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逝世一年,妻子叫回儿子:你父亲唯独和彭雪枫关系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5-11-12 16:52  浏览量:1

2003年那会儿,张爱萍将军在北京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与世长辞。

虽说将军已经离去,可他和彭雪枫将军的那些过往,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2004年,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翔,接到母亲的电话后,急匆匆地就往家赶。

为啥这么急呢?原来啊,11号就是彭雪枫将军的忌日,这么重要的日子,他可不能缺席。他不仅自己赶回去,还把这个事儿通知给了弟弟张胜。不管手头的工作多忙,兄弟俩都还是赶到了。

要说这两家的关系,那得从革命时期说起,也得从张爱萍将军和彭雪枫将军的战友情谊说起。

先说说张爱萍和彭雪枫这两位将军。张爱萍是四川人,彭雪枫是河南人,都出身贫苦农家,但后来都成了出色的军事人才。

张爱萍大家都比较熟悉,他在革命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咱们国家的开国上将。他1910年出生,从小就爱读书。年少的时候,他常常躲在被窝里,借着小油灯的光看书,这个小秘密后来还是被母亲发现了。

就因为这样,张爱萍从小就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后来他投身革命,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了我党的一员,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彭雪枫也是咱们军队里响当当的人物,他比张爱萍大3岁。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有机会读书,在私塾读过书,后来还考进了天津南开中学。到了一定阶段,他也没放弃读书,后来还在学校教过书,但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心。

在那个革命年代,有文化的人可不多,彭雪枫能文能武,在咱们军队里可是稀缺的人才。

早在1925年,彭雪枫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有爱国且思想进步的老师引导他,另一方面他自己也看了很多进步的书刊,慢慢地就参与到了革命斗争中,还参与了兵运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在咱们军队里的资历和经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在八路军任职,后来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他担任师长兼政委。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冲锋在前。

敌军大举进犯咱们军队的豫皖苏边区时,彭雪枫亲自到前线指挥。在他的带领下,第四师坚持了长达三个月的斗争,不管局势怎么变化,他们坚持斗争的信念始终没变。

同时,他们还积极呼吁团结抗战,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到了保家卫国的斗争中。

彭雪枫将军战功卓著,为抗日队伍的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短短几年里,他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千次战斗。他不仅文化水平高,战场上的本事也不小,为咱们军队创造了奇迹,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而且,在彭雪枫的组织下,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的校长由他亲自担任。他明白抗战需要人才,所以仗打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

彭雪枫和张爱萍将军是在中央苏区认识的,他们俩都是咱们军队里有名的才子。彭雪枫比张爱萍大一些,资历也比他老一些。当时彭雪枫已经是红三军团的骨干成员了,而张爱萍还在少年先锋队担任中央总队队长。

后来,他们开始搭档配合作战。1935年,红军经历了艰苦的一年,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红军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他们俩都在其中,而且张爱萍也开始崭露头角,担任了要职。在红三军团,张爱萍是第11团政委,经历多次战斗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功绩。后来,他被调去了13团,而当时的13团团长正是彭雪枫,这意味着他要和彭雪枫搭档配合作战了。

一开始,张爱萍对彭雪枫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虽然他听说过彭雪枫的名字和事迹,但并不认识他,所以对彭雪枫的了解也只是表面的。他觉得彭雪枫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不过,他对彭雪枫的军事作战指挥能力还是很认可和佩服的。在战场上,彭雪枫作战灵活,是咱们军队里出色的一员。但彭雪枫那些出其不意的战术,对张爱萍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张爱萍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但这是组织的命令,在彭老总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后,他还是如期上任了。真实情况如何呢?还得自己亲身体会过才知道。他们俩在渐渐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长征的考验还在继续,过雪山的时候,张爱萍不小心摔倒了,好在没掉下悬崖,但骡子却摔死了。他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没了骡子,他只能徒步前行。一开始还好,但过了四座雪山后,他已经筋疲力尽了,甚至有点跟不上大部队。

彭雪枫看在眼里,这时他把自己的骡子让了出来,要张爱萍骑。要知道,他们俩平时交谈大多都是公事,还没多熟悉呢。但彭雪枫愿意伸出援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更深了几分。

不过张爱萍觉得彭雪枫比自己年长,应该让彭雪枫骑。结果两人推来推去,谁也没骑。

他们俩就像拧成了一股绳,互相帮助,互相搀扶着,终于过了雪山。

在慢慢的相处中,他们对彼此都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也越来越默契,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多。

要说他们俩会不会有矛盾,那肯定也是会有的。1939年,在豫皖苏革命根据地的一次会议中,他们的意见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彭雪枫觉得应该向西发展,扩大敌后山区根据地的范围。但张爱萍觉得应该向东发展革命力量。

他们的想法都有道理,最后谁也没让步,张爱萍还是向东展开了行动。尽管如此,彭雪枫还是担心张爱萍的安危,给他抽调了精锐团,张爱萍的工作也得到了突出的发展。

1944年,彭雪枫不幸牺牲,张爱萍悲痛万分。他把悲愤转化为了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四师打出了威名,张爱萍将军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竭尽所能照顾着他的妻儿。彭雪枫的儿子彭小枫报考哈军工遇到麻烦时,张爱萍就给他提供了帮助。

虽然张爱萍将军一向不愿意搞特殊,但对彭小枫他还是比较特殊的。

彭小枫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进入哈军工后,努力学习,后来成了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一员。

多年过去,他成了第二炮兵政委,还获得了上将军衔。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也一样挺身而出。

彭雪枫和张爱萍将军的战友情谊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他们从不熟悉到熟悉,经历了许多,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