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两句封神
发布时间:2025-10-30 22:58 浏览量:3
一首诗,一段历史,一个小故事
唐玄宗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吴兴(湖州)一个叫钱起的书生,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此前,钱起曾数次落第,因此有诗《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但是这一次,钱起志在必得,因此过京口(镇江)时,夜宿客舍,见月华如水,迟迟难寐,想要觅诗一首,以抒胸臆。
恰巧此时,隐约听见庭院内有人反复哦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称奇,推门循声望去,却不见人影,但此联已被深深记下。
同年冬,钱起抵达长安。
公元751年,李暐掌礼部贡举,考诗赋时,以《湘灵鼓瑟》为题,“青”字韵,作试帖诗。
钱起一看试题,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两句诗,遂五言六韵俱成,作《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湘灵鼓瑟”典出《楚辞》,湘灵即湘水女神娥皇、女英,传为帝尧之女,后同嫁帝舜。
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追随不及,望着萧萧洞庭,鼓瑟哀鸣,竟一夜白头。后泣竹成斑,泪尽殉情,因此后人把带有红斑的竹子,称为“湘妃竹”或“潇湘竹”。
屈原《九歌》中,有“湘夫人”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对于无比熟悉《楚辞》的钱起而言,又有“鬼谣十字”相助,深得主考官李暐赞许,故取为上等,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
时“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被视为绝唱,引得后世无数人模仿致敬,如滕宗谅、秦观、张元干、贺铸、谢逸、赵可、陈普、白朴等。
就连大文豪苏轼都在《江神子》一词中化用过: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进士登第后,进入三年守选期,随后“安史之乱”爆发,烽烟四起。长安失陷以后,钱起不得不避难江南。
公元756年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随后,两京收复,钱起赶往长安迎帝驾,得授蓝田尉,此间与王维、裴迪结识。有诗《裴迪书斋望月》: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公元761年,王维逝于辋川,后钱起路过王维旧宅,见芍药花开得正好,凄然感怀,写下: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实际上,钱起除了那首著名的《省试湘灵鼓瑟》,笔下还有很多佳作,不然也不会列“大历十才子”之首,又与郎士元并称“钱郎”。
公元762年,玄宗、肃宗先后崩逝,由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随后安史之乱平息,李豫为了收拢皇权,将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
郭暧极得圣眷,又喜好风雅,故常设宴雅集,门下诗客众多,比如钱起、李端、韩翃等。许多次品评风雅时,钱起和李端都要争上一番,各自对诗,留下许多趣事。
而钱起与郭子仪,亦有深交,有诗《郭司徒厅夜宴》:
美人深别意,斗酒少留欢。
明发将何赠,平生双玉盘。
大约在公元772年左右,钱起出任司勋员外郎,迁司封郎中,后又进考功郎中,因此有别称“钱考功”。
史书中,关于钱起的记载并不多,包括新旧两唐书,也是寥寥数语,着重提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之由来。
倒是唐代诗选家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对钱起的赞誉很高:员外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
其中的“文宗右丞”,指的是王维,终官尚书右丞,钱起受王维诗影响很大。曾有诗《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这就是钱起的诗,和他的故事,可说的并不多,唯独两句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