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越滥杀朝臣,西晋形同灭亡,刘聪两攻洛阳,为何惨败收场?

发布时间:2025-10-31 07:00  浏览量:3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东海王杀死王延、何绥等人,企图借此立威,加强对朝臣的控制,可是专权擅杀只能使朝臣更离心离德。

309年(永嘉三年)四月,左积弩将军朱诞叛离朝廷,单枪匹马去投奔刘渊,他见了刘渊说:“东海王横行不法,人心都背离他了,国都洛阳只是孤孤单单一座空城,陛下大军一去,准定可以稳拿下来。”

刘渊得到朱诞情报,就派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以朱诞为前锋都督,从洛阳东北方向沿着黄河向洛阳进军。这个刘景大将军的称号是“灭晋”,他一见晋人可真是杀人不眨眼,不问是男是女,是老是小,是军是民,一概格杀勿论。他打下黄河边上的黎阳、延津(今河南浚县、滑县、汲县一带)等地后,觉得对晋人刀砍枪刺嫌慢,竟下令把活人逼赶到黄河里去淹死,几天里就杀害了三万多人。

刘渊素来比较注意军纪,但他还是禁止不了部属的滥杀。早在304年,刘渊的部将乔晞攻打介休(今山西介休东南),县令贾浑被俘后不肯投降,被乔晞一刀砍死。乔晞看到贾浑的妻子宗氏才二十多岁,长得如花似玉,妄图霸占她,宗氏坚决不从,指着他鼻子痛骂,乔晞又把她杀了。刘渊得报后恨恨地说:“要是老天爷长眼睛,看到乔晞这么胡作非为,定要让他断子绝孙!”他当即召回乔晞,给以官降四级的处分,再派专人把贾浑夫妇的尸体隆重安葬。

此时,刘渊听到刘景做出这种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来,气得七孔冒烟,怒骂道:“看刘景还有什么脸再来见我,我要消灭的只是晋皇室司马氏一家,老百姓有什么罪过?这么杀害平民,天地都不容许!”他把刘景降职为平虏将军,这一路人马也不再作为进攻洛阳的主力了。

接着,刘渊重新部署兵力,任命王弥为都督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要他和楚王刘聪共同进军,以石勒为先锋,攻打壶关(今山西壶关西北数十里),然后南下打到洛阳去。

东海王派了淮南长史王旷和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渡过黄河去解救壶关之围,施融劝王旷说:“敌军据险,可攻可守,还有几路兵马相互呼应,我们是孤军作战,难以抗争,不如暂且凭河为守,看看形势再说。”

王旷早先在江东陈敏造反时是丹阳太守,那时他逃得比兔子还快,此时反而要瞎撞瞎闯了,他对施融发怒说:“你这些话是长敌人威风,丧自己志气,扰乱军心,按理当斩。”施融没奈何,只得随王旷渡过黄河,穿过太行山,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北)和刘聪相遇。309年七月,长平之战就打开了。

两军激战,刘聪的坐骑中了流矢,把他颠下马来,那骏马打了几个滚就死了。这时四周全是晋军,情况十分紧急,刘聪的部将李景年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他们挥戈奋战,杀出了重围。

李景年是匈奴前部人,年少时父母养不起,把他送给有钱的叔叔家放羊,他看到叔父家的孩子都在念书,非常羡慕,从学馆的老师那儿问了一百多个字,在羊群吃草的时候,他就折断树枝在地上划起字来。他叔父见他学得很快,理解力很强,就说:“这才是我们李家门里的千里驹,怎么能叫骐骥(良马)去拖盐车呢?”于是叫他专门读书。他后来当了官,带了兵,这时他奋身抢救刘聪,立了大功。

晋、汉两方面的兵力比较起来,汉军强大得多,这时王弥和石勒的军队正巧赶到,刘聪立即组织反攻,晋军大败。施融和曹超在作战中被杀,王旷带了残兵败将逃了出来。刘聪乘势攻破屯留和长子,各地晋军一败涂地,被斩杀的有一万九千多人,把守壶关的上党太守庞淳孤立无援,率部投降。

2、两攻洛阳失败

正月里,鲜于修之劝刘渊迁都时,预计三年内可以打下洛阳,不料七月里就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刘渊高兴极了,八月里,他就命令刘聪趁热打铁,进攻洛阳,要把西晋的京都一口气拿下来!

