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白骨精的前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1-14 11:04  浏览量:1

唐初年间,江南姑苏城有户白姓绸缎商,家有独女名唤白晶晶,生得眉目如画,又通诗书女工,是城中闻名的闺阁明珠。

其父白老爷将她视若掌上明珠,自小请了名师教她琴棋书画,只盼她将来能嫁得良人,安稳一生。

十五岁那年,白晶晶随母亲往灵岩山进香,归途中偶遇避雨的书生冯少卿。那书生眉目清俊,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却难掩一身书卷气。

白晶晶初遇冯少卿

雨打芭蕉的庭院里,冯少卿避雨时诵读的《离骚》声清越动听,白晶晶隔帘听着,一颗芳心悄然暗许。

母亲见女儿对书生有意,又听闻冯少卿是姑苏有名的才子,虽家境贫寒却品行端正,便托人说合,将白晶晶许配给了他。

婚后,白晶晶拿出自己的嫁妆补贴家用,全力支持冯少卿读书备考。她每日四更便起身,为他研墨铺纸,备下温热的茶汤和点心。

寒冬腊月,她彻夜不眠为他缝制棉袍,生怕他冻着;盛夏酷暑,她扇着蒲扇守在一旁,直到他读完书入睡才敢停歇。

白晶晶为冯少卿缝棉袍

冯少卿感念妻子的贤淑,常对她许诺:“晶晶,待我金榜题名,定让你凤冠霞帔,享尽荣华,绝不辜负你的一片深情。”白晶晶听着,眼中满是憧憬,只盼着那一日早日到来。

寒窗三载,冯少卿要赴长安参加科举。临行前夜,夫妻二人执手相看泪眼。白晶晶将积攒的银两悉数交给他,又连夜为他缝制了两件新衣,叮嘱道:“长安路远,你要保重身体,不必牵挂家中,我会好生侍奉爹娘。”

冯少卿紧紧握着她的手,哽咽道:“晶晶,等我回来接你,此生绝不负你。”

冯少卿上京赶考

冯少卿走后,白晶晶日夜思念,每日都要到城门口的望夫石旁等候。她悉心照料公婆,打理家中事务,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谁知,半年后传来的,不是冯少卿高中的喜讯,而是他已被丞相看中,欲招为东床快婿的消息。

起初,白晶晶不肯相信。她写信给冯少卿,字字句句皆是思念与问询,却石沉大海。直到三个月后,冯少卿的家书终于寄到,信中没有温情,只有冰冷的决绝。

他说自己身不由己,丞相权势滔天,若不从便会株连九族;他说与白晶晶的过往不过是少年情事,如今已是云泥之别;他还附了百两白银,算作补偿,让她另寻归宿。

白晶晶等回了断绝书

白晶晶读完信,如遭雷击,当场昏厥过去。醒来后,她望着镜中憔悴的自己,想起往日的山盟海誓,只觉得心如刀绞。

公婆劝她认命,亲友劝她改嫁,可她心中始终放不下那份深情,更咽不下这口气。她不信曾经对自己那般温柔的冯少卿,会变得如此薄情寡义。

思来想去,白晶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前往长安,亲自问个明白。她变卖了自己仅剩的首饰,换上粗布衣裳,瞒着家人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

从姑苏到长安,千里迢迢,她一个弱女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脚上磨起了血泡,身上染了风寒,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白晶晶千里寻夫

历经一个多月的奔波,白晶晶终于抵达长安。她寻到丞相府外,苦苦等候,却连冯少卿的面都见不到。

直到一日,她看到冯少卿身着锦袍,骑着高头大马,与丞相千金并肩而行,神色亲昵,宛如一对璧人。

白晶晶冲上前去,拉住他的衣袖,含泪问道:“少卿,你为何要如此对我?你忘了当初的誓言吗?”

冯少卿见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化为厌恶。他用力甩开她的手,厉声呵斥:“哪里来的疯妇,竟敢在此胡言乱语!我不认识你!”

丞相千金见状,娇嗔道:“相公,这疯妇好生无礼,快让下人把她赶走。”冯少卿立刻命人将白晶晶拖拽开,还吩咐道:“将她赶出长安,不许再让她靠近相府半步。”

白晶晶被赶出长安城

被拖拽着赶出长安城外的那一刻,白晶晶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她看着繁华的长安城,看着那个曾经让她倾尽所有去爱的男人,只觉得无比讽刺。

