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农村娃考上北大,全村自发凑路费,38年后每户获赠一栋别墅

发布时间:2025-07-16 21:31  浏览量:1

史小纪

广东湛江就有这样一位才子,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后本来成为了公务员,却选择了辞职去创业。经过多年的打拼,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为了感激帮助过他的村民,决定出资2亿元给乡亲们送别墅,但乡亲们却不乐意了,甚至放言,想让我们住墅,先赔偿!

这是为何?

提到北京大学,那是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多少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进入这样的最高学府。

能够从这样的学校毕业的人,往往进入了国内顶尖,甚至世界顶尖的企业;或者是选择从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或者是埋头搞学术,要么留在学校教书育人,要么成为谋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再或者凭借着自己的头脑,另辟蹊径,选择自己创业。

而提到广东,这些年老百姓们把中国大陆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四座城市关联起来,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北上广深”。

1979年7月15日,广东、福建两个省份成为党中央批准实施改革开放的省份,这是中国最早实行一批实行改革开发的省份,就此拉开了它们飞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这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因为这个时候改革开放才刚刚实施,对于广东省来说,整体的发展不算是特别突出,存在发展不齐的情况。

在1980,据数据显示,广东省的GDP排名位于全国34个省份中的第7位。虽然没有进前三名,但是能够在34个省份中排到第7名,也是非常的厉害了。

这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的一个村子,它是中国典型的农业村庄之一,它的名字是官湖村,这里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

受制于地理环境、交通、产业等等方面的影响,这个村子多年来一直是广东省的省级贫困村。

村民们天不亮就下地,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到傍晚才回家,但是仍旧没有创造出多少财富来。

陈生就出生在官湖村,也许从小对这里的环境耳濡目染,他知道光靠种地,很难有出息。老祖宗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有道理的,古时候有些贫穷的书生,通过科举考试,不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甚至还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在陈生心中,一直坚信着这个道理。

所以陈生发奋的学习,相比起班上的任何同学,更加的刻苦和努力。

陈生的家人也非常的明智,虽然家里穷,但是再穷再苦,对于陈生的学习是比较支持的,并没有像其他的农村家庭那样,因为贫穷,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逼迫孩子放弃上学,丢下手中的书和笔,拿起锄头和镰刀。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生在学习上的努力得到了回报。1980年高考放榜后,陈生的名字出现在了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名单中。

村子里几个关心高考的人看到了陈生的名字,非常的高兴。

“这是咱们村的陈生吗?”其中一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肯定没错,这上面不是写着学校吗?这就是咱们村陈生上的学校”另一个人高兴地说。

在官湖村的历史中,能够考上北京大学这样学校的,陈生数第一个!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遍的官湖村,大家都为村子里出了一个状元而高兴。

陈生知道自己被北大录取了,刚开始也是极度的喜悦,因为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换做是谁,都难掩心中的高兴。他的母亲知道了,也高兴得热泪盈眶。

然而,这种喜悦和兴奋却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为什么呢?

还是因为钱!

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北大,学校是不收取学费的,反而还有国家的补助。

但是别忘了,从广东去到北京,就当是的情况来看,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况且,还有生活费呢。这些开支,对于当时的陈生家而言,无疑是笔巨大的费用。

付出了多少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而且还考上了那么好的学校,却又因为路费、生活费的拮据而放弃吗?陈生的内心中有万般的不甘心,却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这两天,陈生总是深沉地坐在院子里,眼中看不出丝毫的喜悦之情。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陈生家里的沉寂。

陈生无精打采的来到门前,开门一看,眼前黑压压地站了很多人。

也许这些村民是来祝贺自己考上北大的,陈生心想。

这是村民们的一片好心,但对于陈生自己而言,又像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的确,这些人来到陈生家是来向他们家道喜的,但还有一个原因,是让陈生和母亲始料未及的。

站在队伍前头的,是村里的支书。

“我们看到放榜了,你家娃考上了北大,这是咱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北大的,这是让祖上有光的好事情。”村支书说。

未等陈生和母亲接话,村支书又接着说“村里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去到北京不容易啊,这是大伙儿的心意。”

