日前线的战事,说起过在忻口与日军血战几天几夜的经历,还曾感叹“我的左膀右臂都阵亡了”,言语间非常伤心,对战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石真如也写作石贞如,黄埔毕业后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未毕业。后来,他随其父在重庆和南京生活,在重庆时居住于南岸区弹子石涂山的石家公馆。据熟悉石家情况的四川雅安天全县人王云凡回忆文章中记载,石真如患有肺结核,身体瘦弱,有抽鸦片烟的习惯,这或许是他黄埔毕业后未能担任军职的原因。石青阳有7位子女,可能他最喜欢的是石真如,为了儿子的前途,他曾多次给包括校长在内的大人物写信推荐,信中写道:“小儿贞如,前在黄浦学校第一期毕业,夙荷钧陶,物识大义,比岁供职黔疆,久历戎行,年少气盛,无所表现。”“拟恳钧座假以收棲,列诸侍从,近话拼檬,仰企畴范。或可卵翼成材,藉供奔奏。”“供职黔疆”是石真如与石鸣珂曾在黔军中任职,因黔军周西成与王家烈等人都曾是石青阳的部下。抗战期间,石真如曾任四川剑阁团管区司令,于 40 年代去世。
民国版石青阳信稿,大概写于1928年到1929年,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石家除了石鸣珂和石真如毕业于黄埔一期外,还有几位子弟也曾就读黄埔,石青阳另一位兄弟石重阳于黄埔2期毕业,石真如的兄弟石孝先曾就读黄埔潮州分校一期,后因调皮没有毕业,石鸣珂大儿子石天纵1943年毕业于成都黄埔本部18期。黄埔二期的重庆巴南区界石镇人石子雅,也应与石家有亲属关系。受南彭石家影响,黄埔前几期还有几位来自巴南区界石、南彭的学员。
巴南区南彭镇美丽风光,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