她身无分文,风寒加重,连返回姑苏的力气都没有了。无奈之下,她只能沿着官道漫无目的地行走,饿了就采些野果充饥,渴了就喝几口溪水,病得实在厉害,就躺在路边休息。

不知走了多少天,白晶晶来到一片荒无人烟的山岭。这里古木参天,怪石嶙峋,阴风阵阵,当地人称之为白虎岭。她实在支撑不住,倒在一棵老槐树下,意识渐渐模糊。

弥留之际,她想起了姑苏的庭院,想起了灯下研墨的夜晚,想起了冯少卿曾经温柔的眼神,心中满是不甘与怨恨。

白晶晶死在老槐树下

“冯少卿,你负我至此,我若有来世,定要你血债血偿!”这是她最后的念头,随后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白晶晶的尸体躺在老槐树下,无人问津。白虎岭本是一处风水奇特之地,日月精华汇聚,又常有孤魂野鬼在此徘徊。

她心中的怨气极重,死后魂魄不肯散去,附着在尸骨之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白骨吸收着天地间的灵气与阴气,渐渐有了灵性。

百年光阴弹指而过,白晶晶的尸骨修炼成精。她能化为人形,依旧是当年那副清丽的模样,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冰冷与妖异。

白晶晶修成人形

她记得自己的名字,记得那段被背叛的往事,记得心中那份深入骨髓的怨恨。她在白虎岭深处定居,身边只有一群山精鬼怪相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又过了数百年,白晶晶的修为日益深厚,已是白虎岭一带最厉害的妖怪。她听说,世间有一种凡人,名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吃了他的肉便能长生不老,还能褪去妖身,修成正果。

起初,白晶晶并未放在心上,她心中只有复仇的念头。可后来,她看着自己满身的妖气,想起当年作为凡人时的温情岁月,心中竟生出了一丝向往。她想,若是能修成正果,或许就能彻底摆脱这份怨恨,重新开始。

恰在此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白虎岭。白晶晶得知后,心中一动,决定设计捉拿唐僧。

白晶晶修成了妖王

她深知唐僧身边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徒弟保护,尤其是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不易对付。于是,她化作一位年轻貌美的村姑,提着一篮斋饭,出现在唐僧面前。

“长老,小女子孤身一人在此居住,听闻长老西天取经,特备下斋饭,望长老笑纳。”白晶晶声音温柔,神色楚楚可怜。

唐僧心地善良,不疑有他,正要上前接斋饭,却被孙悟空拦住。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看,便识破了她的妖身,举起金箍棒就要打。

唐僧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急忙拦住,还念起了紧箍咒。白晶晶趁机脱身,心中暗叹孙悟空果然厉害。

取经四人组

一计不成,白晶晶又生一计。她化作一位老妇人,谎称是村姑的母亲,前来寻找女儿。唐僧见她年迈体弱,更是深信不疑,对孙悟空的警告置若罔闻。

孙悟空无奈,只能再次出手,却又被唐僧阻止。白晶晶再次逃脱,心中既恼怒又焦急。

接连两次失败,让白晶晶意识到,必须拿出杀手锏。她化作一位老公公,手持佛珠,自称是村姑的父亲,前来感谢唐僧的救命之恩。

这一次,孙悟空不再犹豫,不顾唐僧的阻拦,一棒下去,将白晶晶的真身打了出来——一具惨白的白骨,脊梁上还刻着“白骨夫人”四个字。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原来,这是她修炼成精后,为了铭记自己的身份与怨恨,特意刻下的。

白晶晶的魂魄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白骨被孙悟空打碎,心中充满了不甘。她望着唐僧远去的背影,又想起了当年的冯少卿,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她的怨恨支撑着她修炼千年,可到最后,却依旧没能达成心愿。

白虎岭的风依旧在吹,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从那以后,每当有人经过白虎岭,总能听到隐约的啜泣声,那声音哀怨婉转,诉说着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恨情仇。

有人说,白晶晶的魂魄并未消散,依旧徘徊在白虎岭上,等待着一个道歉,等待着一份解脱。

白骨夫人

也有人说,后来冯少卿虽官至极品,却一生无子,晚年更是众叛亲离,疯疯癫癫。

他常常对着空气喃喃自语,喊着“晶晶”的名字,最终在孤独与悔恨中死去。或许,这就是对白晶晶最好的慰藉,也是对薄情寡义之人最公正的惩罚。

千百年来,白虎岭的传说一直流传着。人们提起白晶晶,不再仅仅是《西游记》中那个作恶多端的白骨精,更多的是感叹她的悲惨遭遇与深情执念。

她本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女子,却因遇人不淑,落得家破人亡、化为妖邪的下场。

白晶晶

她的故事,成了民间口中一个警示世人的传说,告诫着世人,莫要辜负真心,莫要轻许誓言,否则,终将自食恶果。而白晶晶的身影,也永远留在了白虎岭的风里,留在了那段令人唏嘘的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