刘聪乘着长平之战大败晋军的威势,长驱直入,沿途晋军不是被歼,就是闻风投降。汉军毫不费力地渡过黄河,占领了弘农郡东端的宜阳(今河南宜阳西),这里离洛阳只有一百多里了。从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县北)赶来迎战的弘农太守垣延,到了刘聪跟前全军投降。刘聪自以为立刻可以马到成功,洛阳唾手可得了。

当夜,将士们都沉睡在梦乡里,突然喊声连天,营里营外几乎全是晋军,这千军万马不知是哪儿来的?刘聪和将士们慌忙上马逃窜,士兵们被杀以及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事后才知道垣延是假投降,他利用刘聪傲慢轻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间里外夹攻,黑暗里,汉军不知晋军到底有多少而惊慌失措,所以晋军取得了大胜利,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以惨败而告终。

刘聪带了残兵败将垂头丧气地回到平阳。刘渊伤心地来迎接他们,并且穿上白衣白帽,对死去的将士表示哀悼。刘聪是刘渊的第四个儿子,是他最宠信的,这次失败没有被加罪。刘聪则当场对天起誓,一定要火速洗雪这次奇耻大辱。

刘聪紧张地准备了二十多天,在309年十月间又带了五万骑兵、三万步兵再攻洛阳。他亲自率领先锋部队,马不停蹄地冲到洛阳城下,屯兵在西明门,洛阳城里张灯结彩欢庆胜利还没有结束,文武百官乐极生悲,可真吓破了胆。

幸好凉州刺史张轨所派援救洛阳的骑兵已经到达,由北宫纯率领千余名勇士,半夜里直捣刘聪军营,他们眼明手快,左劈右砍,在刘聪营内横冲直撞。刘聪的征虏将军呼延颢被劈得脑浆迸流而死,刘聪招架不住,且战且退,到洛水之滨才扎下营寨。刘聪兵力虽然强大,但大多是被迫作战的中原人,一遇挫折就自行溃散逃奔。刘聪所属的呼延翼部众又自己内讧起来,杀死呼延翼,四散逃亡了。

刘渊闻讯,下令要刘聪撤退,刘聪说:“晋军兵力不大,我们虽然连失两个主将,但不能自己丧气。”他还是分兵包围洛阳,自己打宣阳门,刘曜攻上东门,王弥杀向广阳门,刘景直捣大夏门,四面八方一起猛扑,但洛阳城在胜利的鼓舞下却固若金汤。

刘聪眼见一下攻不破洛阳,想入非非地带了一千精骑到洛阳西南一百多里、自古有名的“中岳”嵩山去,他登山祈祷上天保佑他速破洛阳。

刘聪留下平晋将军刘厉和冠军将军呼延朗暂且监视洛阳。东海王的参军孙询得到密报,知道刘聪不在军营,他挑选了三千壮士,偷偷地开了宣阳门出城,突然发起进攻。呼延朗来不及披甲上马就被杀了,刘厉率军急救,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等到上嵩山祭天的刘聪飞赶回营,刘厉已因兵败怕受到严责而投水自尽了。

刘渊的心腹谋士鲜于修之对刘渊说:“洛阳将来是一定能够取得的,现在晋朝的气运不该断绝,大军如果不早日撤回来,一定要败得不可收拾。”刘渊于是再次下令撤军,刘聪不得不依命退回平阳。

身为六州都督的王弥没有随刘聪退走,他请求留在洛阳周围的郡县,正碰上外地来颍川郡、襄城郡、汝南郡、南阳国、河南郡的数万家流民,因受当地官绅迫害,杀了郡县的地方官吏,烧了城门楼阁和官府,造起反来,他们纷纷投奔王弥,这“飞豹”的兵势又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石勒的人马攻破壶关后,在魏郡、顿丘、邺城各地都取得胜利,接着又攻陷巨鹿、常山两个郡,以及冀州各郡县的堡坞一百多个,部众扩大到十余万人,声势比王弥更为强大。

