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0岁才醒悟,在单位里,一定要学会装!装不知道、装忙、装早睡、装无知!很多人却不明白
发布时间:2025-10-31 00:43 浏览量:3
职场的真相,从来不在员工手册里
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再过三个月,我就四十岁了。
在国企摸爬滚打十八年,从一个热血青年熬成部门老油条,我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在单位里,太认真的人输得最惨,太聪明的人死得最快。
01 装不知道:有些秘密,知道越少越好
上周五下午,小张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李哥,听说没?王副总要调走了,新来的副总据说是总部空降的...”
我头也不抬地继续整理文件:“没听说。”
小张不死心:“你觉得咱们部门谁有机会上位?赵主任资历最老,但刘副主任和总部关系更好...”
我放下手中的文件,认真地看着他:“这些事情,等组织安排就好。”
小张讪讪地走了。看着他失望的背影,我想起十年前的我。
那时我也是个“包打听”,单位里的大小事都要探个究竟。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得知处长和副处长之间的矛盾,在酒桌上说漏了嘴。第二天,两位领导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那个月,我的绩效破天荒得了C。
老科长找我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小李啊,在单位里,知道得太多不是本事,知道什么该不知道才是智慧。”
我当时不明白,现在懂了。
有些消息,知道得越早越危险;有些矛盾,看得越清越麻烦。装不知道,不是愚钝,而是自保。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2 装忙:闲人是非多,忙人机会多
新来的实习生小杨很勤奋,工作总是提前完成。然后他就会在工位上刷手机,或者问别人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上周裁员名单下来,小杨赫然在列。他红着眼睛问我:“李哥,我干活又快又好,为什么是我?”
我没忍心告诉他真相:因为你看起来太闲了。
在领导眼里,看起来很忙的人,永远比真正高效的人更有价值。
我教会了小杨三招:
第一,桌面上永远放着打开的工作文件和笔记本,哪怕你只是在摸鱼。
第二,领导在场时,走路要快,接电话要急,眉头要皱。
第三,汇报工作时,一定要强调过程中的困难和自己的努力。
这不是偷奸耍滑,这是职场生存的必备技能。你把工作做完了,就要学会装出还在做的样子。你越忙,领导越觉得你重要;你越闲,别人越觉得你可有可无。
现在的小杨,已经成了部门的“忙人”,虽然他的工作量一点没变。
03 装早睡:八小时外的努力,要藏在八小时内
处长老王一直以为我是个准时下班的好员工。
他经常在晚上九点发工作群消息,@所有人。同事们都会秒回:“收到,正在处理。”
只有我,第二天早上七点回复:“王处,昨晚陪家人早睡了,刚看到,马上落实。”
但实际上,我每晚都在学习新技能。用三年时间考下了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还学会了数据分析。
我只是从不让他们知道。
上个月,总局有个重点项目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数据的人才,全单位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我在周末做好分析报告,周一直接送到局长办公室。
局长很惊讶:“李明,你还会这个?”
我轻描淡写:“周末抽空学的,希望能帮上忙。”
现在,我是那个项目的负责人,工资涨了三级。
真正的成长要藏在暗处,就像竹子在土里扎根。没有人需要知道你深夜的努力,他们只需要看到你突如其来的优秀。
04 装无知:锋芒太露,必遭忌惮
去年总部举办业务竞赛,我轻轻松松拿了第一。颁奖时,领导拍着我的肩膀说:“不愧是咱们单位的才子!”
那之后三个月,我明显感觉到处长老王的疏远。重要会议不再叫我,核心业务不让我碰,就连聚餐都把我安排在角落。
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老婆点醒了我:“你比领导还能,领导怎么用你?”
从此我学会了装无知。
处长的方案有明显漏洞,我等到他主动问我才“恍然大悟”:“还是处长考虑得周全,我刚才都没看出来!”
同事找我帮忙,我即使十分钟能搞定,也要说:“这个我不太熟,我研究研究,明天给你答复。”
处长重新把我当成自己人,同事觉得我谦虚可靠。
在职场,十分能力只能显露八分,剩下两分要用来装傻。你越显得无所不能,找你干活的人越多,忌惮你的人也越多。
05 真相:装的本质是给自己留余地
现在的我,每天准时下班,绩效却年年得A。
处长觉得我忠诚可靠,同事觉得我乐于助人,下属觉得我体恤民心。
其实我只是掌握了“装”的艺术:
装不知道,让我远离是非
装忙,让我显得重要
装早睡,让我暗中成长
装无知,让我人缘更好
上周,处长老王退休,我全票通过接任了他的位置。
欢送会上,老王喝多了,拉着我的手说:“李明啊,我最欣赏你的就是踏实、不争,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从来不多问。”
我微笑着给他斟满酒。
我始终记得十八年前入职时,父亲送我的一句话:“在单位,真聪明和假糊涂,都要有一点。”
当时不解其意,现在深以为然。
职场的本质是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演好自己的角色,该装的时候要装,这才是真正的职场智慧。
毕竟,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