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那酒为证,青春不曾虚度‖唐雪元
发布时间:2025-10-31 07:33 浏览量:3
那酒为证
青春不曾虚度
唐雪元
金秋之际,收到湖南老家战友寄来的两瓶“酒鬼”酒,瞬间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或许白天的喧嚣还未远去,或许心中的涟漪仍未平息,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如同被夏风拂过,瞬间在心中翻涌而起,历历在目……
18岁,一个充满憧憬与迷茫的年纪。然而,对于我而言,却是那么艰辛和无奈,命运的巨锤重重地砸在了我的生活里。父亲的离世,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轰然崩塌,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彻底压垮。家庭的顶梁柱没了,生活的重担像大山一样压得我和母亲有些喘不过气。
在湘东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年轻人改变命运的途径少之又少,通常只有三条道:读书、打工、参军。读书,家中供不起,其时哥哥正在读大学,靠家中几亩薄地的收入,断难供得起自己。打工,累死累活下来,碰到良心好的还好,工钱如期支付,碰到黑心的,不是克扣拖欠,就是玩跑路失踪,让人欲哭无泪。参军,似乎成了我心中唯一的希望之光。部队,在我的想象中,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机遇的地方,那里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
为了能顺利参军,我思来想去,决定效仿村里其他人的做法——送礼。我做了母亲半天的工作,硬是怂恿她咬牙拿出家中卖谷子的钱去买了两瓶“酒鬼”酒。好不容易挨到晚上,望着桌子上那两瓶酒,在昏暗的灯光下,它们仿佛闪烁着别样的光芒,承载着我对未来的全部希望。我小心翼翼地把酒瓶擦拭干净,仿佛那不是两瓶酒,而是通往新生活的钥匙。
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我提着酒,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向村委会主任家。村委会主任家的门半掩着,透出昏黄的灯光。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推开了门。村委会主任正坐在桌前,抽着旱烟,烟雾在屋内弥漫,呛得我有些咳嗽。我局促地站在门口,双手紧紧地握着酒瓶,指关节都泛白了。
“主任……”我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想报名参军,这两瓶酒,您收下……”我把酒递了过去,眼神中满是期待。主任抬起头,看了看我手中的酒,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就你还想参军?初中学历,到部队也是干些杂活,三年后又灰溜溜地回来,还不是丢人现眼?再说了,村里想当兵的小伙多了去,你以为两瓶酒就能解决问题了?”
村委会主任的声音冷冰冰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把利刃,一刀刀无情地刺痛着我的心。
我的手僵在半空中,脸上一阵发烫。“主任,我真的很想参军,到部队后,我一定会好好干,一定不会丢人现眼,因为我想改变家里的情况……”我急切地解释着,顾不着所谓的尊严和脸面,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
“改变?你拿什么改变?就凭你?别做梦了!”村委会主任笑了笑,“你看看你家那穷酸样,还想着参军,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母亲一直跟在我身后,听到村委会主任的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嘴唇颤抖着,想说些什么,却又被噎了回去。
我看着母亲那屈辱的神情,心中的怒火瞬间燃烧起来。我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却强忍着没有发作。
“这个兵不当就不当,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冲村委会主任吼道,然后拉着母亲,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村委会主任家。
“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送礼了!”回家的路上,我对仍低着头哽咽的母亲说道,月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一路上,母亲始终默默地流着泪,我咬着嘴唇,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只能靠自己了。
梦想不止,奋斗不休。放弃从军,我岂能心甘?
