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书法“一流”?纵然拍出35万元,也难掩水平的低劣

发布时间:2025-11-01 09:30  浏览量:3

陈道明那可是实打实的优秀演员,他演的康熙皇帝,不管是那股子威严样儿,还是独特的气质,都拿捏得死死的,特别到位。以至于咱们一说起康熙皇帝,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陈道明。

听说陈道明这人,演戏之余,爱好不少,琴棋书画,多少都能来两下子。有一回在慈善拍卖会上,他就露了一手书法。在明星慈善杯高尔夫对抗赛颁奖晚宴加上慈善拍卖会上,陈道明当场挥毫,写了幅书法作品,好家伙,最后拍出 35 万元的高价。

就一幅书法能卖这么多钱,这可不是一般书法家能企及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买家图的可不是这书法本身有多高的艺术造诣,看重的是写这幅字的人是个名人,也就是名人效应。

现如今,娱乐圈里的名人喜欢书法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像郁钧剑、张铁林这些人,早早地就钻进书坛,跟书法家们混得挺熟;赵本山、刘晓庆他们,也曾在书坛闹出不小的动静。这些名人写的字,少数还勉强能看,大多数呢,不客气地说,也就是拿着毛笔瞎划拉,根本算不上书法。

明星的书法作品拍出高价,按道理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也不好说啥,就算书法家们瞧着不顺眼,顶多也就私下发发牢骚。但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

显然不是。问题在于,本来没啥艺术价值的字,却能卖高价,这一下子就把大众衡量书法好坏的标准给搞乱了。

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衡量一幅书法作品值多少钱,变得特简单、特直白,全看你官儿当得大不大、地位高不高、社会影响力咋样,这些都成了书法的附加值。

收藏的人也不看书法本身的艺术格调了,光盯着艺术之外的东西,这种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式的收藏观念,肯定是违背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

陈道明的书法,基本功明显不行,属于想到哪写到哪的自由发挥。也许有人会说,书法不就讲究个自由嘛。话是这么说,但书法追求的自由,那是在把书写技巧练得滚瓜烂熟、把审美规律摸得门儿清之后的洒脱、随性,可不是在一点传统底子都没有的情况下,拿起笔就胡写乱画。

陈道明书法的线条软绵绵的,没劲儿,这说明他练字的时候下的功夫不够;字的结构呢,一点古韵都没有,可见他对经典书法作品的学习吸收少得可怜。总之,就他这书法,真算不上好。可气的是,有些自媒体非得给陈道明的书法戴上 “专业水准”“跟一流差不多”“有才子气” 这些高帽子,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

再看看当下的拍卖会,有些明清书法大家的精品,也就卖个十几、二十万元,难道说陈道明那卖 35 万元的书法,艺术水平还能超过古人了?这怎么可能呢。

在陈道明的书法跟前,好多专业书法家心里估计都不是滋味。据了解,大多数书法名家,作品很少能卖到一平尺几万元,那些真正能卖出高价的书法家,基本都是在协会或者别的部门有不一般的地位。怪不得好多人挤破脑袋都想在协会里谋个职务。

这么看来,陈道明靠书法拍出高价,也不能全怪他,他也就是个喜欢书法,但字写得不咋地的人。至于有人乐意花大价钱买一幅不咋样的书法,陈道明能咋办呢,他也挺无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