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钦点的榜眼,比钱谦益还无耻

发布时间:2025-07-13 16:21  浏览量:1

01

吴伟业35岁前

所有人间的大好事,都降临到他头上,顶流中的顶流,荣耀中的荣耀。

他字骏公,号梅村,这个号广为人知。

崇祯4年春天,京师会试出炉,23岁的太仓举子吴伟业高中会元,热火烹油,红透半边天,整个京城都在流传他的故事他的诗文他的喜好他的师友。

会试后是崇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这界的主考官周延儒,和另一大咖温体仁水火不容,温派指责考试作弊,有失公平,要周派做出解释。

不得已,把会元吴伟业的试卷,交给崇祯皇帝看。

皇帝阅卷后,批了八个字:正大博雅,足式诡靡。

卷子第一高大上,可以为士子的榜样!

足够了,完全足够了,皇帝给他站台,给出这么漂亮的评语,脸上贴金,不足形容这种荣耀。

殿试第二名,榜眼。

皇帝莲池赐宴,得知吴伟业还没有娶亲,亲自赏赐“金莲宝烛”一对作为礼品,给小吴放了个假,让他回家乡娶亲完婚。

风光无两少年郎,天子门生栋梁材。

天下轰动,小吴的老师张溥(高中语文《五人墓碑志》作者)也艳羡道:

人间好事皆归子,日下清名不愧儒。

老前辈《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点赞:

年少朱衣马上郎,春闱第一姓名香。

多少读书人的人生偶像,多少官家仕女的梦中情郎。

02

崇祯皇帝以多疑出名,直接或间接杀掉了好多有能力的大臣,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吴伟业特别好。

崇祯九年,硬脖子黄道周又一次得罪了崇祯皇帝,被打屁股关起来,有七人联名上疏替老黄喊冤,其中就有吴伟业。

皇帝震怒,七个人六个治罪,只是放过吴伟业一人,还让他到湖广主乡试,回来任东宫主讲——皇太子的老师。

为什么?

天知道。

崇祯十一年,皇帝亲自到东宫听课,各位老师是怎么给我儿子上课的,拿出本事来大家啾啾。

这节重要的开公课,主讲官吴伟业特别出彩,崇祯大为满意,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

继续提拔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左庶子。

最高学府的常务副校长兼太子礼仪老师。

在南京看着大明江河日下,忧心如焚又拿不出办法,辞去了一些虚职,回乡读书。

1644年,甲申巨变,李自成攻陷北京,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消息传到太仓,吴伟业完全崩溃,君臣大义,知遇之恩,眼泪哭干了。

找了根带子,准备自尽,不料被家人发现,慌忙报告吴母,老人家赶来,死命抱住:“你死了,我怎么办啊?”

吴伟业放声大哭。

这个生长在江南大富人家,自幼才学卓绝而倍受家人师友宠爱的贵公子,几曾认识到生命的沉重,人生的坎坷?

他身上无疑具有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懦弱性,鼓起勇气以死殉国的胆量,在慈母的眼泪中终于化为泡影。

自古妈宝无男儿啊!

03

吴伟业这名取得好有前瞻性,前半生是人生伟哥,后半生,要偿还业报。

明福王朱由松逃至南京,5月,在大臣们的拥为皇帝,年号弘光,仍称崇祯17年,改明年为弘光元年,史称南明。

5月,李自成进攻山海关,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小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抢去大怒,引清兵入关,一片石大战,李自成大败。

吴伟业《圆圆曲》“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6月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拿下北京。

十月初一,清顺治皇帝迁都进北京,登基大典,清史称顺治元年。

对于前明的忠臣义士们,每一天的消息,无非江河日下,令人悲痛欲绝。

顺治二年(1645),清军对幻想划江而治的南明发动攻势,三月攻归德,四月取徐州,陷杨州,史可法殉国;

五月,渡长江,克南京,朱由崧被俘,南明亡。

清兵以破竹之势,又灭掉了隆武、绍武等明朝各小政府。

至1646年(顺治三年),各地明军的反抗基本被清军平定,李自成张献忠都被消灭,大清入主中原,已成定局。

退居家乡的吴梅村失魂落魄,万念俱灰。

和江南的文人一起,只靠写诗吟唱,怀念故国。

04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真正的人生考验来了。

大清朝要表现海纳百川的气度,当然对前明的名人旧宦重新启用。

清朝首任两江地区的总督马国柱,早听到吴梅村的大名,一次次向朝廷举荐。

新降清朝的前明大臣陈名夏、陈之遴(吴梅村亲家)等南方人,都希望拉他下水,增加南方人在清廷的实力,也再三催促梅村复起。

去不去?

一边是高官厚禄的新贵,一边是我为鱼肉的旧臣,你选择什么?

挚友侯方域写信坚决劝其不可出仕新朝,吴梅村回信表示我是不会去当清朝的官的!

母亲的眼泪,亲家的期许,清廷无形的重压,胆小懦弱的性格,老吴三步一回头,还是走上了北上的路。

经过淮阴,赋诗曰:

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繇识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当年没跟大王升天去,留在这人间受尽苦难。

到了北京,被清廷任命为国子监祭酒!

大明为国子监司业,副校长;

大清为国子监祭酒,正校长。

是升级还是打脸,吴梅村自己心里有数。

勉强混了三年,亲家陈之遴等在派系斗争中挫败,流放的流放,收押的收押。

吴梅村灰头土脸,借着母丧,回家。

可“出仕新朝”的标签已经打上。

那一天看戏《朱买臣休妻》,演员借着台词突然转身看着梅村问:“姓朱的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双关语把吴梅村羞死。

浑浑噩噩十几年,拖到康熙十年,估计是折磨差不多了,咳嗽声如破锣,胸痛如刀锯,遂去世,留下遗言:穿着僧服下葬,墓前立一圆石,上书“诗人吴伟业之墓”。

05

吴梅村的才华是超一流的,有人说他是《红楼梦》的真作者。

他与“秦淮八艳”之一的卞赛的关系,最能体现性格懦弱的读书人梅村同学没有肩膀,后半生只能活在后悔中的悲剧人生。

在高中榜眼,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日子里,年轻的帅哥大才子走到哪儿都是万众瞩目的绝对C位。

泛舟淮上,风采如画的梅村让名妓美人卞赛倾心不已,脉脉含情看着小吴。

“君有意乎?”

几乎脱口而出。

没有担当的男人是不敢回答的,据说某权贵正有心卞赛,更何况家里母亲那道关,绝不允许小吴过红线。

逢场作戏可以,生死相托难事。

吴榜眼顾左右而言他。

风云突变。

大清骑兵席卷天下,转眼间江山易主,经过生离死别的卞赛遁入空门,号玉京道人。

多年以后,再次见到美人,已是道袍加身,黄冠戴顶,故人相逢,今非昔比。

卞玉京弹琴吟唱,追忆逝水年华。

吴梅村写下《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讲述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中,逃跑的南明政权的遗弃女人们在清兵铁蹄下的悲惨命运,包括秦淮河上风流的歌妓们,是如何在时代大潮中苦苦挣扎地存活下来。

一曲终了,两人告别。

吴梅村赠诗云:

相逢则惟看杨柳,我亦何堪。

为别已屡见樱桃,君还未嫁。

总体来说,吴梅村号诗第一,与号称词第一的陈子龙齐名。

即使不像陈子龙那样捐躯为国,也应当如顾亭林那般归隐山林。

千不该万不该当了清朝的国子监祭酒,不知如果他在地下再遇上崇祯皇帝,当作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