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种“东方之笔”张大千:睡过8个少女,48岁娶18岁女儿同学
发布时间:2025-10-30 16:03 浏览量:3
提到张大千,国画界没人不竖大拇指,泼墨山水独步天下,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妥妥的近代艺术圈“顶流”。可这位大师的感情生活,却一直争议不断,甚至有人直言他“渣得明明白白,活得坦坦荡荡”。
都说才子多风流,张大千似乎把这句话刻进了骨子里。他一生的情感羁绊远非简单几段能概括,前后有八位年轻女子曾走进他的生活,每一段都藏着不同的故事,却大多潦草收场,留下不少闲话。
这八位女子里,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曾正容,也有患难与共的二夫人黄凝素,还有因戏结缘的三夫人杨宛君,剩下几位多是青春正好的少女,或因仰慕才华相伴左右,或因偶然相遇产生情愫。
就说早年在上海闯荡时,张大千凭借一手好画声名渐起,身边从不缺主动示好的年轻姑娘。有位苏州少女模样清秀,对他的画作痴迷不已,主动上门求学,一来二去便动了心,可惜这段感情没熬过现实的打磨,最后不欢而散。
还有一次在北平写生,他遇到一位懂书画的少女,两人聊得投机,少女陪着他走遍了城郊的古寺名园,可随着张大千要远赴敦煌临摹壁画,这段感情也不了了之。这些少女大多正值豆蔻年华,却都成了他感情里的匆匆过客。
而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他48岁那年的跨界婚事。彼时的张大千早已功成名就,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可他偏偏看上了一个刚成年的小姑娘——18岁的徐雯波。
更巧的是,徐雯波还是张大千女儿张心瑞的同班同学,两人在学校里形影不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女儿得知父亲的心思后,当场就炸了锅,死活不答应。
“爹,您都快五十的人了,她可是我朝夕相处的同学!这要是成了,我以后怎么见人?”张心瑞又急又气,拉着父亲的衣袖苦苦劝阻。可张大千却一脸坦然,笑着反驳:“感情这事儿,向来是你情我愿,哪有什么年龄辈分的讲究?”
其实张大千对徐雯波的心思,早就埋下了伏笔。一次女儿带同学回家做客,徐雯波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他作画,眼神里满是纯粹的崇拜,没有丝毫攀附之意,这一下就击中了张大千的心。
他开始主动接近徐雯波,没有摆大师的架子,反而像个晚辈似的,给她讲书画里的典故,教她运笔调色的技巧。徐雯波本就仰慕张大千的才华,一来二去,也渐渐动了真情。
可这事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亲戚朋友纷纷上门劝阻,说他“为老不尊”,丢尽了文人的脸面;媒体更是添油加醋地报道,把他批得一无是处。但张大千铁了心要娶徐雯波,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1949年,两人在香港举行了简单的婚礼,48岁的张大千牵着18岁的徐雯波,面对漫天质疑只说了一句:“我娶的是知音,不是年龄,更不是名气。”婚后的日子,倒也过得琴瑟和鸣。
徐雯波不仅把张大千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成了他创作上的得力助手,帮他研墨铺纸、整理画作,甚至陪他游历海外写生。张大千后期的不少传世名作,都离不开徐雯波的默默支持。
有人说张大千自私,把年轻姑娘的青春当点缀,只顾自己的情感宣泄;也有人说,那些相伴的时光里,他也曾付出真心,只是才子的感情本就热烈而短暂。
比起之前几位匆匆离去的少女,徐雯波无疑是幸运的,她陪张大千走过了人生最后的几十年,从青丝到白发,成了他晚年最安稳的依靠。而张大千对她,也收起了往日的随性,多了份长久的珍视。
放到那个年代,文人墨客的感情观本就比普通人开放,张大千的“渣”,或许是对传统礼教的叛逆,或许只是才子天性的随性而为。但不可否认,他对徐雯波的真心,是往后几十年不离不弃的证明。
张大千的一生,画技封神,感情却充满争议。他到底是冲破世俗的多情才子,还是不负责任的“渣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