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咏荷诗,写出荷花震撼人心的美,其中二句几乎人人会背
发布时间:2025-07-18 01:39 浏览量:1
农历六月,是一年之中赏荷的最佳月份,无论是街边的公园,还是野外的湖泽,又或是乡村的小池塘,但凡水草丰泽的地方,都能看到袅袅婷婷、婀娜多姿的荷花。
它们的区别在于,有的可能是一大片一望无垠的绿荷红菡萏,有的只是一枝两枝的独自绽放。不管怎样,清雅的荷花都是点缀盛夏的一道迷人风景线。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荷花也是情有独钟,因为咏荷的诗词实在太多,所以荷花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别名。
含苞未放的荷花美其名曰菡萏,李商隐有诗云: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这位晚唐的落魄才子,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韵,还借荷花荷叶表达自己的心志,与爱人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美好期待。
因为荷,通和,在古代象征着和美,是家庭幸福感情和睦的代表之花!
盛放时的荷花叫作芙蕖,也叫芙蓉,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也是借着出门采荷,寄情于景倾诉着对心上人的思念。
苏轼还有一句很美的诗,“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读着就感觉特别的雅致,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
红色的荷花也叫红蕖,苏轼亦有诗云: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荷花还有一个大家特别熟悉的叫法——莲花,莲花的品种很多,白莲、黄莲、红莲、粉莲,还有双色混合的莲花,莲花一般贴在水面生长,或许是因为莲花与佛结缘,所以咏莲的诗词大多带着浓浓的禅意。
比如孟浩然就有诗云: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读着就能感觉莲花的纯净和纤尘不染的品行。
除此之外,荷花的别称还有水芝、藕花、风荷、静客等等,每一个名称的背后都倾注了诗人对荷花美人之态的喜欢以及君子之风的倾慕。
而在所有的咏荷古词中,我觉得有一首七言绝句,特别值得一提,虽然大家可能很熟悉不过了,但唯有这一首把荷花的美写得最为壮阔,也最为震撼。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也是力主抗金、反对议和的官员。
在诗词上杨万里造诣颇高,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诗风平易近人,读来别有生趣,清新活泼的诗风,为南宋的诗坛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因此,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描写杭州西湖荷花的经典名作,又是一年赏荷季,真是羡慕生活在杭州的朋友。
他们行走在杨柳依依的湖畔,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荷香,开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清凉的荷风吹过断桥,再吹向你的脸庞,可想而知,心情该是多么的舒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西湖的醉人风光一年四季各有千秋,但是六月的西湖一定是最为独特,也是最与众不同的。
杨万里用最朴素,也最直接的语言歌颂西湖四季的风情万种,换作苏轼这一句就变成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把西湖比作越国美女西施,不管是素颜或盛装,怎么装扮都好看,怎么看都耐看。
再来细说一下西湖的四季,春天是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天仍是杨万里的“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秋天是王翰的“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冬天是苏轼的“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读着这些诗句,都有点弄不清楚,到底是西湖的美成就了诗人的笔,还是诗人的笔描绘了西湖的美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一句真是千古经典,入选语文教材,流传了几百年,可谓妇孺皆知,几乎人人会背。
让我想起昨天经过潮白河畔的那一片荷花,在烈焰下吐露着夏的芬芳,绽放着生命的绚烂。
碧绿的荷叶或舒或卷,重重叠叠,在水面无限绵延,阳光下的荷花开得如此红艳热烈,当时就脱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想象一下,置身西湖之畔,一湖丽景在眼前铺开,朵朵红荷点缀在绿荷、绿波之中,摇曳一池荷香,飘逸又浪漫,那情景得有多惊艳,多治愈!
这样的美或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不如趁着这个假期,一起去往西湖体验一场浪漫的荷花之旅吧!
图片原创,请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