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1029课:《庄子》“中心物恺”的“恺”是啥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30 19:12  浏览量:3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豈部的两个汉字:“愷、【豈幾】”。其中,“愷”在现代汉语简化为“恺”,“恺”是现代汉语通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

1、愷(恺)。读kǎ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恺,康也。从心,豈声。”形声字。本义是安乐。

这是个《说文解字》重出字。《说文解字·心部》另收“愷”字,释为:“乐也。从心,豈声。”安乐之义其实一也。依照字义,这个字应当归到心部,王煦《说文五翼》:“愷,从心,豈声。依六书宜归《心部》,当衍《豈部》愷字。”

恺的本义是安乐;和乐。《尔雅·释诂上》:“恺,乐也。”《庄子·天道》:“中心物愷,兼爱无私。”成玄英疏:“恺,乐也。忠诚之心,愿物安乐。”发自内心的与万物和乐,兼爱万物,大公无私。这里的恺,用恺的本义,即安乐;和乐。

发自内心的与万物和乐

本义之外,恺还有其他用法:

(1)和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杜预注:“恺,和也。”从前高阳氏有才能出众的子孙八位……天下的百姓称之为“八恺”。这里的八恺,指八位和顺的人。

(2)军队胜利后所奏之乐。也作“凯”。《集韵·海韵》:“恺,亦作凯。”《正字通·心部》:“恺,军胜之乐。”《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郑玄注:“恺乐,献功之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豈恺实同字,后人加心耳。亦作凯,从豈,几声。”具体可详见上一课“豈”字的解说。

恺乐

恺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恺字的小篆写法

2、【豈幾】(要注意,这个字并不是凯的繁体字)。读qí。《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豈幾】,㡮(jí)也,讫事之乐也。从豈,幾声。”形声字。本义是完成一件事后的欢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终事之乐,如’宾出奏陔,公入奏鷔(áo)’是也。终事之乐,如方‘可与乐成’是也。其意一也。”

本义之外,【豈幾】还有其他用法:

(1)欲,希望。《玉篇·豈部》:“【豈幾】,欲也。”明赵南星《答陈心榖太宰》:“夫当塗戴翼,将【豈幾】平治海内。”又《陈贞妇传》:“又恐其疑有所【豈幾】也。”

(2)危。《玉篇·豈部》:“【豈幾】,危也。”

(3)且。《玉篇·豈部》:“【豈幾】,且也。”

以上三用法典籍均无应用实例。故暂阙

(4)㡮。即《说文》所训“㡮也”。钮树玉《说文解字校录》:“按:《广韵》引本无‘㡮也’二字,《玉篇》注亦无。则传写误增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汔,各作作㡮。无此字。今正。《释诂》曰:‘㡮,汔也。’”王筠《说文句读》:“段氏《释诂》‘㡮,汔也。’以改此文,以‘汔’为‘庶几’之意,解字不误,而在此则误。许君收之豈部,以其为乐名也。苟有‘汔也’一义,亦当在后。《广韵》:‘㡮,危也。《说文》曰:讫事之乐也。’《玉篇》:‘㡮,危也。’按;危亦‘庶几’之意,设《说文》有‘汔也’,《广韵》引之甚易,何事改以‘危也’而列《说文》之上乎?按:增‘㡮也’句之人之意,以讫事之乐于经典无徵,而《埤苍》《广韵》皆曰:‘【豈幾】,㡮也。’故增之。以冀【豈幾】字为有用之字。又不察《说文》之例,而率加于首也。”

【豈幾】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豈幾】字的小篆写法