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开“夜宴”,千年古画中竟然藏着流量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31 11:12  浏览量:3

《喜人奇妙夜2》的演员们这两天集体“发癫”。

从李明磊、杨雨光因直播互动,被网友组成“暴躁婶子+怂包叔叔”CP起,喜人演员们纷纷下场炒CP,玩得不亦乐乎,一时之间,“魔婶降世”“叔婶事变”等词条登上热搜。

图自《技能五子棋》主创张兴朝的微博

癫是癫了些,但这些演员对待作品,还是相当认真的,每一期都有封神节目。特别是上一期博得满堂彩的《夜宴》,属于足以载入喜剧综艺史的封神之作。

该作品的结局画面,演员们突然静止,待大幕徐徐降落,竟出现南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且演员站位、姿势与神态,像是从画中抠出来的。那一瞬间,全场赞叹,掌声雷动,仿佛所有人都听见了一千多年前的历史的回声。

上,《夜宴》结局画面;下,《夜宴》落幕后的大屏画面,出自《韩熙载夜宴图》

在马东喜剧大赛舞台上,改编四大名著、梁祝白蛇等文本故事的很多,但改编传世名画的,《夜宴》是目前的唯一。

这种改编路径实在惊喜,也启示着后来者:让名画动起来,可能会发现新大陆。

《韩熙载夜宴图》出自南唐画家顾闳中之手。顾闳中的老板便是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

该画可谓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巅峰之作,宽28.7cm,长335.5cm,描绘的是南唐官员韩熙载家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整个夜宴分为五个片段: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

世人最常见的,以及喜人改编的《夜宴》,便是出自第一片段“听乐”。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图据故宫博物院

他们选择这幅画的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实在是一场南唐版“权力的游戏”。

韩熙载,世家出身,中过进士。五代十国是乱世,父亲被杀后,他从故国后唐转投江南吴国。后来,李昇代吴建立南唐,任韩熙载为秘书郎等官职。中主李璟时期,韩熙载仍是重臣,但因其才学、孤高、政见而遭到权臣排挤。

后主李煜时期,他的形象模糊起来,一方面屡进忠言,关切朝政,一方面又广蓄姬妾,沉迷酒色。

画中主体为韩熙载,图据《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正是诞生于这个模糊时期。为什么要作这么一幅画,历史上有多个说法:

一说,李煜本想重用韩熙载,但他夜夜笙歌的名声很臭,遂派遣画工顾闳中充当“移动监控”,入府调研韩熙载的私生活底细。

一说,韩熙载颇有声望,但沉迷宴乐实在有辱斯文,李煜不便直接开骂,便让画工画出他的“丑陋嘴脸”,以令其自惭形秽。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还有一说,韩熙载本是治世能臣,但李璟、李煜两朝越来越乌烟瘴气,党政不断。他纵有才能,亦无处施展,还要担心被国主忌惮,只好“自污”——假装“摆烂”,假装骄奢淫逸,以麻痹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

刘同选择了,或者说更愿意相信最后一种。然后经由张维伊、左凌峰、马旭东等十个喜剧演员将其展演出来。他们的《夜宴》故事,讲述了一群忧国忧民的文官武将、耆老志士,不得不假扮成酒气财色之徒,以此骗过画师顾闳中,以及猜忌他们的国主李煜。

张维伊饰演的韩熙载,是这场骗局的总导演。他必须导好这场夜宴大戏,稍有不慎,在场诸位都会因结党之嫌而被诛九族。

诸位朋友中,大儒詹老,向来风雅勤俭,但要扮演炫富之人,掷千金来买醉;夫妻恩爱的周御史,则要扮演好色之徒;算科能才得嗜酒划拳,青年状元需乱嚼舌根。就连韩熙载夫人,都要扮演教坊歌女;最后,刚直不阿的战场将军,为了救场,扮作了婀娜舞姬。

只是他们演得拙劣,随时处在被满脸奸相的画工拆穿的边缘。

作品的喜剧性就表现在快露馅了——临场补救——将要拆穿——急智圆谎的循环中。直到画工厌倦了这场游戏,当即戳穿他们的假面。

生死一线,画工逼问他们聚会的目的。众人还想圆谎,却被一一击溃,直到韩熙载声泪俱下,痛诉道,他们在此只为筹粮赈灾,以救黎明百姓。

这时,喜剧陡然转变为悲剧——为民做事,却徒遭猜忌;一心为民,又何罪之有?所谓忠臣,竟然只有自污,扮演奸臣,才能做点好事。

名声与实事,不可兼得,无法两全。为了救助受灾百姓,他们宁愿成为后世眼中的纵情声色之徒。

喜剧演到最后,竟然变成荒诞悲剧,委实难得。其故事、节奏、表演以及结局的“大底”,无一不佳。《夜宴》的胜出,赋予了《韩熙载夜宴图》第二次生命。从此,世人看韩熙载,会多了一副别样的目光。

我国的传世名画中,还有一幅改编甚多甚广,它就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绢本大青绿设色画《千里江山图》。

大众对它应该不算陌生。北京奥运会时,张艺谋的巨幅“卷轴”,曾展出这幅名画。2022年春晚舞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舞美、气韵、叙事,更是直接取材于它;去年,该团队又将舞剧改编成电影,口碑不俗。

《千里江山图》,纵51.5cm,横1191.5cm,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有余。画中既有逶迤连绵的秀丽山河,也有繁复的村野舟船、楼台桥梁、殿阁村舍,细处更是可见的细腻生动的人物飞禽,远观近睹无不令人赞叹。

元代书法家溥光对它推崇备至,称该画在古今的丹青小景中,可“独步千载”,是“众星之孤月”。

它在青绿山水画中的地位,颇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孤篇压全唐”。

《千里江山图》局部,图据故宫博物院

如此杰作,你能想象,画它的人,当时才十七岁吗?