第二年冬天,征兵的消息再次传来。这一次,我没有再想送礼的事情,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征兵的准备中。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山上跑步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能。夜晚,当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梦乡中时,我还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学习。
终于,到了体检的那一天。我决定“先斩后奏”,不在村上报名,而是直奔体检地的乡政府卫生院,自称自己是“高中生”,从而获得“绿色通道”。在体检站,每一项检查,我都认真对待,一如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当体检结果出来,得知自己合格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继而,部队招兵组将我纳入优先录取名单中,又以最快速度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复检,同时启动了相关政审工作。一切合格过关后,再以倒逼形式完善村上报名参军环节时,村委会主任已经“无力回天”,虽然他举报我“欺骗组织”,真实学历为初中时,也无碍“一介热血青年热切投身火热军营”的初衷。
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
参军前,我悄悄地买了两瓶“酒鬼”酒放在行李箱中。这两瓶酒,不再是用来送礼的工具,而是我心中的“励志活物”。来到大西南的四川部队后,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就会在连队的仓库中拉开行李箱看看那两瓶酒,想起村委会主任的讥讽和母亲的屈辱,心中的斗志便又被点燃。
部队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纪律要求,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但我从未抱怨过,总是咬牙坚持着,哪怕是在新训三个月后,自己被分到位于深山腹地的连队看押重刑犯。
“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的基层连队文化生活匮乏,尚武之风却极其盛行,冒出一大批“神枪手”“铁头功”“飞毛腿”式精武战士。连队工作项项优秀,但苦于上面领导不知情,因而往往与先进无缘。如此情形,危中有机,我看到了曙光,于繁重的执勤训练空闲重拾军挎包中的钢笔,在哨楼间、山上菜地、巡逻路上满心推敲或消息或散文或诗歌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在投了99篇稿都石沉大海的情况下,在第100篇打算放弃之时,偏偏这篇稿却像土豆一样冒出了芽得以发表。此后,又有十几篇在省市报上亮相,我的军旅生涯这才熬过了漫长的严冬,当上了连队的文书,继而又一纸调令出了大山,调进了团政治处宣传股,任新闻报道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刚到团机关的我,正巧又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肆虐大江南北。我主动请缨,跟随部队第一批“尖刀突击队”就上了嘉陵江大堤参加抗洪抢险。肩担重任,我不敢懈怠,且一线官兵的英勇事迹无不时时感动着我。我饱含热情真情激情全力以赴,不分白天黑夜,随部队“前指”转战各处一线拍照、收集素材。只要有空,不管是在堤岸上还是在指挥车上,不管是有灯还是打着手电,我都一直在构思、琢磨怎样写稿发稿。困了,打个盹,渴了,喝口矿泉水,我把我的写稿任务也当成是抗洪抢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场抗洪抢险战斗中,我居然在全军和省市各级报刊上发表各类题材的文章50多篇。凯旋不久,团首长对参加抗洪抢险战斗的连队和个人进行评功评奖,我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也荣立了三等功。
那晚,我将自己珍藏的那两瓶“酒鬼”酒开了一瓶,从中倒了一杯,自己给自己庆祝,喝着喝着,不由得泪流满面!
化笔为剑,对我来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想让自己的名头更响亮些,于是铆足了干劲加油干,我深知: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在失望中沉沦是绝望,在失望中崛起是希望。我一边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阅读大量书籍,学习名家的写作手法,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文字;一边将调入成都大机关、在大报发表文章作为自己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又是一个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在经历了一个个青灯黄卷伏案苦读的白天与夜晚,在经历了一次次退稿的失落与怅然之后,我没有退缩,而是让灵魂在被迫的放逐中重新聚合起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激情。我终于再次把一篇篇饱蘸着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像小鸟一样放飞在了全国各地报刊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如愿以偿,名字也逐渐在部队里传开,成了大家眼中的“才子”。在部队的8年军旅中,我凭借手中的笔,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12次受到各级嘉奖,1次被军部表彰为“优秀共青团员”。军旅8年期间,先后在中央级报刊和军地各级报刊台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000余篇(幅、条),逾百万字,其中有20余篇获奖。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它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向往,然而成功道路上的重要关卡,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去闯,非有大恒心、大毅力者不能为之;非有拼搏奋斗之品格者不能为之。这点,酒鬼酒可以为我作证!
后来,我转业进了一家省级报社,从记者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直到今天当上了副总监兼媒体运营部主任。我不求每一个脚印写下的都是甜蜜与欢乐,但求无悔于每一个脚印;我不求每一个脚印留下的都是幸福与微笑,但求无愧于每一个脚印;我不求每一个脚印记下的都是美好和痛快,但求无憾于每一个脚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两瓶酒,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我的书房里。它们见证了一个自卑、迷茫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自信、成功的男人的全过程。每当看到那两瓶酒,我都会想起那段充满挫折与奋斗的青春岁月,心中充满了感慨。常常在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被别人的讥讽和嘲笑所打击,失去前进的勇气。但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从挫折中崛起,走向成功的彼岸,就像蜗牛不相信自己的缓慢,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自己的目标爬行,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水滴不相信自己的脆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地撞击石块,终于造就了水滴石穿的奇迹;蚕蛹不相信坚硬的外壳,一步一个脚印,每天努力一点,终于获得了破茧重生的光明!
本文内容系原创
作者:唐雪元(湖南株洲人,参军入川。国防时报社运营副总监兼媒体运营部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创研部副部长,四川省文促会理事)
图源:酒鬼酒官方网站
- 上一篇:山西散装图:谁才是真正的副中心城市?
- 下一篇:吴樾:我文武双全凭什么就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