3、君子营

当石勒在常山郡附近作战时,有一个书生提着宝剑到了石勒帅营门前,咋呼着要见石勒。乱世里书生投军是常有的事,但这么大声疾呼要见主帅却是少见。石勒是个粗犷的武将,并不以为奇,只是把他留在帅营内,连个官衔也没有给。

石勒随后听说这个书生叫张宾,原籍冀州赵郡(郡治在今河北高邑西),他素有大志,认为自己的才能比得上汉初的张良,只恨未遇汉高祖那样知人善任的帝王。他对亲友们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英雄们都出来了,但我瞧得起的不多,看看石勒还有雄才大略,我一定要帮他树立霸业。”石勒听了这些话,大为高兴。

之后在几次军事行动的议论中,张宾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估计和策略,石勒依计作战都打了胜仗,就愈来愈器重张宾,遇事常常喜欢听听他的意见。石勒尝到了使用读书人的甜头,于是把一些文人雅士集中在一起,称为“君子营”,张宾也成了石勒的谋主。

309年全国大旱,长江、黄河、汉水、洛水的水位大大下降,有些地方枯竭得人畜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第二年又遇到大蝗灾,幽州、并州、司州、冀州、秦州、雍州的大片土地上,蝗虫飞起来把太阳都遮住了,不但田地里的庄稼被吃光,连树叶青草甚至牛马身上的毛都被蝗虫吃得光秃秃的。连年粮食颗粒无收,又加上刘聪、刘曜、王弥、石勒等在黄河两岸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到处搜刮军粮,把能吃的东西都抢光吃光,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10年六月,刘渊得了重病,召回各军安排后事,黄河两岸才算得到片刻喘息的时机。七月十八日,刘渊病逝,他称王四个年头,称帝三个年头,在位共七年。

刘渊死后,太子刘和当天即位,真是无独有偶,西晋皇室内部互相残杀成风,而刘和兄弟间也演出了互相残杀的惨剧。

刘渊死前为刘和的几个兄弟加了官,希望他们一心辅佐刘和。加封的是: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威严的单于台就坐落在平阳的西城外;北海王刘乂为抚军大将军、领司隶校尉;齐王刘裕为大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

4、刘聪继位

刘和的母亲是刘渊为汉王时的王妃呼延氏。呼延氏早死,她的弟弟呼延攸官为宗正,既无德更无才,刘渊在世时不肯重用他;还有一个皇室西昌王刘锐也没捞到什么实权;另外侍中刘乘曾和刘聪闹过纠纷。

这三个人对刘聪被宠任又妒又恨,在刘渊死后第三天就串通一气,对刘和说:

“先帝过分重用刘聪等人,瞧这四个王把大权都占了,刘聪一人手里就有十万将士,这几天单于台前车水马龙,比皇宫还热闹!这样下去陛下难免要成为他们手中的一个木偶,不如先发制人。”

刘聪是刘渊的第四个儿子,为妃子张氏所生。他十四五岁时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的著述,熟悉孙子兵法,他还写得一手好草书和隶书,写作了不少咏怀诗和赋颂等。刘聪在比武场上更是大出风头,他能轻而易举地拉开三百斤重的巨弓,并且百发百中。青年时代他曾游学洛阳,结交名士,张华、乐广等都对他赞誉不止。他曾入晋廷任骁骑别部司马,以后回匈奴任右部都尉,成都王司马颖又拜他为右积弩将军。匈奴五部的豪杰都倾心和他结交。

刘和仪表堂堂,好学能文,但生性多疑,因此禁不起呼延攸、刘锐、刘乘在他耳根前叽叽咕咕。刘和即位后的第三天,310年七月二十的晚上,他把统率禁军的武卫将军刘盛、刘钦、刘璇及左卫将军马景、右卫将军刘安国等人找来,商议除掉四王的事。

刘盛当场反对说:“先帝灵柩尚未入土,四个王都没有叛逆的迹像,兄弟们怎能互相残杀?下臣以为这么做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假如陛下连亲兄弟都不信任,那么今后还能相信其他大臣吗?”