话说,王希孟进入宋徽宗创办的皇家美术学院,学画三年,但并不出众,被分配到文书库,抄写中央赋税档案。但他心存大志,经常献画给宋徽宗。宋徽宗觉得他画得一般,不过“其性可教”,于是亲自下场指导王希孟,传授绘画心得。

王希孟同学仅用半年,便画出这幅巨制《千里江山图》。宋徽宗非常满意,把画赐给了他的宰相蔡京(《水浒传》里的头号反派)。蔡京为画写了题跋,提到了这段经历。这就是《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宋徽宗的官方说法。

《只此青绿》影版王希孟

不过,蔡京只说作画者是希孟,并未提及姓氏。直到清代大臣、才子宋荦看到这幅画后,写了首《论画绝句》——“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从此希孟得了姓,变成王希孟。这首诗也揭示了王希孟的结局,进献此画过后,他便英年早逝了。

这个故事,有很多谜题。

蔡京的题跋是否为真?王希孟与宋徽宗、蔡京的关系如何?他作画是书斋里的虚构,还是游历千里江山后的非虚构?

画作本意是礼赞皇帝的大好河山,还是说暗含讽谏的意味,毕竟他作画的时间,北宋已是沉疴遍地。

以及他的死亡之秘,传说,在画完《千里江山图》后,王希孟又画了《千里饿殍图》,揭露民间疾苦,因而触犯龙颜,遂被宋徽宗赐死。“饿殍图”亦被销毁,仅留“江山图”存世。

《千里饿殍图》,出自《天下粮仓》的虚构,朱仁民画

这段传说出自清代的《北宋名画臻录》,不过内容存疑。存疑对历史是坏事,可是对文学就不一定了——九百年后,科幻作家海漄,以此为素材,写下《时空画师》,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家。

《时空画师》用双线叙事,现代线讲刑警调查故宫鬼影,古代线讲少年画师希孟有“离魂”神游的能力,可跃入高维空间游览山河,正因为此,他才能用半年时间画出《千里江山图》。皇帝大悦,命他画出未来盛景。赵希孟离魂,看到未来“靖康之变”的人间惨象,遂画下《千里饿殍图》冒死劝谏皇帝。皇帝认为他是在诅咒自己,判他斩立决。画师干脆舍弃肉身,进入无上妙境,化作存活至今的鬼影。

海漄小说集,收录有《时空画师》

海漄找到《千里江山图》,就像刘同找到《韩熙载夜宴图》,都是借名画故事,成就各自领域的高光。

其实舞剧版、电影版《千里江山图》也有时空穿越的情节。它讲的是故宫青年研究员在该画展出之际,“穿越”回北宋,进入王希孟的内心,目睹了他呕心沥血创作传世画卷的历程。

谈及中国的传世名画,自然少不了《清明上河图》和《富春山居图》。

《清明上河图》的改编,最负盛名的应该是冶文彪历时数年,创作的历史悬疑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他将全画824个人物全部复活为有名有姓的人物,用六部曲的庞大结构,书写汴京盛世风华的最后绝影和帝国覆灭前夜的惊天阴谋。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据故宫博物院

去年,该小说第一部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由张颂文、白百何主演。讲述赵不尤(张颂文 饰)一家人互相接纳的同时,卷入了轰动汴京的“梅船案”的故事。

本剧主创参考大量宋朝古画、砖雕及文献,在美术、服装、道具上极尽其能地再现了一幅光影流动、烟花璀璨的《清明上河图》。

至于《富春山居图》,它画峰峦迭起,清泉飞溅,茅舍参差,渔舟错落,是山水画而少人物,故事性匮乏;同时,画家黄公望不像王希孟有着“少年天才、亲近皇权、英年早逝”的种种传说,他的故事仅是做过小官,被诬入狱,出狱后放浪形骸,纵情山水,最终耗时七年完成此画。

《富春山居图》卷后段局部

关于它的改编,很不幸,最有名的是《天机·富春山居图》,刘德华、林志玲、佟大为主演,讲述一群多方势力抢夺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夺宝故事。但故事过于精神错乱,以致于豆瓣评分仅3.0分。

《富春山居图》剧照

看起来,传世名画都不乏可以改编的点。

或如《清明上河图密码》,将古画历史背景与现代类型元素结合,从画着眼,带领读者穿越古代,感受市井烟火;或如《夜宴》,聚焦画中人物与作画来历,恰当地演绎、虚构,在历史的模糊之处开发新意;或如《时空画师》,利用画家的人生和传说故事,填补历史的空白。

按此方法,传世名画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可以改编成民族历史题材的大片;顾恺之绘制的《洛神赋图》(宋摹),可以改编成三国背景的人神虐恋;北宋李公麟的《免胄图》,可以改编成安史之乱时期的战争史诗;南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可以改编成带有志怪邪典色彩的寓言故事;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宋徽宗摹本),或可改编成唐代版本的讲述贵族妇女生活的《知否》……

《骷髅幻戏图》

这些沉睡百年、千年的传世画作,无一不是有待开发的叙事宝库。《夜宴》等很多作品,已经作出了示范。当四大名著、各类经典影视小说改无可改时,创作者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古画。静态的作品一旦活过来,可能创造更大的惊喜。

撰文 李瑞峰 编辑 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