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拒当外交官去种地,父母下跪自尽都不听,他如今怎样了?
发布时间:2025-11-15 19:33 浏览量:1
“别人挤破头想进的外交部,他甩手不要;爸妈哭到住院,他转身去种地。”——就这一句话,无锡老乡群里炸了锅:老杨家那小子读书读“傻”了?
可十几年后,同一批嚼舌根的人,凌晨四点就蹲在“北大杨哥”农场门口抢菜,一边抢一边喊:“今天要是没抢到那颗奶油生菜,我闺女明早的沙拉就黄了!”
杨舒春到底给他们下了什么蛊?说穿了,就是把“高材生”三个字按进泥里,让泥巴开出花。
2005年,他真辞了外交部。签证机票一把塞口袋,飞西班牙先去报社打黑工,睡的是300块一个月的储物间,隔壁就是洗衣机,转一次响三小时。攒的第一桶金不是工资,是帮浙江老板翻西班牙语合同,发现一条隐藏罚款条款,当场砍了对方22%的采购价,老板直接甩给他5万块“茶水费”。他就靠这种“抠合同”的鸡贼劲儿,三年攒下80万,转身在巴塞罗那开起贸易公司,专把义乌小商品贴上“巴塞罗那设计”吊牌,卖给欧洲精品店。最疯的时候,圣诞节前空运一柜指甲剪,利润够在西班牙买辆二手宝马。
钱有了,人却空了。2011年,老妈电话里一句“西班牙蔬菜真干净”把他戳醒:敢情自己挣再多,爸妈吃口放心菜还得靠进口?第二天他就把公司甩给合伙人,打包回国。下飞机那天,无锡下着细雨,他拖着箱子直接冲进田里,鞋跟陷进半尺深的湿泥,拔出来“咕唧”一声,心里反倒踏实:就是这儿了。
可“北大高材生”种菜,头三年差点把命搭进去。2012年台风“海葵”过境,300亩菜地变成一片豆瓣酱,他蹲在田埂边啃着冷馒头算损失:98.7万,刚好是西班牙那辆宝马的价。2014年土壤改良,用了没腐熟的羊粪,氮素烧根,30亩青梗菜一夜白头,他半夜拿手机电筒照着,活像给菜办葬礼。最惨那年,银行卡余额三块八,他跑回母校演讲,台下学妹问“学长创业靠什么”,他憋半天实话:“靠花呗。”
是真疼,也是真倔。他把北大实验室做论文的劲头搬进大棚:EC值、土壤孔隙度、滴灌流速,全做成表格贴在田头。西班牙学来的滴灌带,他拆成三段研究,硬是把国产成本打到进口三分之一;鱼菜共生系统,自己画CAD,PVC管网购,泡沫板找海鲜市场废料,拼拼凑凑,死三批鱼后终于跑通,水省七成,鱼肥得能当健身餐。农场三年没盈利,他把在西班牙买的唯一房产卖了,员工哭,他反而笑:“房子能再买,地没了就真没了。”
后来城里宝妈口口相传,说“北大杨哥”的番茄能吃到“小时候的阳光味”。其实秘诀简单到离谱:番茄藤下种紫花苜蓿,招七星瓢虫吃蚜虫,不打药,叶子背面全是虫卵,看着吓人,果却甜。2020年疫情最凶那俩月,别人抢方便面,他的会员抢菜抢出“秒杀”场面,最夸张一单:上海浦东一个小区团购了800份“救急箱”,凌晨两点货车开到高速口,被交警拦下,听完是“保供菜”,直接警车开道。那天他发了个朋友圈截图:货车尾灯照出两排红字——“无锡加油”,点赞瞬间破万。
如今再回村,当年骂他“不孝”的邻居拎着自家孙子排队参观,嘴里念叨:“读大学就得学杨叔,回来把地种成金疙瘩。”他咧嘴笑,眼角褶子里夹着泥点:“别学我辞职,学我敢把脸埋进土里闻味,那味儿才是真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