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厚街:厚植产业沃土,以产引才工作按下“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5-11-12 18:59 浏览量:1
走进东莞市厚街镇,机器轰鸣与塔吊林立交织成一曲高质量发展交响乐;家具车间里,AI视觉分拣系统让每块皮革“边角料”变身“黄金皮”;省博士工作站中,青年博士团队围绕新一代精密PCB刀具涂层研发通宵鏖战;人才服务活动现场,与会人才围绕AI技术应用赋能主题不时举手提问,积极与嘉宾互动,气氛热烈活跃。
近年来,厚街这座“中国会展名镇”“东方家具之都”聚焦产业引才,围绕“育产业、兴平台、优生态”系统施策,按下人才集聚“加速键”。全镇人才总量超过16万人,同比增长2.21%,其中高层次人才1.2万人,占比逐年攀升。现有省博士工作站7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市技能领军人才9名。5年来,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超6100万元,惠及人才超5200人次,一座“近悦远来”的产业人才高地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崛起。
产业蝶变,以事业留人
厚街镇曾因“三来一补”闻名,家具、制鞋、服装等传统产业占据半壁江山。面对土地、用工、环保“天花板”,厚街镇党委政府果断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谋划、同推进,确立“传统+新兴”双轮驱动:一方面,实施家具、鞋业数字化改造,19家企业上榜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名单,7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聚焦6G、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赴京津冀、长三角精准招商。去年以来,成功签约南兴、东创、乐嘉等13宗产业项目,总投资约78.5亿元,其中6宗已动工建设。
“产业图谱”就是“人才地图”。在厚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创新之花竞相绽放。这背后,离不开厚街坚持“内生造血”与“外来引进”两条腿走路,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对家具、鞋业等支柱产业,推动优质企业自主评价特级技师,全镇累计评价产生特级技师6人,实现产业工人由“工”到“匠”;对新兴产业链,组织专精特新“小巨人”优质企业赴茂名、湛江高校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3天收简历超500份;力争全镇新增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培育2—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平台赋能,以载体聚人
人才引得进,关键要有“用武之地”。厚街坚持“一个产业一个平台、一个平台一批人才”,统筹君泰、怡昌、光达、联东、厚山等低成本高品质产业空间,规划“1+5”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总面积超万亩。
在厚山现代化产业园,已有东创、乐嘉、产业空间开发等10个产业项目动工建设,面积达到590亩。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光达制造·厚街智慧谷,项目一期已陆续封顶,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研发楼、人才公寓,重点引进芯片封测、高端装备企业,项目总投资14亿元,将有力带动产业人才需求;
在会展新城,依托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打造“展产融合、展贸融链”示范基地。2024年以来,该中心共举办名家具展、广印展、“创食展”等各类展览近100场,配套会议活动超500场,参展商超1.7万家,吸引超200万人次参观采购,为高端研发、工业设计、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人才提供海量机会。
厚街镇财政每年安排13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科技创新提质发展。其中设立创新平台认定补助。对获得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为科创人才扎根厚街发展提供全周期载体。如巨冈精工牵头成立“东莞市工业母机与模具创新联合体”,覆盖“产学研用”全链条,同步启动“双创综合体”“中试+”平台,破解初创项目孵化难与中试环节缺失瓶颈。
生态暖人,以服务留人
厚街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创新推出“厚才卡”,涵盖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14大类服务。5年来,全镇受理条件准入类人才入户逾4000人,推出青年人才驿站住房、人才安居房、配建商品房超400套,提供人才子女公办学位超2300个。服务做加法,审批做减法。厚街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才绿色通道”,企业开办、项目备案、政策兑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厚才快线”绿色服务点走进高校,涵盖岗位推荐、政策推送、职业指导、人才服务等4项重点服务内容。常态化走进企业、社区、广场,今年已开展政策宣讲20场,解决人才落户、就医、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600余件。
“当老师有当老师的好处,但是在企业里边也能找到那种归属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东莞市首席技师、巨冈精工研发经理韦世勇感慨。他辞去国内顶尖工科高校教职南下到厚街“打螺丝”。正是厚街优质的人才服务氛围,让他一干就是9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创的“卧式三主轴加工中心”设备,生产效率领先行业80%,成功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厚街人才服务生态暖人、服务留人的生动缩影。
机制创新,以改革用人
人才工作,制度先行。厚街先后出台《厚街镇“技能人才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厚街镇“厚才卡”制度实施方案》等人才政策文件,着力形成“引育留用”全链条政策体系。
在引才端,推动南兴装备、慕思集团等重点企业与省市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揭榜挂帅”企业“卡脖子”技术;
在育才端,推行“项目制”技能培训。3年来,紧扣企业需求开设347期培训班,培训产业工人1.56万人次,新增技师、高级技师126人;2025年再面向社会征集172个培训项目,覆盖家具、机电、鞋包、黄金珠宝及会展五大传统产业,并前瞻布局半导体芯片制作、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等前沿岗位,给予每课时每人30元补贴,持续扩大全镇高端工匠队伍。
在留才端,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重大人才项目实行“一名镇领导、一名服务专员、一张作战图”全程护航,确保人才诉求“不过夜”。
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书写产业重镇新的时代华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厚街,这座传统制造业大镇正以新兴产业“强引优育”塑造新竞争力,以“破局者”姿态加速转型,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实验室里的灯火通明,车间里的机器轰鸣,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共同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展望“十五五”以及东莞全市系列人才新政出台,“抓产业必须抓人才”的改革导向更加鲜明,厚街,正以前所未有的胸襟与力度,广纳四海英才,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书写产业重镇新的时代华章。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满元 通讯员:厚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