一边说,村支书一边打开了用布包裹着的一叠钱。里面有分、有块,有的钱皱巴巴的。

看着村支书递来的钱,陈生和母亲呆住了。

“可别嫌弃,大家能拿出来的就这么点了”村支书又说到。

是啊,村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陈生和母亲也知道村支书手里这叠零零整整的钱对于大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起初他们没有接受,但是村支书说“这必须得收下,这是乡亲们的心意,我们村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北大的学生,说什么也要支持他上学”。

“对啊,收下吧”人群中一个人起哄。

随即一声声“收下吧”从队伍中发出。

陈生的母亲和陈生止不住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就这样,陈生终于有了去北京的路费,并且还能剩下一些当做生活费。

北大毕业,开启传奇人生

来到北大后,陈生更加发奋地学习,在没有课程的时候,他都蹲在图书馆学习,就算是周末,同学们都去放松了,他还是自律的来到图书馆。因为他知道,为了能上北大,自己和村里的乡亲们付出了多少,他身上还背负着全村的期待,这也是他差一点就失之交臂的梦想。

四年的时光,对于陈生来说,虽然只是往返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之间,但是过得非常的充实,收获的是沉甸甸的知识,他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几乎是不需要自己找工作的,大多由学校来分配。大学毕业,他并没有想要留在北京,他还是想要回到广东,为家乡的发展尽点力。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校,学校老师觉得他是个有志青年,同意了他的想法。

因为在校期间的优异成绩,学校专门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他到广州市委办公厅工作。

从中国的最高学府毕业,又来到了广州市委,端起了铁饭碗,这是当时令多少人羡慕的人生。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当时有不少人赶上了这波“时髦”,选择了下海经商。

看着有人下海经商,身为北大经济学的高材生,陈生也跃跃欲试。但是下海经商,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现在的工作。

陈生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思考,觉得虽然现在的工作非常的体面,工资收入也比较稳定。但是如果只是靠这个工资,要做到发家致富是相当困难的,而自己都没有富裕起来,又怎么去改变官湖村的状况,又怎么会回报当初帮助过自己的那些人呢?

下定决心之后,陈生写了一封辞职信交到了领导手中。信的内容大致是自己是怎么从官湖村来到北大上学的,感谢领导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经过认真地思考,觉得现在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值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的绝好时机,自己也想要下海闯一闯。

领导看了他的辞职信,几次找他谈话,希望他再慎重考虑一下,因为想要辞职很容易,但是想要再回来,是不可能的事情。陈生平时工作积极负责,有效率有质量,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深得领导认可。

对于领导的劝说,陈生眼神坚定地看着领导,他说“我已经决定了,无论成败,我绝不后悔!”

这一年是1990年,陈生正式下海经商。

才工作了几年,工资收入一部分寄给了家里,剩下来的自己省吃俭用,但是也没有积累太多,只能选择白手起家,先从小买卖做起。

陈生决定从摆地摊卖衣服开始,凭借着自己的头脑和在学校里学过的经济学知识,他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进货商怎么选择,地摊在哪里摆,价格怎么标,底价是多少,这些在陈生心中早就已经胸有成竹。

随着衣服越卖越好,陈生也适时地扩大经营,开始搞起了批发。

通过地摊和批发,陈生短短3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这些,对于陈生来说,仅仅是开始而已。

1993年,陈生嗅到了房地产市场前景的味道,用之前三年的积蓄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仅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了湛江地产公司里面的龙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对于地产公司而言,别人还在起步阶段,他就已经处于了冲刺阶段。作为湛江地产公司的龙头,可想而知短短3年的时间,他赚了多少钱。

正当所有人猜测,陈生可能会在房地产界继续闯出一片天地,创造更大的奇迹的时候。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北大才子,又做出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离开了地产界,广东因为天气的原因,当地人喜欢喝一种醋味的饮品,这种饮品不但可以解暑,还有开胃、促进消化的功效。虽然这种饮品几乎在所有的餐饮店都能见到其身影,但是当时并没有被商品化。

敏锐的陈生了解到这一关键信息之后,把目光和精力投到了饮品上面,这是抢占市场份额绝佳的机会。

于是,一种醋味的饮品面向市场了,这就是“天地壹号”,1991年7月1日,天地壹号正式上市,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做到了覆盖前期的投入和成本,实现了盈利。据统计,1997年天地壹号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

