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无锡三“问”
发布时间:2025-07-07 17:37 浏览量:1
无锡三“问”
文/王小民
酷暑下江南,多赖“热”“情”二字。“热”,是热爱;“情”,是情怀。算起来,近二十年趁“热”随“情”已是三到无锡。
初到,问富民之道。
而立之年,身为乡镇副职的小民在其职谋其事尽其责,一腔热情、满身抱负,“执政一任富民一方”,总期望能以微薄之力给百姓干些实事好事。那时,风行“走出去、请进来”念发展经,江苏昆山企业负责人来荔作报告引发轰动效应,一批接一批的各层级学习考察团赴华东五市若走马灯。如此背景下,我也领着所包联村的村组干部来到了无锡。
农村娃娃没见过世面,对无锡的印象不过是巷院里跑的手扶、四轮车用的柴油发动机无锡造。乘飞机,倒汽车,一日千里来到江南之地,顿时被水乡韵味所吸引,大运河千年丰润,太湖水滋养肥美田地,烟雨朦胧,白墙黛瓦,美如锦绣画卷。我们所奔赴的江阴华西,既有文脉的厚重,更有跃动的时代活力,是一个青山绿水双全、水陆运输兼具、现代化设施齐备的社会主义富有乡村。
其时的华西村号称“天下第一村”,地处江尾海头,总面积35平方千米,是传统农村更是现代城市。我们一行人登上99米高的华西金塔俯瞰全村美景,在故宫风格的华西村博物馆了解村史,车览仿天安门城楼、微缩长城等,头脑风暴、大开眼界。走进华西农业科技园,第一次看到热带植物温室,知道了无土也能栽培农作物,最是被那太空育种结出的巨型南瓜所震撼。时逢华西集团“交棒”之际,退下来的老书记吴仁宝不时会在民族宫大礼堂做报告,赶巧我们碰上了。台上,老书记的演讲激情满满,可惜大多数人听不懂江阴话,好在孙女一旁做翻译,才大致对华西村靠着抢抓机遇、集体抱团、实业立身,创造富裕奇迹有所了解。耳闻目睹,领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之新,认识到依托农业发展工业的气魄之大,感受到“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情怀之真……强大精神气质感人至深,个个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只是,应了“老陕爱参观,回来不动弹”的老话,无锡参观学习一礼拜,回家热度不过几十天,华西的经验并没有在家乡复制成功。日月轮转有明晦之道,江海奔涌存深浅之机。今时今日,结合华西村的历史性谢幕和家乡物阜民富的发展变化看,首次无锡之行,确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达到了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目的。
再到,问敬老之孝。
时光悄然流逝,刚过而立之年,父母愈发浓烈深沉的关爱让小民惊觉二老已暮年。父母的老去是悄无声息却又无法阻挡的旅程,作为子女能做的,惟有孝亲不等,用爱陪伴他们一起走出去,感恩回馈无尽恩情,为晚年添一抹温暖的色彩。于是说走就走,再去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无锡。
堂弟开着车,我和妻子陪同,沿着连霍高速一路向东,经徐州、过淮安,无锡惠山成为重要一站。惠山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的古镇,我总结有“三多”:名胜景点多,有200多处,像登上央视春晚的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寄畅园”,那可是康熙、乾隆六下江南七临惠山的驾幸福地;名人祠堂多,祭祀张载、范仲淹等180多位历史人物;文保单位多,惠山寺、天下第二泉、阿炳墓等,达23个44处。大文豪苏东坡两次到此游览,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乾隆皇帝遍游天下堪称资深玩家,独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最优雅闲静”。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亦是受到了天下第二泉的启发和灵感。
惠山,有一处传奇的存在——华孝子祠,是为纪念无锡华氏先祖、孝子华宝而建的祠堂。《南齐书》载:华宝,生于东晋,长于刘宋,逝于南齐。他幼年丧母,8岁时父亲华豪奉命戍守长安,临行前叮嘱华宝一定等自己回来亲自行冠礼(成人礼)并娶妻成家,后来华豪在与大夏的战斗中不幸殉难。对父亲极为孝顺的华宝,信守与父约定,终生不冠不婚。华宝孝父的事迹感天动地,南齐高帝御赐孝子额,唐代将华宝故宅改建为专祠祭祀。百善孝为先,“惠山华氏世系图”显示,华宝虽不娶而以弟子为后仍能繁衍百世,可见孝道足以荫庇万代子孙。
孝道文化是一种社会正能量,传播和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教化世人。惠山华孝子祠,体现的不仅是对华孝子的褒扬与赞颂,更是对孝道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华孝子之事虽带有传说色彩,但孝道精神是真实的。一座祠堂,历代君王旌表添建,树立的是忠孝至上的精神旗帜。如今,四方群众纷至祀礼,延续的是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陪着父母出游,观赏的过程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沉浸在华孝子祠牌坊、池泽、享堂、碑刻、楹联所营造的浓厚氛围中,“润物细无声”,对后人的教化作用善莫大焉。
三到,问退居之闲。
去年末,卸下担了三十多年的担子,顿觉无事一身轻,心旷神怡精神愉悦。自由支配时间多了,便生出三度慢游无锡的想法。家门口坐上高铁,五六个小时,关中移步江南,便捷安全通达。无锡确实是个好地方,唐代陆羽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就此与社会安定关联起来。现实中,无锡不仅有铅锌矿,而且有“钱”(经济社会繁荣)有“闲”(人民生活安逸)。
无锡以古运河为轴,河、桥、街、塔、寺、窑、坊相映生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一城繁华半城水,头枕大运河,怀抱太湖蠡湖,蠡园犹如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园子处在山水绝佳处,面积不大,叠山理水,亭桥廊阁,“假山真水”,荟萃了江南水乡园林的一切要素。园以湖名、湖因园胜,花木葱茏,垂柳依依,风景迷人,透出勃勃生机之气。清风徐来,湖面波光粼粼,烟水茫茫中,不时有鸥鹭鱼丛起舞,处处闪烁着富有灵韵的生态、传承、文化之光,绝对是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美丽地方必有动人故事。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称霸后深感宦海凶险,毅然选择归隐山林,他和西施在这里夫唱妇随幸福生活,西施浣纱,范蠡耕读,泛舟湖面,形影不离,形容西施美貌的“沉鱼”典故据说就发生于此。范蠡还是成功的商人,“种竹养鱼千倍利”,使得这一带迅速富裕起来。范蠡解脱后的自在,可谓超越世俗束缚、不为名利所累的生活哲学。后世思想家评价,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既能建功立业,又可避祸全身、激流勇退的人,只有范蠡一个。如今的蠡园,以商圣范蠡美女西施为主题布设景观,处处透露着对才子佳人的敬仰和纪念。
职场三十年,三次到无锡,精彩不断,受益良多。静下心来思量,人生也就这么回事。年轻时拼搏奋斗讨生活,难有惬意轻松;及到中年,事业家庭兼顾,忠孝双尽的重压时时在肩在心。对比之下,目下公不管私不忙,倒是颇为安逸的缓释期,籍此出来跑跑走走,遍访人文胜迹,饱览异域风情,感悟特色文化、汲取处世智慧,实属人生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