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品十二首禅诗,得自在心安
发布时间:2025-11-14 11:29 浏览量:1
你听说过“田园诗”、听说过“边塞诗”,那你可曾听说过“禅诗”。
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所以它们又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语言直白,但意义深刻。
那不知以下这几首富有哲理的“禅诗”你可曾读过。
第一首《插秧偈》
这首诗,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僧人“布袋和尚”契此之手。是一首备受推崇的禅诗。诗中,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以插秧这一农事,来娓娓道来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退步原来是向前。
第二首《无题》
这首诗是自唐代高僧“鸟窠道林禅师”,笔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著名禅诗。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或生僻的典故。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人生的各种琐事都因自身而起,若勇于放下便不会再受束缚。
第三首《无门关·平常是道》
这首偈诗是,南宋临济宗高僧 无门慧开禅师笔下的名作。全诗,写得极其优美,是禅诗中颇富盛名、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就算是没有听全文的人,那也一定听说过“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
第四首《绝句》
这首诗,出自南宋文人 蔡州道人(又名“烂柯山人)之手。全诗,写得非常之巧妙。巧在用一个著名的围棋典故,引出了一条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意在告诫世人:在能够宽恕、容让别人的时候,尽量地去宽恕和容让。
第五首《禅诗》
这首禅诗,是唐代比丘尼无尽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诗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春,但春就近在眼前。这一景像来讲述:不假外求、当下即是圆满的道理。
第六首《上堂开示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一名句,我想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那你知道出自哪里吗?
这首诗是唐代高僧、禅宗巨匠 ,黄檗禅师 所作的一首著名禅诗。全诗写得极好,可谓言简意赅,意象鲜明,哲理深刻。诗中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灵魂。是诗人以梅花作喻,来表迖:成功和美好不会凭空而来,它们往往是艰辛付出的直接回报。
第七首《山居诗》
这首诗,出自元代石屋禅师的同名禅诗。全诗以简练语言表达了:不要杞人忧天,应当珍惜当下的道理。
第八首《借花献佛》
这首诗是唐代龙牙禅师所作禅诗,以花开花落比喻世事无常。全诗,语言浅白却蕴含十分深刻的哲理。
第九首《赠质上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笔下的名作。虽说是赠友诗,但从内容和主题来看完全算得上是一首禅诗。诗中的后两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是广为流传的点睛之笔,十分富有哲理。
第十首《拔棹歌》
这首诗是唐代蜀地禅僧德诚(号船子和尚)创作的传世诗歌。全诗用最平凡的画面,营造了最深远的禅意哲理。诗中“满船空载月明归”是其点睛之笔。
第十一首《流水》
这首诗乃是禅门高僧的悟道诗,相传为宋代释守净禅师所作。诗中,前几句还算中规中距。直至“铁树开花遍界春”这一句石破天惊的结尾,将意境推向极致。
第十二首《心如广大》
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禅师黄檗希运之手。诗中以大海为喻,表达了修行者应具备的宽广胸怀和慈悲心。
以上十二首禅诗,均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老祖宗为我们所留下来的文学瑰宝。各位,才子佳人慢慢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