正所谓树大招风,天地壹号的成功,引来了其他企业的关注,大家都想要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出于种种考虑,陈生婉拒了这些实力雄厚企业的合作。

这又引发了他的思考,饮品市场份额虽然已经被他抢占先机,但是引来了其他企业的关注,用不了多久,就会产生出其他的问题,那些企业也会跟风生产这种醋味饮品,市场将欣起激烈的争夺,并且说不定还会存在伪冒商品,最终的结果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对于前景情况的种种考虑之后,陈生又把目光投向了猪肉市场。

擅长使用数据分析的他经过调查,全国每年猪肉的销售金额高达百亿,猪肉是中国人除了部分少数民族以外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做法也是花样百出。

正好这个时候,有个人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此人正式陆步轩,和陈生一样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而他从毕业到现在,一直专注于猪肉行业。

于是陈生决定和陆步轩合作,两人对于猪肉行业的前景,营销策略等等有着高度的相似,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壹号猪肉”诞生了,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据传,陈生通过“壹号猪肉”,净利润达到了10多亿,比自己之前做房地产、做饮品赚的还多。

这时候的陈生,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在他做生意的这几年,从没有忘记过自己土生土长的官湖村,没有忘却曾经帮助自己的父老乡亲。

2011年,陈生回家探望,看到老家那么多年来并没有发展变化,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甚至乡亲们知道他回老家,还传出了流言蜚语。

“那么大的老板还回来做什么?”

“自己赚了钱也没想着帮帮自己的家乡”。

这让陈生非常的心痛。陈生觉得村子里的问题是没有什么支柱产业,光凭水稻和花生,这么多年也没能给村里带来什么。正好现在“壹号猪肉”做的还不错,于是他想到了帮扶家乡的办法。

他找来村主任帮助他一起动员大家,将官湖村设置成“壹号猪肉”的养殖地之一。在他的带动之下,村民们的收入有了直观的提高。

随后,他又决定拿出钱帮村民建房子,让村民们住进舒适宽敞的房子里,正好自己之前有过房地产行业的经历,这些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2014年,他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根据统计,当时村子里的居民一共有200户左右。按照一户一套的标准,开始了别墅的建设。为了建造这些别墅,陈生慷慨的拿出了2亿元。

这些别墅的设计为一栋两户,每栋别墅3层楼,按照统一标准建造,每户面积大约280平米。因为官湖村的面积限制,有些别墅不得不在原有房屋的位置建造,也就是需要拆除原先的老房子。

到了第一批别墅分房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小的插曲。

众口难调的问题显现出来,虽然大部分村民对于能够住进气派、宽敞的别墅而感到十分的高兴,但是还出现了其他声音。

有的家里人口较多,他们觉得一套别墅不够他们分配,要求多分。

有的人前几年因为外出务工、婚姻等等原因,将户口迁出了这里,听到陈生给村民建房,心里不平衡,又回来讨要说法,他们觉得自己曾经也是官湖村的人,并且陈生当年上学,家里也帮助过陈生,要求陈生分房合情合理。

更有甚者,认为能够建出现在的别墅,是拆除了自己之前的老房子,除了分房之外,陈生还应该对拆除自己的房屋给出相应的赔偿。某些自己诉求没有达到的村民,甚至开始痛骂陈生。

陈生虽然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是商业强人,但是对于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却一时间变得束手无策。因为众口难调,分房的事情暂时搁置了,2年期间,陈生也没有回过老家,因为一回去,就面临这些村民提出的问题,而自己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后来,陈生找到了政府,请政府帮忙做工作,他们共同敲定了分房的方案。

一是必须现在持有官湖村户口,以户为单位,每户分一套别墅。

二是因建造别墅造成原先房屋的拆除,不进行相应的赔偿。

三是不同意上述条款的,视为自动放弃房屋分配。

这个方案在征求意见中,获得了绝对票数的支持。2018年他出资为村民建造的别墅得到了分配,村里还为此专门举办了新村乔迁庆祝仪式。

随后,陈生又帮助村民扩大养猪项目、种植果树、在村子里建厂房,将村里的劳动力留下来。

2019年,官湖村从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了省级示范村,这里面就有陈生的努力和支持。

[1]陈生的1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