刘锐和呼延攸大怒说:“今天的计议是皇上亲自裁决的,皇上看得起你们,请你们来共图大业,你竟敢如此胡说八道!”刘盛还想分辩,被刘锐命令左右侍卫一刀劈为两段。其他人在武力挟持下,没奈何,只得参加起誓立盟,共商计谋。

不一会儿天色大亮,刘和派出刘锐、呼延攸、刘乘、刘璇四路兵马,分别攻打四王。刘璇的一路是去攻杀北海王刘乂的,年幼的刘乂见他们来势汹汹,知道大事不好,眼泪汪汪地伸长脖子,只等着被砍脑袋。不料刘璇不仅不杀刘乂,反而杀了看守城门的人,护着刘乂跑出城来,直往单于台投奔刘聪。

下令劈死刘盛的西昌王刘锐自告奋勇带兵去攻打单于台。他听到守城将士报告,知道刘聪已有防备,正像张着大嘴的老虎在等待他们。他赶忙回到城中,与另外两路合兵,先去攻打司徒府,刘裕无力抵抗,被乱军杀死。他们又转兵攻杀了尚书令刘隆。刘和的两个亲兄弟就这样丧了命。

刘聪在单于台等不到前来送死的人,就发兵从西昌门破城,杀入皇宫,陆续抓到刘锐、呼延攸、刘乘等三人,割下首级,示众三天。

刘和吓得浑身抖个不停,他急中生智,借口守灵,躲到光极殿西室刘渊的棺木边上。一伙如狼似虎的将士冲进殿来,刘和赶紧死死扒住棺木,声嘶力竭地哭爹喊娘。那些将士不问青红皂白,把他拖到外面,一阵乱刀砍为肉酱。当然,如果没有刘聪事先的密嘱,谁也不敢那么胆大妄为。

文武百官眼见一场屠杀告终,立即联名上书,要刘聪坐上皇帝宝座。刘聪出来和大伙说:“我的弟弟刘乂是先帝单皇后所生,子以母贵,按理应该由他即位,我还是回我的单于台去!”

话还没说完,跟前就跪倒了一个少年,刘聪一看是刘乂,赶紧扶他起来。刘乂却赖在地上叫喊道:“兄长跟随先帝创业、功勋卓著,现在大业尚未完成,还要依仗兄长继承先志,绝不能舍长立幼。兄长还是顺从大家的意愿吧!”

文武百官也都跪下来再三恳请,刘聪才答应说:“这国家大事我就不固辞了,等待弟弟刘乂年富力壮时,我再让位给他!”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七月二十四,刘聪继为汉帝,改元光兴,这是刘渊死后第六天。刘聪尊单皇后为皇太后,自己的母亲张氏为帝太后,刘乂立为皇太弟,拜大单于、大司徒,住到单于台去,但单于台却从此冷落得门可罗雀了。刘聪又立自己的妻子呼延氏为皇后,儿子刘粲为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当年九月十一日,安葬刘渊遗体的永光陵完工,刘渊灵柩入葬。到了十月,刘聪派他的儿子刘粲和自己兄弟刘曜(刘渊的养子)与王弥一同率领四万大军,又向洛阳发动了进攻。

石勒当时被拜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受命带两万人从大阳(今三门峡市北)到渑池,同东海王的监军裴邈对阵。裴邈原是东海王府中的“清才”,就是两片嘴皮子厉害,善于清谈的才子。他的堂兄裴楷也是一个有名的清谈家,俩人常常夜间辩论,不知不觉就到了天明。

但裴邈和另一个能清谈的大臣王衍却是志趣相悖的。在清谈时,裴邈想叫王衍屈从自己,王衍就是不服他,大概因为王衍的官高一级,别人总是说裴邈态度不好。有一天,裴邈一气之下跑到王衍家,对着王衍破口大骂,什么丑话都骂出来了,想激怒王衍来和他对仗,这么着别人就不会说王衍的态度好了吧!可是王衍随他骂得口干舌燥,还是丝毫不动声色。裴邈善于舌战逞能,而他对于打仗,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此时又遇到强大善战的敌人,当然被打得一败涂地。

黄河两岸的战火只停歇了几个月,又重新燃烧起来。刘粲的战略现在改变了,他决定先打下洛阳四周的州郡,巩固阵地,稳扎稳打,而后再包围洛阳,一口把它吞掉。

刘聪虽然一再进攻洛阳,但他的背后受到并州刺史刘琨的牵制,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